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菌药物合理利用与临床药学干预意义研究

陈日金

关键词:抗菌药物, 合理利用, 临床药学, 干预意义
摘要:目的:探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药学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联合临床药学干预,将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发生率、抗菌药物用药时间、抗菌药物费用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选药不当、无适应证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当、药品频繁更换等不合理使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用药时间为(3.4±1.0)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3±1.6)d(t=11.906,P=0.000);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费用为(238.2±167.5)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1.6±249.1)元(t=7.571,P=0.000).结论:在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药学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降低抗菌药物的治疗费用,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大脑局部一致性和灰质结构的MRI探讨

    目的 利用MRI对慢性主观性耳鸣(subjective tinnitus,ST)患者的大脑局部一致性和灰质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其神经活动和灰质结构的改变特征.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例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21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行结构与功能MR扫描,然后,再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及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对其大脑灰质结构和体积改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右颞上回、颞中回和颞下回ReH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眶部额中回和三角部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和角回及小脑蚓部ReHo值,比对照组降低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颞中回和双侧额上回灰质体积,比对照组缩小,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右侧颞中回ReHo值与耳鸣残疾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04,P=0.05).结论 在听觉和非听觉不同脑区,主观性耳鸣患者的脑功能活动和灰质体积改变比较明显,这可为神经影像学标记寻找,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浅谈门诊药房管理

    目的:提高工作质量.方法:根据《药品管理法》等并结合实际制定各项管理制度.结果:提高服务水平,逐渐形成规范化药房.

    作者:田晓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耳鸣匹配法观察针刺治疗肾精亏损型耳鸣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基于耳鸣匹配法观察针刺治疗肾精亏损型耳鸣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在辨证取穴基础上,采用针刺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辨病取穴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通过纯音听阈测试及耳鸣匹配法,来对其听力进行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纯音听阈测试各项指标都有了显著的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的纯音听阈测试部分指标较B组改善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耳鸣匹配法组内及组间比较,组间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耳鸣响度匹配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治疗后耳鸣响度匹配比B组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肾精亏损型耳鸣方面,针刺疗效非常显著而确切,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见辨证辨病取穴的效果要比单纯辨证取穴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脑益智方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临床观察

    目标:研究脑益智方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的80例患儿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奇偶分组法,将80例患儿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方法,实验组给予脑益智方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对其各项指标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75%,实验组患儿各项功能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益智方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到2016年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茶碱、止咳化痰、氧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疗程均为7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肺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确切,而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小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助产士激励式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助产士激励式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接受激励式心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初产妇的各产程持续时间、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的各产程、总产程用时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助产士激励式心理干预能有效缩短初产妇产程、改善分娩结局,是初产妇自然分娩时的合理选择.

    作者:蔚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以培养核心能力为本体的护理教学改革

    传统的护理教学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教师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向学生传授知识,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学习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学习护理知识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失去对学习护理知识的兴趣,核心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以培养核心能力为本体的护理教学改革是迫在眉睫的,新的护理教学方式将给学生带来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弥补传统护理教学的漏洞,对学生的护理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笔者就以培养核心能力为本体的护理教学改革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闫震宇;甘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均等随机分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00例划分组别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实行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实行的是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重症胰腺炎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并且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史婷婷;杨婷;谢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手术部位标识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是为了研究分析手术部位标识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是建立手术部位标识制度,然后在术前从以下这些方面即手术部位标识完成的情况方面以及手术标识图案规范的情况方面进行管理,然后调查整理在管理前后的一些相关资料,从而分析出手术部位标识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是实验组中手术时手术部位标识完成情况非常好,手术标识图案使用也按照要求,非常具有规范性出错率很低;但是对照组中手术时手术部位标识完成情况则一般,手术标识图案使用时也缺乏规范性,并且还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图案标识,出错率比较高.即手术部位标识制度实施以后,手术部位标识完成情况和手术标识图案使用的规范性在制度执行以前比较是有明显差异的,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是对手术部位标识制度和流程的建立以及完善有利于提高手术标识的正确率和规范性,降低手术部位出错率和医疗事故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李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社区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研究和探讨社区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且对比这些居民的服务质量.方法:选取本社区居民30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将这些居民的男女性各分成一组,每组人数是150人,并且对这些居民进行家庭医生的服务,对比居民的现状以及影响,讨论影响居民签约该服务的种种因素.结果:对比两组居民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现状以及影响,从对比中能够看出女性愿意签约的人数要比男性多,两组可以对比.结论:在社区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签约,能提高居民的服务满意度.

    作者:黄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优化护理流程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相关的护理.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5例;对治疗组33例在优化护理流程下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随机选择35例非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溶栓前及溶栓24小时后、14天后及3月后NIHSS评分,并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进行优化护理流程下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在溶栓治疗前后优化护理流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恢复功能,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景梅;苏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奥氮平治疗急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7例急性期精神病患者,应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87例患者治疗后BP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愈58例(66.67%),显效18例(20.69%),有效5例(5.74%),无效6例(6.90%),总有效率为93.10%.87例患者治疗后未出现严重心、肝、肾等功能损害,仅出现轻度嗜睡3例、乏力2例、便秘2例、头昏1例、体重增加1例,无需进行特殊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结论:急性期精神病采用奥氮平治疗不仅见效快,而且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以考虑作为治疗急性期精神病的首选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比较

    目的 对尿液隐血检验中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140例患者的尿液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尿液隐血检验,分别进行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A组)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B组).结果 A组隐血检验的阳性率为大于B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液隐血检验中,使用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两个方法的结果基本相同,都可作为常规检查方式,患者进行复查可使用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检查准确性更高一些.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浅谈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目的 对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处理措施.方法 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对本地区24家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情况进行访问调查,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经过研究讨论提出相应措施.结果 检验科面积布局、生物安全柜、洗眼器、离心机通风设施、日终消毒、紫外线消毒灯、废物处理、安全防护制度及执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检验人员健康管理、标本外泄处理、安全防护知识的合格率分别为58.33%、33.33%、16.67%、58.33%、83.33%、41.67%、75.00%、83.33%、83.33%、50.00%、66.67%、83.33%.结论 大部分医院检验科的硬件设施安装不够规范,且数量不足;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较弱,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必须加强对检验科医护人员的培训,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把关各项工作.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8月--2017年7月,研究对象;98例本院收治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实验组(n=49),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噻托溴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肺功能指标.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俭;王宝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析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的干预方式.

    作者:马春景;王瑜;朱侯红;付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生物制药设备和分离纯化技术

    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是分离纯化技术以及生物制药设备的基础,其中还包括了药学,物理化学以及普通化学方面的内容.生物制药设备以及分离纯化技术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本文作一综述讲解生物制药设备以及分离纯化技术.

    作者:奚家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关于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救治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科室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8例产后出血患者,主要对其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救治措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孕妇产后出血主要的诱发因素为其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障碍等,其中相关因素为分娩次数、分娩方式等.结论:通过对产妇产后出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产后出血现象,同时对促进患者产后早日康复及改善患者产后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剖宫产全麻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年龄22~36岁,体量52~93 kg,ASA 分级Ⅰ~Ⅱ 级,孕周37~41周.A组为椎管内麻醉组,随机抽取本院近三年的剖宫产手术椎管内麻醉病例28例.B组为全麻组,为本院近3年的全麻病例共28例,这28例患者术前有合并症的共11例,包括凝血指标异常的5例;重度子痫3例;精神异常1例;穿刺部位感染1例;脊椎手术后不能行椎管内麻醉穿刺1 例;无合并症但椎管内麻醉效果差改全麻10例;胎儿窘迫要求紧急手术不能实施椎管内麻醉7例.

    作者:李晓剑;陈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追踪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发作次数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追踪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发作次数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儿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服务,n=30),观察组(实施追踪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服务,n=30),比较两组患儿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发作次数,以及护理后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发作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是96.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追踪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发作次数中的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缓解患儿的发作次数;另一方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薛圆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