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余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类型,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持续性发展,糖尿病患者数量近些年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因为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免疫能力会逐渐下降,从而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视网膜病变便是常见并发症类型,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形成严重影响.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本文详细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进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作者:杨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的护理质量,对细节护理的意义进行研究.方法:200例神经内科患者是本次研究的全部对象.患者的住院时间均为近一年.为了便于研究,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细节护理对于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预防并发症,避免由于护理不当给患者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加入细节护理的内容对患者的住院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改善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效果的一项可行措施.
作者:郭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本文分析了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的优势,从多方面分析了在中医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效果的提升是一种促进.
作者:郭明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72例突发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有效的急救干预,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观察并做比较.结果72例患者抢救及时,无一例患者死亡,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1.3±0.4)分,焦率自评量表(SAS)评分(11.3±1.1)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11.4±1.3)分;分别优于对照组的(3.2±1.1)、(17.8±2.3)、(18.4±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患者配合有效的急救,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八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64层CT与常规血管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上的准确性.方法:对我院于2016.1-2017.12收治的195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64层CT和常规血管造影检查,以常规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准判断64层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此195例患者中,经64层CT诊断敏感度为95.45%,特异度为98%.结论:64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较高,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俞赶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也随着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医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相关法律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人们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在遇到问题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再这样的情况和实际挑战下,医院各部门应该加强在医疗工作中的风险防范工作,在医疗风险管理上引起重视,以好的工作态度和精神迎接新形势下带来的挑战,尽可能的减少在医疗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问题,这也是医院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在医院供应室工作的经验和不断的总结,针对现在医院供应室在风险防范上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对策与大家探讨.
作者:向琼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门诊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情况进行探究.方法 抽取自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16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两组,A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B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A组高,差异明显(P<0.05);B组患者在服务意识、沟通水平、责任心以及与医师配合度等方面均低于A组患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护理中,对患者予以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忻勤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方式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30例自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32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观察组16例患者在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16名消化内科患者则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多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为消化内科患者在治疗期间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有助于降低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张士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有效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融入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总体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并找到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方法:收集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37例普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风险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风险发生率(17.91%),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护理过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有利于防范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杨柳;黄臧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ICU肿瘤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进行治疗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山西省肿瘤医院ICU监护病房108例肿瘤重症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观察组采用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其与对照组的吸氧治疗、抗感染及纠酸等治疗方法相同.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肿瘤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生存率,加快其康复速度.
作者:宫国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成人共同性斜视手术治疗后视觉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观察2017年12月-2018年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4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视觉功能重建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眼球位置大多恢复正常,正位率高达90%以上;患者双眼单视3级功能恢复效果显著(p<0.05).讨论:共同性斜视手术可使成人患者视觉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并可极大程度矫正患者眼球变形,对于恢复患者视觉功能、提升其外在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彭芳;陈圣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慢性肝衰竭患者实施合理营养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32例慢性肝衰竭患者按不同年龄段随机分成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在进行正常临床医药治疗的同时实施合理营养干预,对照组则只进行正常临床医药治疗,不同步实施合理营养干预.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肝衰竭患者实施合理的营养辅助治疗对患者的肝功能恢复及营养状况的改善有明显作用.
作者:常建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疼痛在糖尿病风险管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成立品管圈活动期间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的实验组,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未成立品管圈活动期间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为常规组,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胰岛素保、末梢血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对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技术,同时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帮助.
作者:丁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呼吸衰竭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的效果及应激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方法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方法,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又创机械通气疗法,治疗72小时后,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均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呼吸频率等均低于治疗前的指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更低,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老年重症呼吸衰竭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和运用价值.
作者:王素娟;张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埃索美拉唑、曲美布汀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86例,按照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埃索美拉唑与曲美布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铝碳酸镁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以及治疗疗效.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曲美布汀联合铝碳酸镁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症状积分,显著提升终治疗疗效,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宏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对2017年4月-2018年3月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共检查出17例多重耐药菌患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科室严格按照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采取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的监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落实标准预防和手卫生制度,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对促进患者康复,预防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冠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采用护肝、抗感染、利尿和营养支持等内科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特利加压素进行临床治疗.结果:1观察组经过治疗后,体质量和腹围下降20%以上,尿量也上升至1000 ml以上,其体质量、尿量以及腹围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23例,占比92.0%.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16例,占比64.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例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特利加压素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体质量和腹围,使尿量上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艳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进程,重症监护医学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越来越多,例如大量的抗生素,糖皮质类激素的使用,使得肺部真菌感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由于肺部真菌感染造成患者死亡的概率明显上升,所以必须重视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以及治疗工作,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的疾苦,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然后就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方式以及具体的治疗对策.
作者:王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分析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4-2016年收治介入栓塞术治疗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对象按照住院顺序进行单双数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参考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总结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并发症,半年内无复发患者,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栓塞术围术期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治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引起的痛苦,降低复发率.
作者:胡群玲;石亭;吴颖倩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