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凤萍
目的:探讨分析追踪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发作次数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儿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服务,n=30),观察组(实施追踪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服务,n=30),比较两组患儿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发作次数,以及护理后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发作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是96.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追踪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发作次数中的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缓解患儿的发作次数;另一方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薛圆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对老年肺炎临床护理干预进行研究,并对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院就诊治疗患有肺炎的老年患者共计100例,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干预,包括呼吸道护理、吸氧护理、口腔护理、用药护理、恢复期护理以及生活方面的护理等.经过阶段性护理干预,为患者设计了100份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期间护理满意度进行评测.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8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护理满意率100%;结论:在老年肺炎临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医患纠纷的出现.
作者:喻道舫;章萍;杜国强;黄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社区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且对比这些居民的服务质量.方法:选取本社区居民30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将这些居民的男女性各分成一组,每组人数是150人,并且对这些居民进行家庭医生的服务,对比居民的现状以及影响,讨论影响居民签约该服务的种种因素.结果:对比两组居民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现状以及影响,从对比中能够看出女性愿意签约的人数要比男性多,两组可以对比.结论:在社区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签约,能提高居民的服务满意度.
作者:黄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探索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对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其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采用优质护理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干预.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有效改善,并发症发生风险减少,使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得到提升.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准确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
作者:李存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护理新生儿低血糖症运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76例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症患儿,运用细节护理,及时监测并纠正低血糖症状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结论:加强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护理,可有效避免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的发生.
作者:葛林明;史泽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癌伴发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2例肺癌患者,根据有无胸腔积液进行分组,不伴胸腔积液组患者数量为778例,伴胸腔积液组患者数量为20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2个月,其中,有胸腔积液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1月,短于无胸腔积液患者的1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生存期平均缩短1个月,60岁以上老年人群平均缩短3个月,腺癌、小细胞癌患者平均缩短4-8个月,Ⅲ、Ⅳ期患者平均缩短2-3个月.但如果患者进行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或联合治疗时,可将平均生存期提高2个月左右.特别是靶向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1-8个月.结论 胸腔积液是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胸腔积液局部可控制患者的总生存优于难控制者.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或堵塞或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传统治疗以硝酸酯类扩冠、抗凝、营养心肌为主,我院自2010年1月~2016年12月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了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 73例,女35例,平均年龄60.1岁,将108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中男37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岁;治疗组中男35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柴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共11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1.79%,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7.89±2.54小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中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12.50%,肠功能恢复时间为58.06±2.97小时,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7%,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减低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几率,有利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是分离纯化技术以及生物制药设备的基础,其中还包括了药学,物理化学以及普通化学方面的内容.生物制药设备以及分离纯化技术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本文作一综述讲解生物制药设备以及分离纯化技术.
作者:奚家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手术的145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57例患者行胸腔镜下肺癌楔形切除,其中34例使用超声刀;88例患者行胸腔镜下肺癌肺叶切除术,其中80例使用超声刀.观察比较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结果.结果 与未使用超声刀组相比,患者术后引流量减少,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缩短.超声刀使用组在围术期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而未使用超声刀组则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清扫淋巴结、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优于8例未使用超声刀的患者.术后有10例患者出现发热,8例出现术后持续性漏气,另有2例出现心房颤动,1例出现尿路感染.虽然超声刀应用组并发症相对高,但并不能说明超声刀应用就一定增加围术期并发症风险.结论 超声刀在胸腔镜手术中存在一定的优势,比较安全可靠,当然,超声刀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对超声刀有效性及合理应用的评价,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接受PICC置管的新生儿(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对比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受PICC置管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概率2.0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接受PICC置管的新生儿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概率,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能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作者:雷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8例、2017年8月22日到2018年8月22日),通过就诊顺序分组(分2组).分别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对比2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哮喘控制评分、呼吸峰值流速情况.结果 观察组FEV1为(2.25±0.14)L、PEF为(307.87±90.54)ml/s、FEV1/FVC为(88.74±10.24)%、哮喘控制评分为(22.54±1.54)分、呼吸峰值流速情况为(421.54±50.74),与对照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作者:李江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主要探讨手法推拿结合身痛祛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的医院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手法推拿结合身痛祛瘀汤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愈后三个月内的复发情况进行调查,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推拿结合身痛祛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而且后期有着较低的复发率,有助于患者康复痊愈,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姜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5.6%VS 82.2%、97.8%VS 84.4%,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彭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11月19日至2017年11月19日期间选取130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螺旋CT检查,随后分析CT诊断正确率和价值性.结果:螺旋CT对弥漫型患者诊断正确率为93.33%,对结节型患者诊断正确率为98.04%,对巨块型患者诊断正确率为97.44%.同时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特异性、敏感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2.00%、97.14%、2.86%、8.00%.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螺旋CT检查价值性较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金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医疗的要求也逐渐增加,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大了医疗废物处理的关注度.在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不容出现半点差错,这就要求医院在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医疗废物的管理水平,注重员工医疗废物处理技能的培训,改变其原有观念,树立新理念.因此,本文将对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医院的具体情况,总结出废物管理的详细流程,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为基层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高博文;李想;王思竣;路添才;姚恒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研究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康复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方法 根据研究标准,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到我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出10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50)实施简单护理,而观察组患者(n=50)结合简单护理,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两组患者在实验时间后,根据研究要求,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资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将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模式运用于康复科接收的患者,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长,将上述护理模式运用于我院治疗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社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这一时间段接收的6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乙组则实施健康教育,比较组间效果.结果:在护理干预前,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但经过护理干预后,乙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甲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治疗中,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控制其血压状况,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俊;冉孟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8月--2017年7月,研究对象;98例本院收治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实验组(n=49),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噻托溴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肺功能指标.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俭;王宝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肿瘤晚期患者应用规范化流程护理对癌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肿瘤晚期患者104例,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的52例患者为常规组,实施规范化流程护理的52例患者为规范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护理后癌痛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规范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p<0.05);规范组患者护理后癌痛定义、癌痛认识、癌痛评估方法、阿片类药物认识及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及心理健康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规范化流程护理应用于肿瘤晚期癌痛患者,不仅可缓解患者的疼痛,还有助于提升患者癌痛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