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绮云
目的:对鼻及鼻窦黏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以及辅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本文对200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鼻及鼻窦黏膜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终共纳入30例满足条件的鼻及鼻窦黏膜黑色素瘤患者,其中16例男性,14例女性,平均年龄为63.5(35-81)岁,随访时间为23.5(7-76)个月.全部患者1年生存率为81.25%,3年生存率为18.75%,5年生存率为12.50%.接受术后辅助治疗患者20例.结论:鼻及鼻窦黏膜黑色素瘤恶性度高,预后差,手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相对较高,对于鼻及鼻窦黏膜黑色素瘤,首选治疗方法为,彻底清除肿瘤病灶的手术,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的综合治疗.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行血药浓度监测所表现出的血液毒物持续时间特征及指导病情判断、临床治疗、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0例,,行血药浓度监测,并观察血液毒物持续时间,分析与病情判断、临床治疗、预后评估的关系.结果:观察口服途径中毒和经皮肤吸收中毒血液毒物持续时间,为3-7d,在第15d时,均未检出.血药浓度初始居较高水平者、血液毒物持续时间呈较长显示者,血液胆碱酯酶恢复过程缓慢,应用氯磷定剂量较大、时间较长,且有更长的住院时间.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行血药浓度监测,可对中毒程度、预后准确评估,为解毒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有有力参考依据.
作者:侯广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在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临床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储家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地图舌是一种发生在舌粘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由于它的病损表现经常在舌面的不同部位,并可变换大小和形状,具有游走性的特点,所以又称为游走性舌炎,因其形状似地图,故又称地图舌.其病因不明,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作者:张竞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开放性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或多肺段联合切除术的1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开放式肺段切除术的7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P>0.05);对照组巴结清除数量为(5.9±2.7)个,手术时间为(86.4±11.4)min,术中出血量为(72.5±13.5)mL,观察组淋巴结清除数量为(7.2±3.9)个,手术时间为(103.3±39.4)min,术中出血量为(69.3±10.4)mL,组间比较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6.8±1.4)d,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4.2±0.4)d,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比较自然愈合方法和贴膜修复方法,对创伤性鼓膜穿孔的愈合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创伤性鼓膜穿孔患者,进行研究.将1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7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自然愈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贴膜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终愈合状况.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穿孔愈合率和愈合时间、愈后高频平均听阈,以及愈合鼓膜形态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创伤性鼓膜穿孔患者来说,两种方式的愈合效果都比较明显,但是贴膜修复的方法,使鼓膜穿孔愈合情况更显著,也更能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3月到9月收治的120例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无药师进行药学服务,观察组患者进行药学服务,观察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药学服务,其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高,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开展药学服务能够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江;张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8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变化情况、围护理期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止血用时及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止血更快,负性心理情绪少发,再出血及贫血几率低,护理满意度高,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院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是现代医院实现科学化、持续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能够为医院的临床、教学、科学研究等多种工作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有效开展医院政工工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的因素,加强人文关怀和疏导,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对医院政工工作开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的实施和应用进行分析.
作者:索睿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慢阻肺的效果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重度慢阻肺患者9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值均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中重度慢阻肺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俭;詹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常用降压药物及其药理性质.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共计120例为研究样本,对所有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测及干预,并合理选择降压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药物种类比较多,其中多以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为常见.使用不同的降压药物治疗,患者的血压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以显著提升.结论: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着患者临床病症特征科学的选择降压药物,这样才能促进患者血压水平的稳定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马存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快速检验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别采用传统人工检验技术和快速检验技术进行检验,对比分析检测结果中的病原微生物阳性率和检验技术的特异性、敏感性等指标.结果:快速检验技术和传统人工检验技术的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93.64%和91.82%,且P=0.6036>0.05,差别不显著.快速检验技术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6.36%、95.45%,均明显高于传统人工检验技术的87.27%、84.55%,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检验技术满足微生物检验需要,效果比较明显.不仅检测结果准确率高,而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临床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彩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苏期患者体温的变化,从而采取相应恢复期低温护理措施,防止因低温造成的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60例腹部手术患者,监测其术前和入麻醉恢复室(PACU)时的体温、记录患者在恢复室的复温时间、停留时间及寒站发生率.结果 62.7%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术后有低体温情况发生.结论 加强对PACU患者的体温护理,可以降低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在PACU停留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
作者:魏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冠脉介入患者焦虑情绪及手术并发症的效果评价.方法 符合本次研究的100名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集的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护理人员对100名患者均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加强护理干预,根据本次研究制定具体的观察指标,在实验研究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SAS、SDS评分以及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46.29±2.72)、SDS评分(42.72±2.85)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4%)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66.28±2.53)、SDS评分(63.52±2.69)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24%).结论 对于我院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对其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SAS、SDS评分,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大大降低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凤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本文主要目的是对血清胆红素与血尿酸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检验过程中所发挥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与评估.基于此,本文就选取回顾分析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收尿酸、血清胆红素等临床检验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与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胆红素和血尿酸水平的检验,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其检验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2017年4月10日上午8时36分,六枝疾控中心流病科在开展网络监测审核卡片时,发现新场乡卫生院及六盘水市二医3月17日至4月10日报告新场乡中心小学腮腺炎病例5例,特区疾控中心应急科科长组织业务人员于8时50分出发,9时40分到达新场乡中心小学进行病例主动筛查,至下午19时20分调查结束,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优质化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所能起到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68例老年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所选取的68例研究对象的分为两组,即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优质化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工作中所发挥的临床效果.结果:经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研究后发现,不管是在护理工作满意度上,还是在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上,两组患者终的护理结果均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即P<0.05.结论:经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工作当中,不同护理工作模式的应用会给其带来不同的护理结果,而优质化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老年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何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腹痛小儿,使用高频超声检查其肠系膜淋巴结情况.结果 符合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者94例,占62.66%(94/150),其中男55例,占36.66%(55/150),女39例,占26.0%(39/150);不符合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者56例,占37.34%(56/150).结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明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诊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为研究时段,分实验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纳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纳微创手术治疗.比较NIHSS评分、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前NIHSS评分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术后NIHSS评分比较,实验组较低,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高血压脑出血以微创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减轻,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栗心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析剖宫产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0月来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22例产妇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61)、试验组(n=61).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产妇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妇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数据为3.3%、13.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出血量,还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袁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