学术投稿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NT-proBNP的影响

杨艳艳

关键词:贝那普利, 阿托伐他汀,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疗效, 血浆NT-proBNP,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贝那普利,研究组患者在贝那普利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患者对比两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NT-proBNP明显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患者临床效果理想且能够有改善血浆NT-proBNP水平,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对心声小儿患者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进行研究,并找出相应的诊疗措施,让小儿黄疸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能够得到提高.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病理性黄疸的280名小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病理性黄疸小儿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小儿患者病理性黄疸的有效预防方式,是在出生后的第一天对黄疸进行综合的检查,同时进行及时的诊疗,按照小儿患者实际发病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为小儿患者进行诊疗,让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和致残率可以降到低.

    作者:谢彦英;甄庆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DCA循环在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门诊内分泌专科诊区施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形式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运用PDCA模式对内分泌专科诊区实施综合管理.结果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护理人员的工作体验均得到明显改善,诊区护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相应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7.56%,比2017年同期提高了2.38%;复诊预约率达87.0%,比2017年同期提高了9.0%.结论引入科学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高效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双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放射诊断骨折病人发生误诊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我院收治的放射诊断骨折病人发生误诊的原因,并且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方法:以我院2016-2017年期间发生的误诊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误诊的原因,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对策.结果:发生误诊的原因显示,主要包括医师失误、患者自身因素以及放射设备因素三个方面.讨论:导致放射诊断骨折病人误诊率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中医师的失误占有较大的比例,临床上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医师的责任心和技能水平,减少误诊发生率.

    作者:路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新生儿神经功能监测的临床应用

    新生儿的神经功能监测是判断新生儿大脑发育情况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在危重症新生儿的治疗工作当中,对于判断新生儿的疾病预后以及神经功能的受损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影响新生儿的神经功能的常见疾病,其致病原因较多,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密切的神经功能检测,对于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发挥较好的作用.缺氧缺血性脑病不仅会影响到神经功能的发育,对于智力发展以及今后的自理能力、生活能力等方面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新生儿神经功能监测应该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本文对不同的新生儿神经功能监测方法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对新生儿的疾病治疗工作当中监测手段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谢彦英;甄庆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中的运用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出生的200例新生儿视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法划入参照组与干预组(n=100).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及脐带平均脱离时间.结果:常规组新生儿感染4例,干预组未见感染患儿,组间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新生儿脐带脱离平均时间长于干预组,数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新生日脐带脱离时间.

    作者:耿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对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本次试验内的所有患者都通过服用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频率进行分析,发现在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中利尿剂类药品的使用频率高为34.1%,,血管紧张素受体1阻滞剂的使用概率低6.6%,而且口服降压药有着很好的降压效果,使用五类抗高血压药物进行高血压治疗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意义.结论:通过对所有患者所服用的药物进行分析发现利尿剂的使用率高,是高血压患者在进行疾病治疗时首选的药物.

    作者:张肇倩;颜小妍;佟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ICU患者不同肠内营养方式的护理体会分析

    目的:针对ICU患者采用不同肠内营养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2例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56例行以鼻肠营养肠内支持,对照组56例行以鼻胃营养肠内支持,对比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营养状况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采用鼻肠营养肠内支持的方式,辅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升治疗的安全性,该治疗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屠琼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普外手术患者预防感染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预防感染护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实际效果.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普外科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各有5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防感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发生感染的几率.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同时观察组患者中只有1名患者产生了轻度感染,感染几率为2%,而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轻度感染,中度和重度感染患者各1例,感染几率为10%,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预防感染护理用于普外手术患者,可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向楠;王惠君;王沙;宋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小儿骨折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研究

    目的分析同时总结小儿骨折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和相关防范措施.方法一共发放调查问卷90份,依照其内容,总结小儿骨折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将其进行归类,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90例小儿骨折病人护理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15例,主要为服务意识差、欠缺有效沟通,为病人提供有效的防范护理措施之后,护理满意度高达90.0%.结论小儿骨折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多,为其开展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减少护理风险的出现,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秋敬;郝建宗;刘云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析血管炎性因子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血管炎性因子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20例冠心病患者,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纳入冠心病组,无冠脉动狭窄的非冠心病患者纳入参照组,每组各11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IL-6、IL-10及TNF-α的水平.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IL-6、IL-10及TNF-α的水平与参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区别,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炎性因子与冠心病之间具有密切关联,IL-6、TNF-α可能与冠心病患者症状的产生密切相关,血清IL-10则与冠心病的发生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作者:史苏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姑息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深入研究姑息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姑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HAM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姑息护理应用于晚期癌症患者中,有效减轻疾病痛苦,提高了护理效果.

    作者:古丽努尔·奥斯曼;阿吉古丽·苏甫尔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在严重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在严重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参与本次实验,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将采取差异化阶段护理模式的38例患者设为分析组,将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析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较对照组(73.7%)更高,分析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3%)较对照组(39.5%)更低,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实施差异化阶段护理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黄芳;陈系玲;张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关于心外科术后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外科术后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方法.[方法]主要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心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对患者的密切观察和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患者均拔管转入普通病房,并康复出院.[结论]能够熟悉掌握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对于护理人员尤为重要.

    作者:张莎;贾雪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性阑尾炎超声与16排螺旋CT检查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阑尾炎超声与16排螺旋CT检查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均超声与16排螺旋CT检查,分析检出符合率和病理分型检查符合率.结果:超声检出符合率(82.00%)低于16排螺旋CT检出符合率(96.00%);超声检查病理分型检查符合率低于16排螺旋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采用16排螺旋CT检查,能有效提高检出符合率和病理分型检查符合率.

    作者:杨新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规范化管道护理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泌尿外科治疗时,规范化管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二零一五年七月到二零一五年十二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需要留置管道的二百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规范化管道护理方法,考察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患者满意程度达到百分之百,运用规范化管道护理方法治疗效果良好,患者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泌尿外科科室,对泌尿疾病患者使用规范化管道护理方法,可以规范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强化职业风险意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张馨;乔玉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感染预防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感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数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较护理前有显著的效果,集束化护理比常规护理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升肿瘤患者PICC置管感染预防中的效果,值得加强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再出血的因素

    目的:在对联合使用四联疗法和消化内镜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探析再出血的主要诱发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7年3月--2018年4月间接收的68例胃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四联疗法,观察组采取四联疗法+消化内镜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高.同时,首次为出血量、血红蛋白水平、消化内镜手术等均是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论:在胃溃疡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应在四联疗法的基础上,基于消化内镜的引导下对出血部位进行探查,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实现对胃动力指标的改善.同时,还应明确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防范策略,防范再出血产生.

    作者:吴维新;林芳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为了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在输液期间实验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在输液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在输液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在输液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了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高铭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究对盆腔炎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01~2017.12收治的98例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行青霉素钠治疗,观察组行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其治疗后不良反应率和有效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08%、80.85%,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为3.92%、17.02%,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对盆腔炎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效果较好,能促进其健康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作者:张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2).给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水平以及胎儿心率、胎动次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水平以及胎儿心率、胎动次数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改善血压情况,确保胎儿安全,临床价值可观.

    作者:赵贞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