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乳酸环丙沙星原料药含量测定

赵守卓

关键词:乳酸环丙沙星, 紫外分光光度法, 双相滴定法, 含量测定
摘要:环丙沙星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其抗菌活性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氟喹诺酮类中较强者,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除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外,尚对葡萄球菌属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尤其对绿脓杆菌具有强杀灭作用.临床常用于敏感病菌引起的各种系统感染和局部感染,效果好且应用广泛,常将其制成盐酸或乳酸盐以供使用.对该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多种,如:高效液相色谱法(1),差示紫外分光光度(2),比色法(3),容量法(4)等.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双相滴定法对环丙沙星原料药进行含量测定,均取得较满意结果.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物联用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研究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物联用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单独给予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物联用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具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作为理想治疗方案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刘燕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迪庆藏族自治州2014-2017年死因登记报告质量分析

    目的:针对迪庆藏族自治州2014-2017年死因登记报告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EXCEL2016建立数据库,对迪庆藏族自治州2014-2017年8068例死亡病例其死亡报告情况、审核情况、死因编码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2014年ˉ2017年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报告死亡人率分别为150.19/10万、237.33/10万、383.29/10万、454.1/10万,与国家死因监测居民粗死亡率600/10的要求不符.与其他地区医疗机构相比要提高其报告率(59.54%),同时部分地区的审核率也要加强,而死因编码评价指标符合质量要求.结论:要提高各个医疗机构死亡信息报告的及时性以及审核的情况,在死因编码的准确性上也有待加强,因此要加强有关编码人员的职业能力,巧妙运用医院信息化系统进行死亡登记报告,从而提高死因登记报告质量.

    作者:董文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集的158份血液标本,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采取拉网式检验方法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分级检验的方式进行检测.观察两组血脂指标的生化检测结果和检测阳性率.结果: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阳性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1)、载脂蛋白B(APOB)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且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血脂生化的检验准确性以及血脂异常的检出率.

    作者:胡振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预见性护理运用于乳腺癌PICC置管中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评价

    目的 对预见性护理运用于乳腺癌PICC置管中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进行评价.方法 研究对象为40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临床效果,并对2组患者并发症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出现导管阻塞、感染、静脉炎以及渗血等并发症的病例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运用于乳腺癌PICC置管中对并发症的预防有较好的作用,推荐使用.

    作者:王金凤;纪天月;郭巧苓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环乳晕切口和放射状切口对乳腺纤维瘤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乳晕圆形切口和放射状切口对乳腺纤维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们医院治疗乳腺纤维瘤的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分为两组,放射状切口手术使用于对照组病人的治疗,实验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结果 治疗后方法不同,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形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疗效优于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但增加了人们的平均寿命,也使我国人口正逐步趋于老龄化.随着人们的年龄增加,各种慢性疾病频发,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本次研究以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以此消除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

    作者:高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联合染色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联合染色技术用于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为消化道早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内镜室对上消化道癌症高危人群228人进行了筛检,随机对半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普通白光内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62处,内镜观察并取检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早癌7例,观察组用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联合染色检查,发现可疑病灶56处,行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观察并结合染色观察病灶,靶向取检,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早癌为1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早癌检出率为6.14%,诊断符合率11.3%;观察组患者的早癌检出率为15.3%诊断符合率为26.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早癌检出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NBI放大内镜联合染色技术可提高内镜下诊断上消化道早癌的的准确性,值得推荐.

    作者:王龙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重症病人预防性压疮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老年重症患者中开展预防性压疮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某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重症病人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防性压疮护理,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更低(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在老年重症病人中开展预防性压疮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可.

    作者:李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浅谈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医院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也越来越全面,医院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也随之增强.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是保证医院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的关键,因此,加强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我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以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水平.

    作者:杜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相关问题及其处理

    目的 研究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关的问题.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随机抽取8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治疗.缝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和改良缝合.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9.6±82.5)min和术中的出血量是(135.4±16.5)mL、术后的粘连率则是在22.5%,并且照组分别是(44.5±137.8)min和(213.6±24.9)mL以及7.5%,观察组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均都明显要比对照组(P<0.05)好很多.结论 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主要是子宫肌瘤临床治疗过程中作为合理的一种方法,这一手术其自身出现的创伤相抵较小并且术野清晰,出现的失血少同时切口美观并且术后的恢复速度相对较快等多种优势,因此其能够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过程中得到快速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临床研究;方法 将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2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超声在上述患者间的诊断率及超声指数的差异;结果 超声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分别为95.0%、92.0%,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肌瘤患者收缩期血流速度高于子宫腺肌病,而其PI、RI指数低于子宫腺肌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价值,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陈贻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与干预后6个月检测患者血糖指标,评价其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比干预前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显著更高(p<0.05);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能够促进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提升.

    作者:杨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状况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析重度烧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理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5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重度烧伤患者进行研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焦虑、抑郁状态.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心理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程度,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范亚琼;李云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五官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在五官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份至2017年3月份收治的122例五官科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患者均执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行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幅度较小,术前术后变化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以上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与之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较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五官科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和不良情绪,促进手术后患者的康复.

    作者:林琳;徐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非洛地平片药品说明书国内外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片药品说明书国内外对比分析,为规范非洛地平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对目前我国市场上所使用的非洛地平药品说明书的内容与国家相关规定及国外说明书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我国非洛地平药品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结果与结论:目前我国市场上非洛地平药品说明书存在缺项、漏项及用药安全性提示不足的情况,建议相关部门和企业对非洛地平药品说明书进行修改、完善.

    作者:张晓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子宫内膜病变阴道彩超与病理结果的对比探析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病变阴道彩超与病理结果的对比探析.方法 将15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阴道彩超声像图进行检查,从而根据得出的结果进行结构性分析,来判断患者的病灶部位、血流情况等,再结合以上内容与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超声诊断方法的符合程度较高,血流的显示率高,该方法检测出患者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都较高.结论 阴道彩超能够准确的对子宫内膜情况进行判断,为术前肌层浸润程度的判断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今后临床过程中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增强对检查的准确性,并简化病理的检查.

    作者:郑彦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满足静吸复合麻醉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选择108例,以随机划分的方式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54例.以T0(诱导前)、T1(泵注右美托咪定10分钟)、T2(插管后5分钟)、T3(拔管即刻)、T4(拔管50分钟后)为标准,其中实验组实施右美托咪定+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实施静吸复合麻醉,对两组患者进行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的观察,同时对患者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围术期中,其MAP与HR值变化相对比较平稳,对照组则呈现较大变化波动.实验组患者T1与T3时刻HR水平、T3和T4时刻MAP水平、T1-T3BIS水平和T0时刻相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T1-T3时刻HR水平、T1-T4时刻MAP水平、T1时刻BIS水平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小时的NR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比对照组理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病率5.5%(3/54),较低于对照组20.3%(11/54),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定辅助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中,能够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且镇痛效果相对比较理想,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杨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脑血栓形成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脑血栓病人血脂水平及颈动脉中膜增厚、粥样斑块的形成分析,并对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7位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病情回顾,同时随机选择103位神经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生化监测和颈动脉超声波检查.通过检查的结果对所得数据研究和分析.结果:我们将两组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G、UA水平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HDL-C比观察组水平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左颈动脉IMT值为(1.17±0.26)mm,右颈动脉IMT值为(1.16±0.29)mm,在对照组中,左颈动脉IMT值为(0.75±0.22)mm,右颈动脉IMT值为(0.76±0.21)mm.这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斑块对比中,观察组的检出率为55.67%,对照组的检出率仅为12.24%.对于斑块性质的比较中,观察组比对照组的软斑块检出率高约6倍.结论:血清TC、LDL-C、Lpa的水平有所提高,同时HDL-C的水平也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颈动脉的IMT增大和粥样斑块的形成,以及脑血栓产生存在这相互依存的关系.

    作者:杨兴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伴有高血压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产前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采用简化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和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干预组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的各个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了产前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得分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t=6.742,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F=6.275,P<0.05.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给予产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瑾;宋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对维持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维持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6月ˉ2018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需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维持性尿毒症患者80例,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参照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主要对比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焦虑抑郁情绪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对于维持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