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施行综合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

冯宇

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 综合呼吸道护理,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救治期间配合综合呼吸道护理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护理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综合呼吸道护理的2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生命体征及预后.结果:①研究组干预后2SpO、HR、RR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呼吸道护理有利于稳定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临床体征,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残率,值得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肌瘤保守疗法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在子宫肌瘤的治疗当中,通常可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方法,而手术治疗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因此,保守治疗仍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保守治疗中,药物治疗是首要的途径,无论是中药治疗还是西药治疗,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有自身的短板和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保守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对子宫肌瘤保守疗法的中西医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晓俊;李奎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析麻醉护理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的管理

    目的:探讨麻醉护理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的管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ˉ2017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且需实施麻醉处理的9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不同麻醉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46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麻醉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0.4%,麻醉护理满意度是80.4%;研究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5%,麻醉护理满意度是95.7%,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麻醉工作中加强麻醉针对性护理管理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明显减少患者麻醉不良反应,提高对麻醉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浅谈焦虑症对注意力的影响

    焦虑症患者常有效率低下、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相关症状,有关研究证实焦虑症通过对注意资源的分配、占领以及影响持久性注意,造成注意的不集中或不能长时间集中,通过对焦虑症患者的视觉、听觉的研究证明了焦虑症对注意力的相关影响.

    作者:杨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综述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多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畸形合并存在.本病的发生率约占成活新生儿其发生率的0.3%,占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20%-30%[1].由于VSD有比较高的自然闭合率,约占成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10%,后天性VSD少见,主要见于外伤引起的室间隔破裂和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室间隔穿孔.对于VSD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但是外科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占用医疗资源多,术后对患者有一定不良的心理影响.因此,外科治疗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2].近几年,随着介入器材及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VSD已成为可行的治疗方法[3-4].现就近年来VSD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林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我国发病率很高且具有逐年上升趋势,备受人们关注.然而单纯西医治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近年来,因于各医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针药治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显著成就.

    作者:黄春全;覃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结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探析结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治疗进展,有助于在结肠癌肝转移早期实现对疾病的确诊,以免延误佳的治疗时机.本文在对结肠癌肝转移的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结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孙海云;袁淑敏;李洁;王雅玲;马学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多西环素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研究

    目的:探析痤疮患者应用多西环素与红蓝光治疗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痤疮患者选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环素口服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红蓝光治疗仪,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分别为87.2%、68.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粉刺、脓疱、丘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对照组患者为8.5%,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痤疮患者应用多西环素与红蓝光治疗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非常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宋日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关于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

    目的:探析腹部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诱发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吸烟、是否留置引流管、麻醉、肥胖和气管插管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各个因素与肺部感染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腹部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与患者年龄、肥胖、吸烟、麻醉和留置导管等因素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为了实现对肺部感染的有效防治,应将上述因素作为着眼点,以降低患者痛苦程度.

    作者:陈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ICU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目的:探究ICU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ˉ2017年5月110名ICU护士,对其进行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程度、影响因素调查和分析.结果:ICU护士医疗设备管理得分中,临床报警目的 为提醒护士存在/潜在风险得分高,为(4.29±0.78)分.ICU护士报警疲劳得分中,医疗设备报警所致焦虑不安得分高,为(3.01±0.79)分.结论:ICU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程度,和较多因素有关,临床方面需结合具体状况进行分析,以便降低报警所致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杨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宫颈电环錐刀术在宫颈病变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对宫颈电环錐刀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收治宫颈病变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微波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颈电环錐刀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71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对照组治愈44例,好转14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7.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电环錐刀术治疗宫颈病变疗效显著,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共110例,患者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积极的舒适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术后心理及生活质量评估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的SAS和SD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积极的舒适护理,能显著缓解患者术后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作者:张素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ICU患者有创血压的监测及护理

    目的:分析ICU患者应用有创血压的监测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ICU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无创血压监测以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有创血压监测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血压监测结果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监测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舒张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血压能够更加准确的监测ICU患者的血压状况,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并且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值得在临床中.

    作者:周银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伴有高血压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产前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采用简化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和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干预组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的各个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了产前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得分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t=6.742,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F=6.275,P<0.05.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给予产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瑾;宋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迪庆藏族自治州2014-2017年死因登记报告质量分析

    目的:针对迪庆藏族自治州2014-2017年死因登记报告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EXCEL2016建立数据库,对迪庆藏族自治州2014-2017年8068例死亡病例其死亡报告情况、审核情况、死因编码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2014年ˉ2017年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报告死亡人率分别为150.19/10万、237.33/10万、383.29/10万、454.1/10万,与国家死因监测居民粗死亡率600/10的要求不符.与其他地区医疗机构相比要提高其报告率(59.54%),同时部分地区的审核率也要加强,而死因编码评价指标符合质量要求.结论:要提高各个医疗机构死亡信息报告的及时性以及审核的情况,在死因编码的准确性上也有待加强,因此要加强有关编码人员的职业能力,巧妙运用医院信息化系统进行死亡登记报告,从而提高死因登记报告质量.

    作者:董文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刍议现代健康管理理念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应用

    目的 观察并探讨现代健康管理理念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现代健康管理理念)与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每组人数相同各90人,对小组体检者的慢性病发生率以及体检满意度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体检者的慢性病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体检者的体检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健康体检中应用现代健康管理理念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提升体检者的健康意识、体检满意度,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支原体肺炎(MP)小儿患者以阿奇霉素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2016.6~2017.6期间确诊为MP的50例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按挂号单双数分组,观察组人数26例(使用阿奇霉素)、对照组人数24例(以红霉素治疗),探究不同药物MP治疗效果,组间比较两组疗效差异,观察两组患儿恢复情况,统计其住院、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率为92.3%高于对照组79.2%,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症状消失、住院用时短,P<0.05.结论 MP者以阿奇霉素治疗,疗效理想,症状改善快.

    作者:韦燕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NT-proBNP、hs-CRP及血细胞参数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NT-proBNP、hs-CRP及血细胞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患者分为病例组组和对照组,采集血样,检测NT-proBNP、hs-CRP、WBC、PLT、MPV、Neu等指标.结果 病例组中NT-proBNP、hs-CRP、WBC、PLT、MPV、Neu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4.48/7.89/8.99/7.55;χ2=5.34;P<0.05);病例组病例组中NT-proBNP、hs-CRP、WBC、PLT、MPV、Neu等指标的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hs-CRP、血细胞参数的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华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阑尾炎患者,依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靳向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药物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39例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行药物溶栓治疗,对照组药物溶栓治疗期间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溶栓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减少不良反应,该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蕾;张凯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静脉留置针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临床工作中.静脉留置针优点有:减少反复穿刺,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使病人的满意度得到提高;保持血管通路的开放,可利于紧急情况下的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1].留置技术学习容易,有不同型号导管供护士选择,减少穿刺,避免药物之间反应,减少硬针穿刺导致渗出治疗的成本.但在应用过程中也有一系列的并发症发生.因此做好置管期间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江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