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雪燕;刘东平;高燕霞;孙秀影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普胸外科术后慢性咳嗽相关因素,为普胸外科术后慢性咳嗽的治疗与预防提供有效的参考,基于此,选择我院普胸外科收治的肺癌根治术20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术后慢性咳嗽相关因素.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在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过程中,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进行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300例患者的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150)与对照组(n=150),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微生物检验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院内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控制住院患者感染效果显著,确保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快速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分析医院检验科感染原因,并寻找出有效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检验科接收的3754例样本作为参照组,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检验科接收的3754例样本作为实验组,参照组采取常规的工作行程,实验组在总结感染原因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控制感染工作,对比采取预防措施前后的医源性感染发生率.结果:参照组共发生感染268例,实验组期间发生感染共40例,两组感染发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科室工作人员加强医院检验科的感染原因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建立完善预防感染机制,可以有效的降低医源性感染率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骨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通过统计分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对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骨科进行诊治的患者共80名,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人,第一组为优质护理组,第二组为常规护理组,对常规护理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对优质护理组患者在提供常规护理的基础下额外提供优质护理,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对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0%,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20.0%,通过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优质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优质护理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且数据之间存在差异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曹秋香;闫静;董丰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预防对策.方法选取血透室收治的血透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针对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对照组不实施预防对策,观察组实施预防对策,分析血透室护理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预防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情况.结果血透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集中在设备因素、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细节因素四个方面;对照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为54.66%,观察组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为2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室护理工作的开展中,面对不安全因素的存在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不仅能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还对血透室的护理质量提升有一定帮助,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祝琳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尿液临床检验过程中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2450份尿液样本中的120份存在误差明显的尿液样本进行复检,并对二次检验后的结果进行分析调查.结果:将检验的结果进行整理与归纳得出,造成尿液样本出现明显误差的因素中,其中尿液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为61例尿液采集因素,占总误差的50.8%,其次是25例临床用药因素,占总误差的20.8%,17例尿液保存因素,占总误差的14.2%,15例个体差异因素,占总误差的12.5%,2例因操作人员仪器误差因素,占总误差的1.67%.结论:通过深入的分析与探究发现,影响检验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为采集因素,这主要是由于患者采取尿液过程中操作不当、患者生理状态特殊性.由此可见,在进行临床检验过程中,必须要对尿液分析的标准性、规范性给予高度重视,应严谨把控检验所有环节,加强尿沉渣检测的有效性,才能对疾病的临床诊断、疗效评判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将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23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干预组(n=115)和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n=115).结果 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在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血压控制数值等情况均存在显著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运用不仅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分娩方式,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有效的控制了患者的血压,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杨小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析剖宫产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0月来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22例产妇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61)、试验组(n=61).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产妇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妇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数据为3.3%、13.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出血量,还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袁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门诊清创缝合术后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治疗的门诊清创缝合术104例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人数均为52人.实验组患者采取的换药时间间隔为2-3天/次,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换药时间间隔为1天/次.观察对比并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伤口I期愈合率情况,及出现感染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伤口I期愈合率为90.27%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伤口I期愈合率58.69%;实验组患者伤口感染情况为2例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情况16例.通过对两项数据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清创缝合术的患者,进行换药时间间隔为2-3天可以有效的降低其患者伤口的感染情况和提高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从而确保门诊清创缝合术的患者伤口的愈合恢复.
作者:任远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状况.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某院门诊和住院患者3000份血培养患者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阳性标本分离出病原菌之后实行细菌检定以及药敏检测.结果:3000份血培养标本当中,总共检验出病原菌537株,阳性率为17.9%.537株病原菌分布在各个科室当中,其中占比高的科室为ICU病房,其占比高达25.88%,其次为外科,占比为22.16%.大肠埃希菌的菌株占比45.78%,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的耐药性比较高,对亚安培南的敏感度较高,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性比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83.87%)与四环素(67.74%)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其余抗菌药物敏感度均比较好,同时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能够达到90.71%,两种葡萄球菌均未出现对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结论:血培养病原菌的检出率比较低,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构成较为多变,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当提高实验室血培养的检验工作,并及时掌握病原菌的具体构成以及耐药特性,应用针对方式进行处理.
作者:史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优质化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所能起到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68例老年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所选取的68例研究对象的分为两组,即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优质化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工作中所发挥的临床效果.结果:经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研究后发现,不管是在护理工作满意度上,还是在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上,两组患者终的护理结果均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即P<0.05.结论:经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工作当中,不同护理工作模式的应用会给其带来不同的护理结果,而优质化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老年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何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患者的综合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2例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XX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2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1名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11名患者于治疗期间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恢复期间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0.9;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63.6%,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1.8%结论 开展综合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肖惠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本院接诊的老年慢阻肺病患40例,将之按照数字抽签原理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例.两组都实施常规护理,甲组同时加用针对性心理护理.综合分析两组护理期间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比较疾病复发率等指标.结果:甲组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比乙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复发率为5.0%,和乙组的25.0%比较更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根据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减少疾病复发风险.
作者:杨美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接受治疗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主要的观察目标,采用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30,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1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护理中运用早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满意度,该护理模式效果非常显著,在临床上的价值也非常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朝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苏期患者体温的变化,从而采取相应恢复期低温护理措施,防止因低温造成的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60例腹部手术患者,监测其术前和入麻醉恢复室(PACU)时的体温、记录患者在恢复室的复温时间、停留时间及寒站发生率.结果 62.7%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术后有低体温情况发生.结论 加强对PACU患者的体温护理,可以降低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在PACU停留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
作者:魏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替硝唑口腔贴片对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替硝唑口腔贴片的临床应用意义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治疗方式不同的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替硝唑片剂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给予替硝唑口腔贴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总结临床经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牙周炎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较高,实验组患者菌斑指数和牙龈出血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成人牙周炎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替硝唑口腔贴片进行治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牙周情况,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宝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术前行可弯曲支气管镜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表明,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在术前行可弯曲支气管镜,将能为术前诊断提供良好的依据,帮助优化治疗对策,在临床实践中,可将其纳入术前常规检查中,以提升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诊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64例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护理、术后一般护理、并发症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围手术期一般诊疗资料、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护理疗效.结果:64例患者共有1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患者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可出现尿崩症、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给予针对性并发症护理后可降低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利于个体术后康复.
作者:赵小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诊进行治疗的26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130例)和人文组(13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人文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人文组和常规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其中人文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人文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沟通能力、服务礼仪、主动服务意识以及健康宣教等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人文关怀不仅有助于改善急诊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同时还能明显提高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白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中随机纳入93例患者,将纳入对象分为常规干预组(n=45)和优质护理组(n=48),全部纳入对象均接受无痛胃镜检查以及常规护理干预,同时为优质护理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结果:2组患者呼吸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975,P=0.0322),2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376,P=0.0263),2组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053,P=0.0031),2组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504,P=0.0124).优质护理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为4例,总发生率为8.33%,常规干预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为11例,总发生率为24.4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66,P=0.0348).结论:为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其各项生命体征保持稳定,同时能够使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抑制.
作者:尚翠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