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
目的:研究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并找到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方法:收集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37例普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风险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风险发生率(17.91%),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护理过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有利于防范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杨柳;黄臧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延续护理对于中晚期食管癌病患的影响.方法:在肿瘤科2016.02-2018.03时间段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病患中盲选出100例实施护理干预,所有病患均行放化疗治疗,将其划分为普通随访组(50例)和延续护理组(50例),其中普通随访组病患采取普通的随访干预,延续护理组病患采取普通随访干预同时结合延续护理,研究2组并发症和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延续护理组病患并发症和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均比普通随访组要好,2组比较,p<0.05.结论:对中晚期食管癌放化疗病患采取延续护理,可加深其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减少相关并发症出现风险,效果较好.
作者:孙君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尿常规检验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急性阑尾炎检查与诊断的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检查诊断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儿.研究组采用尿常规检验,对照组采用超声检验,后经专家确诊对比和判断诊断正确率.结果 研究组50例患儿中专家确诊有46例患儿为急性阑尾炎,尿常规检验确诊43例,误诊3例,诊断正确率为93.49%.对照组50例患儿经专家确诊有48例患儿为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确诊42例,6例误诊,诊断正确率为87.50%,研究组诊断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尿常规检验能够为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协助医生判断患儿病情,且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主要是对引起精神科老年病房护理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对以往几年所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患者护理安全的有跌倒、坠床、皮肤撕伤,噎食等因素,我们通过对以上这些因素的分析,加强了风险管理,采取预见性护理,在护理方面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以便提高护理优质以及安全.
作者:邱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致使肥胖已经成为现代人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面对肥胖高发生率、高增长率的现状,本文首先论述了饮食与肥胖的关系,营养与肥胖的关系,继而提出了一些用营养防止肥胖的新方法,以达到在保证身体营养均衡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体重的目的,从而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张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肝病患者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结果:在经过有效治疗后,患者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结论: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肝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应当积极推广运用.
作者:杨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手术室中全程无缝式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在我院手术的患者(78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39例.此次研究患者都一般护理,研究甲组加全程无缝式护理,总结依从性、满意度、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结果:甲组的总依从性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总满意度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焦虑评分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抑郁评分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全程无缝式护理应用的效果很好,明显改善焦虑和抑郁情况,提高满意度、依从性.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治疗乳糜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并接受治疗的26例乳糜性腹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即定期腹穿疗法及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TPN).实验组采用常规疗法联合皮下注射奥曲肽治疗.结果 实验组无效2例,临床痊愈6例,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无效4例,临床痊愈4例,总有效率69.2%;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治疗乳糜性腹水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上应用和广泛推广.
作者:邢建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螺内酯致男性患者乳房发育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收治的1例螺内酯致乳房发育的男性患者,结合患者基础疾病,药物史等分析不良反应原因.结果:患者在停止使用螺内酯之后,显著降低乳房疼痛感,因此认为螺内酯是造成男性患者乳房发育的可疑药物.结论:临床医生需要全面掌握药物不良反应,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杨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普通外科手术患者200例,依照患者的住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手术以前0.5-1.0小时头孢呋辛1.5-3.0克,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手术时间若是超出3小时,需要增添一次抗生素;手术之后24小时之内需要追加1.5-3.0克的头孢呋辛静脉静点.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前、之中没有用药,手术之后使用1.5-3.0克的头孢呋辛静脉静点,每天两次,持续三到五天.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病率为12.34%、切口感染率为1.95%同研究组患者的13.1%、2.15%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留院观察的时间(5.12士2.06)要少于研究组患者(6.41士2.98)天(P<0.05).结论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高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弘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宫产的临床的有效性分析.方法:我院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产妇共40例,以随机的形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的产妇我们采取了常规的分娩方式,观察组则采用自由体式,通过对比分析观察分娩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式能保证产妇母子安全,提高自然分娩率,和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也明显减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庞海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方式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30例自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32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观察组16例患者在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16名消化内科患者则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多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为消化内科患者在治疗期间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有助于降低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张士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问题也接踵而来.近些年,内分泌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地提高,使内分泌科成为了医院当中的重要部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这些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也会起到关键的作用.而在实际护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使护理工作不能达到患者的要求,常常会出现医患纠纷的问题,不利于医院工作正常的进行.因此,加强对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谭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后中动脉区梗塞后出血在临床较少见,本文对该病例进行探讨,总结护理措施,即常规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早期康复及训练.
作者:孟宪兰;尹湘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将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使用,对疾病筛查过程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患有乳腺癌的88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记忆分析.结果:在筛查疾病类型的过程中,对这88名患者采取多普勒超声+钼靶的方法进行综合性检查,查出疾病类型的概率比较高,并且综合检查要比单独的通过彩超或者是钼靶检查结果几率更高一些P<0.05.结论: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的综合治疗方法来对疾病进行筛查,检查出疾病类型的几率比较高,而且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使用.
作者:蒋卫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主要探究全面质量管理对于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一年内的门诊处方的门诊药房调剂情况进行分析,与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之后的调剂差错的概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采用全面管理方法分析,减少了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全面管理方法分析实施前后的调剂差错数量相差较大.结论: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分析能够应用于控制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数量.
作者:张红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总结7例骨科难愈性伤口的感触与体会.方法:护理人员运用新型敷料对七位骨科难愈性伤口患者进行护理治疗,观察患者愈合程度.结果:七位患者有六位顺利痊愈并出院,还有一位患者愈合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五,确定无碍后办理出院,到访调查20天后完全痊愈.结论:根据患者不同患病类型合理的选择敷料,做好防护以及抗感染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骨折后难愈性伤口的愈合.
作者:董江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为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手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本院经过全面检查确诊为帕金森病患者,其中有震颤帕金森病患者25例为实验组1,研究对象,无震颤的帕金森病患者10例为实验组2研究对象,再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非帕金森病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采取磁共振成像系统行常规的快速自旋回波T1、T2加权像后,进行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黑质以及红核等对比,同时观察有无震颤的帕金森病患者的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黑质以及红核等差异,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为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手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经过磁共振(SWI)系统常规快速自旋回波T1、T2加权像后,实验组帕金森病患者的壳核相位值的平均数和标准差(-0.1071±0.0512)与对照组的(-0.0832±0.0327)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黑质相位值的平均数和标准差(-0.1092±0.0503)与对照组的(-0.0835±0.0224)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的尾状核头、苍白球以及红核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震颤的帕金森病患者和无震颤的帕金森病患者之间的黑质相位值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震颤的帕金森病患者和无震颤的帕金森病患者之间的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和红核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经过磁共振成像系统行常规的快速自旋回波T1、T2加权像后显示壳核和黑质与正常人相比明显降低,且有无震颤帕金森病患者黑质降低状态不同,表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帕金森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应爱娟;陈莉;林杭;程超婵;涂汉明;曹登攀;罗孜贤;徐国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对危重创伤患者血糖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危重创伤且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94例作为资料,依据肠内营养制剂分组,对照组为能全力,观察组为康全力,各47例,观察组两组血糖水平变化及营养状况.结果:肠内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内营养支持4h及以上观察组血糖值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危重创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选择康全力营养支持可进一步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并获得良好的营养状况,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探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到1月到2014年1月收容诊治的一百二十名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将这一百二十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六十名患者.对照组的患者应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手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有效率相比对照组要更好,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在恢复期的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使患者更快康复,康复护理的效果比较明显,能够在医学临床上加以推广与应用.
作者:路红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