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结核病的应用意义分析

黄汝

关键词:结核病, 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 诊断
摘要:目的:评价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结核病的价值.方法:使用TB-IGRA国产试剂盒、英国进口T-TPOT.TB试剂盒对120例结核病患者进行外周血特异性γ-干扰素的含量检查.另外收集50例肺结核肺病和健康志愿者接受两种试剂检查.同时为研究对象行TB-AB检查,将不同检查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对比.结果:TB-IGRA国产试剂盒与英国进口T-TPOT.TB试剂盒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相当(P>0.05)均高于TB-AB检查(P<0.05);三种方法检测的特异度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结核病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且费用较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多西他赛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多西他赛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4年6月-2016年7月,84例患者采用多西他赛不同给药方案,对比观察多西他赛单药与联合方案,在单周治疗与3周方案的一线、二线治疗的临床选择结果:对于PS(躯体功能评分)评分1-2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年龄大于75岁老年患者,采用一线治疗是可选用多西他赛单药3周治疗方案,采用二线治疗时刻选用多西他赛单药每周方案;针对PS评分1-2分的75岁以下患者可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每周方案;针对PS评分为0-1的ERCC1低水平表达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选用多西他赛单药3周治疗方案;针对ERCC1高水平表达患者则可选用多西他赛与吉西他滨方案治疗.结论:多西他赛针对不同患者应用不同的化疗组合,个体化选择给药计划与化疗剂量可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作者:赵卉;高福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 为了了解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在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芬太尼透皮贴剂的相关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扶他林的相关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以芬太尼透皮贴剂进行治疗的对照组,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总体有效率为78.8%,而以扶他林进行治疗的观察组,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总体效率为98.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耳鼻喉科的临床治疗中,针对急性感染患者,必须迅速且有效地制定出合理的治疗办法,针对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以此,降低对患者的隐患.通过分析,扶他林对于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更为有效.并且,扶他林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疼痛较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降低,使得患者对于治疗更加配合,并且恢复也比较好.所以,希望在以后,能够将扶他林治疗,更广泛地应用到耳鼻喉急性感染治疗当中去.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重症监护室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患者94例,随机抽取47例标记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47例作为观察组,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观察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后,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促进病情尽快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潇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对冠心病患者的检验价值分析

    本文主要目的是对血清胆红素与血尿酸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检验过程中所发挥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与评估.基于此,本文就选取回顾分析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收尿酸、血清胆红素等临床检验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与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胆红素和血尿酸水平的检验,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其检验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药师的管理与指导作用

    通过药师的管理与指导作用,能够更加的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药师还需要对药房的采购入库严格管理,以此确保药物的安全性;药师在药物的合理使用中,做出正确的指导,以及药物的管理和养护.

    作者:孔春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在慈善义工中开展帮扶济助脑瘫患儿的实践研究

    项目以传统保健体育养生这门体育课程所开展的传统保健体育协会以及一直进行的三义活动为基础,运用本康复治疗专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将三义活动的目标转向社会弱势群体--脑瘫患儿,对他们开展帮扶济助.

    作者:马雅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开展手卫生活动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开展手卫生活动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12月开展的手卫生干预措施,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在开展和监管手卫生活动之后,,医生手卫生依从性为38.78%,护士手卫生依从性40.20%,院内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性34.63%;在除过ICU病房意外,内科,外科以及放射科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与干预之前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在对医院内部实行手卫生活动之后,并且在实际活动期间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管,显著提升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以及依从性,并且使其能够建立良好地手卫生习惯.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接受治疗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主要的观察目标,采用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30,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1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护理中运用早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满意度,该护理模式效果非常显著,在临床上的价值也非常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朝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在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临床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储家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评价微波康复理疗对骨关节损伤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析在骨关节损伤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中,微波康复理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共42例)的临床资料,对所选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和实验组).对21例参照组对象不采取任何康复训练,对21例实验组对象采取微波康复理疗,对两组对象的功能恢复效果实施评价.结果 参照组治疗后的SHEF评分、ADL评分均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骨关节损伤患者应用微波康复理疗能够显著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其临床价值极高.

    作者:彭绮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用床单、被罩结构改进的研究与应用

    病床是患者睡眠和休息的主要设备,是病房中主要的设备,患者的饮食,排泄,活动,娱乐都在床上完成,而床铺中的床单被罩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舒适度和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也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床单被罩一定要符合实用,耐用,舒适,安全的原则.床单被罩要保持整洁,床单被罩需要定期更换,铺床要求是舒适,平整,紧扎,安全实用.作为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操作,如何提升铺床的速度,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成为对床单被罩重点的改进和研究内容.通过对临床护理的观察与深入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传统的医用床单被罩更换存在以下弊端:1.每个护理人员需要每天独立对多个病床多次的更换床单被罩,累计需要占用护理人员大量时间;2.铺床过程中床角易脱落,更换床单被罩过程中容易出现灰尘,降低患者的舒适度;3.床单铺好后抬高床头床单易滑落,铺好持续30-60min容易出现褶皱,被罩内棉胎容易出现四角不充盈.针对以上问题,结合临床实际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床单被罩,解决上述问题,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胡慧玲;于冰;董雅婷;郑丹妮;杨韵婵;鲍珂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人文护理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效果

    目的:探析人文护理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文护理管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接受服务等待时间、解答疑问、环境与服务态度、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分别为95.0%VS 83.3%、96.7%VS 86.7%、96.7%VS 86.7%、95.0%VS 83.3%,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文护理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效果十分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洪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在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药物联合治疗,即硫酸镁、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SBP水平及DB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SBP水平、DBP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给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药物联合治疗,即硫酸镁、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有效降低了患者血压,促进血压恢复正常,值得借鉴.

    作者:郑金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门诊清创缝合术后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价值探究

    目的:探究门诊清创缝合术后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治疗的门诊清创缝合术104例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人数均为52人.实验组患者采取的换药时间间隔为2-3天/次,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换药时间间隔为1天/次.观察对比并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伤口I期愈合率情况,及出现感染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伤口I期愈合率为90.27%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伤口I期愈合率58.69%;实验组患者伤口感染情况为2例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情况16例.通过对两项数据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清创缝合术的患者,进行换药时间间隔为2-3天可以有效的降低其患者伤口的感染情况和提高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从而确保门诊清创缝合术的患者伤口的愈合恢复.

    作者:任远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经验浅谈

    阐述建立全科医学科的必要性,通过建立正确的学科发展方向,加强学科梯队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工作,建立上下联动的医疗体系带动全科医学科的发展.

    作者:王鹏鹏;韩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组胺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组胺药和药物供应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查我院门诊皮肤科2017年1至12月的过敏性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门诊处方1005份,根据《门诊病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内容逐项填写,汇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组胺药使用率偏高(32.34%),主要应用的是第l代和第2代H.受体拮抗剂、部分H受体拮抗剂和少数具有抗组胺作用的药物;存在同时使用1~3种抗组胺药,未能充分利用第2代抗组胺药的特点,抗组胺药选择缺乏针对性及部分药物使用剂量偏大、疗程较长,增强了治疗效果却忽略了药物毒副作用等问题.结论:皮肤科抗组胺药使用率偏高,临床应提高认识、规范管理、合理用药.

    作者:杨必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喉反流合并咽喉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为了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喉反流合并咽喉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110例,咽喉反流合并咽喉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西药组患者运用雷贝拉唑和多潘立酮进行治疗,中西药结合组除了运用雷贝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之外,再加上西青果颗粒,3个月的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中西药结合组治疗的患者有效率,及其他方面的评分均比西药组要高.结论 中西药结合可以很好地治疗咽喉反流合并咽喉炎疾病,并且,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不良体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12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体会

    由于抗凝和溶栓治疗对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后所导致的肠道损伤和坏死的治疗作用甚微,已经发生病变的肠管如接近坏死或已经坏死的肠管进一步发展会出现肠穿孔等,而随着粘膜屏障的的进一步破坏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以及腹腔渗出液被腹膜吸收导致败血症和脏器功能的损害是本病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和腹部症状,及时准确把握手术时机是重症患者治疗的关键.这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扎实的专业知识,缜密的观察分析能力,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治疗的关键,也是改善患者的愈后,降低死亡率的保证.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无痛胃镜检查术中低氧血症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改善无痛胃镜检查术中低氧血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受护理的100例无痛胃镜检查术检查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日常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应用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血氧值、术后清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氧值、术后清醒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术中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低血氧症状,缩短手术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的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徐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麻醉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麻醉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妇科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35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围麻醉期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腹腔镜手术妇科疾病患者围麻醉期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晨蓉;李珍珍;姜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