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效果研究

杨洋

关键词: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血糖控制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与干预后6个月检测患者血糖指标,评价其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比干预前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显著更高(p<0.05);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能够促进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提升.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53例前置胎盘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于治疗前置胎盘术中出血量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科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前置胎盘出血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和体会.结果 5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且术中、术后并为出现严重出血.结论 加强术前准备和心理评估与干预、系统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的手术成功率和临床疗效.

    作者:方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对护理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骨创伤创面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医治后接受针对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负压封闭引流医治的骨创伤创面患者10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骨科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接受针对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负压封闭引流医治的骨创伤创面患者实施针对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疼痛感,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魏蓓;蒙跃芳;谭国静;何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我国发病率很高且具有逐年上升趋势,备受人们关注.然而单纯西医治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近年来,因于各医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针药治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显著成就.

    作者:黄春全;覃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羟考酮在无痛人流中行全麻诱导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羟考酮在无痛人流中行全麻诱导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丙泊酚全麻诱导麻醉(n=90),研究组接受羟考酮全麻诱导麻醉(n=90),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无人工流产综合征情况发生.结论 无痛人流中行全麻诱导麻醉过程当中,羟考酮注射液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中有更有效的镇痛效果,少有不良反应,应当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邢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老年科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输液治疗的120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据硬币法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各组患者6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优质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为95.0%、83.3%,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质组投诉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为1.7%、11.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联合染色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联合染色技术用于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为消化道早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内镜室对上消化道癌症高危人群228人进行了筛检,随机对半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普通白光内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62处,内镜观察并取检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早癌7例,观察组用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联合染色检查,发现可疑病灶56处,行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观察并结合染色观察病灶,靶向取检,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早癌为1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早癌检出率为6.14%,诊断符合率11.3%;观察组患者的早癌检出率为15.3%诊断符合率为26.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早癌检出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NBI放大内镜联合染色技术可提高内镜下诊断上消化道早癌的的准确性,值得推荐.

    作者:王龙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威信县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对威信县暗娼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进行综合干预,分析综合干预实施后的效果.方法:选择威信县暗娼人群,共计108例,选择时间:2016年2月ˉ2017年2月,对其艾滋病高危行为进行不同的干预措施:常规干预、综合干预,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艾滋病预防知识掌握比率、与客人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主动寻求HIV检测的比率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艾滋病预防知识掌握比率(92.59%)、与客人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的比率(94.44%)、主动寻求HIV检测的比率(96.30%)数据指标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均高于对照组(艾滋病预防知识掌握比率:74.07%、与客人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的比率:75.93%、主动寻求HIV检测的比率:77.78%),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暗娼人群的艾滋病高危行为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暗娼人群掌握艾滋病预防知识和提高预防艾滋病的意识.

    作者:张掌淑;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析麻醉护理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的管理

    目的:探讨麻醉护理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的管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ˉ2017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且需实施麻醉处理的9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不同麻醉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46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麻醉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0.4%,麻醉护理满意度是80.4%;研究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5%,麻醉护理满意度是95.7%,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麻醉工作中加强麻醉针对性护理管理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明显减少患者麻醉不良反应,提高对麻醉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综述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多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畸形合并存在.本病的发生率约占成活新生儿其发生率的0.3%,占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20%-30%[1].由于VSD有比较高的自然闭合率,约占成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10%,后天性VSD少见,主要见于外伤引起的室间隔破裂和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室间隔穿孔.对于VSD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但是外科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占用医疗资源多,术后对患者有一定不良的心理影响.因此,外科治疗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2].近几年,随着介入器材及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VSD已成为可行的治疗方法[3-4].现就近年来VSD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林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108例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参芪五味子片在治疗心脾两虚肾虚型神经衰弱方面的疗效作一个准确的评价.方法:选择符合这类病症的患者108例,这类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者大多伴随有失眠、多梦、健忘等现象的发生,通过参芪五味子片来对其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在四十到六十天之内,我们通过观察对这些患者治疗前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来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通过对治疗前后的体重比较,以及是否有不良反应来进行评定.结果:采用参芪五味子片来治疗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明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治愈了65例,效果明显的有23例,有效果的有16例,没有效果的占4例,总的来看,效果是可观的,患者的体重在治疗过后得到了提高.结论:参芪五味子片在治疗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方面有着很大的功效,除能在神经衰弱方面治疗效果显著之外,它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抗衰老,能够有效的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在临床方面取得好评.

    作者:马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20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系统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通过早期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其发生率,对于患者病情改善以及疾病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华;徐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片,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时治疗效果、服药后药-时曲线峰浓度、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时曲线峰浓度及治疗后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Lee氏心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彭芳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认识行为干预对颜面部血管瘤患儿父母焦虑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颜面部血管瘤患儿父母焦虑的影响.方法:对颜面部血管瘤患儿父母进行个性化认知干预及行为干预.在干预前后发放焦虑调查问卷,比较干预前后焦虑的变化.结果:干预前患儿父母的焦虑得分高于常模,干预前、后患儿家长焦虑得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颜面部血管瘤患儿父母存在焦虑情绪,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能取得实效.

    作者:杨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VSD在急慢性深度创面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析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急慢性深度创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慢性深度创面患者进行研究,依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VSD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全方位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7.7%)高于对照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在急慢性深度创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加之全方位护理的实施,可促进患者创面快速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作者:李云霞;王瑜;范亚琼;孙晓勤;秦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180例高血脂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脂临床疗效,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250例高血脂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HDL-C、LDL-C水平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2%,对照组为2.8%,两次差异不显著.结论:给以高血脂患者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且安全系数高,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骆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集束化护理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降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科2017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9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气道管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部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降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谢静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浅析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控制与管理分析

    伴随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医院医疗设备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对于病人病理诊断以及病情恢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旦医疗设备发生损坏或者故障问题,就会威胁到病人的身体健康,造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因此,加强对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控制与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摆在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面前.本文首先阐述了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必要性,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相关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控制与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郝敬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妇产科手术后组织粘连的形成与防治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在患者妇产科手术之后出现组织粘连的问题是十分普遍的,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对于组粘连的发病原因和发生机制,目前的医学领域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国内外范围内的多种文献都没有完成彻底的阐明.为了能够在大程度上有效防治患者手术之后出现组织粘连的问题,众多专家学者和主治医生都尽大努力尝试用多种措施来从根本上有效防止粘连的形成.本文着重针对妇产科手术后组织粘连的形成与防治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耿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价值

    目的:探析小儿哮喘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哮喘患儿进行研究,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咳嗽、气促、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分别为(5.0±1.2)d、(2.0±1.1)d、(4.1±2.0)d,均短于对照组的(7.1±1.5)d、(4.2±1.5)d、(6.4±2.1)d,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哮喘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周宏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骨创伤的效果

    目的:探析骨创伤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骨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敷料更换次数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敷料更换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创伤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且敷料更换次数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作者:刘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