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鼻喉科儿童的心理护理探析

王佳欢

关键词:
摘要:耳鼻喉科的相关医生只有了解了就诊儿童的心理特点,才能采取针对性的医疗方案,这样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医院的相关部门通过掌握就诊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就诊的儿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由此来保证儿童的护理工作,帮助生病的孩子可以尽快的恢复健康.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在乳腺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乳腺疾病一直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需要承受非常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护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就对个性化护理在乳腺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陈雪;许慧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及效果观察

    目的:本文分析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方式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手术室在2018年接收的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有50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服务,对比实验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分别为46例和35例,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2.00%和70.00%,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为(36.16±5.24)分和(50.10±6.23)分,SDS评分分别为(39.12±5.86)分和(61.19±6.56)分,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采用手术是优质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促使患者的康复进程加快,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田艳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减少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性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探讨有利于减少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干预性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4~2017.8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白内障患者,遵照随机原则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低于A组26.67%(8/30),经比较,差异有较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性护理有助于降低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药学干预降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药学干预降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接诊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实施药学干预,观察并比较干预前、干预后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结果:药学干预后,患儿使用的各类抗生素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干预前,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药学干预能有效降低患儿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减少其抗生素腹泻发生率,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金国;王涛;邓学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输血对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年龄对其影响的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输血后的生化指标变化.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需要输血的患者100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组,青年组(18岁-40岁)老年组(41岁-72岁)患者均应用常规输血方法,比较分析两组输血患者的输血前与输血后5项指标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输血前的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LDH(乳酸脱氢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BIL(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输血后,两组输血患者的5项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0.05),两组输血患者的5项指标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年龄的输血患者输血后,其生化指标的改变不会存在较大差异,临床输血过程中可以不考虑年龄因素.

    作者:赵立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脑出血手术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 探索在脑出血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我院162例脑出血患者档案,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给予临床护理干预与单一护理,评估2组住院时长及医疗费用,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及并发症状况,护理满意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住院时长较短,医疗费用较少(p?0.05);实验组并发症状况更少,相关知识知晓率更高(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状况更高(p?0.05).结论 在脑出血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大幅提升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减少并发症状况、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提高护理满意状况,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毕晨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效果分析与探讨

    目的: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效果分析.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7年的11月-2018年的11月,其中参与研究的医师以一共有30名,护士50名,同时随机挑选这一阶段的66例就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强病案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应用效果.结果:在研究初期医护患三方满意度均低于研究后期,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初期医护人员对于病案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评分为(84.17±7.66)分,明显低于研究末期的(92.03±3.45)分,组间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医院内部人员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还能有效提高医护患三方对于病案信息管理服务的满意度,价值显著.

    作者:席姗姗;张秀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骨科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选取了于2017年7至2018年7月就诊我院治疗的90例骨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均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骨科术后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骨科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骨科术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有效率及VAS评分等.结果:观察组骨科术后患者经优质护理后的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骨科术后患者经常规护理后的满意度为82.22%,观察组经护理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科术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后可达到有效的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汤燕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PICC和CVC置管技术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并比较PICC和CVC置管技术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例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本组患者均行化疗治疗,根据置管技术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给对照组患者行CVC置管技术,给观察组患者行PICC置管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的留置时间,以及穿刺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置管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穿刺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18.52%),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时,多采用静脉治疗,在静脉治疗中采用PICC置管治疗,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穿刺成功率较高、导管的留置时间较长、并发症少,更加适合临床化疗治疗,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宋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基础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临床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基础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以我院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68例为例,按随机奇数偶数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患者强调基础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功能和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吞咽功能评价均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基础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显著,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吞咽功能,促进其尽快康复的必要举措.

    作者:衡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运用

    目的 评价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运用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100例于2017年5月-2018年12月前,来我院行手术的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4%,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6%.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能使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对切口愈合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婷;董秋芳;欧阳凤;田小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一例家族性高脂血症所致青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高脂血症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包括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饮食、运动、用药、心理等方面的护理.认为对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病情的预防和预后控制是非常有效的.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江先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肠间质瘤诊断中的准确性及依从性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肠间质瘤诊断中的准确性及依从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疑似肠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研究对象应用CT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予以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的准确性和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的准确率为93.75%,低于观察组的96.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完全依从率和依从率分别为53.13%和87.50%,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8.12%和100.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肠间质瘤诊断中具有准确性高和依从性好等优势,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立先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腰椎骨折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抽签的结果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患者、实验组2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式为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实验组采用的治疗方式为经伤椎短节段固定术.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实验组,住院时间长于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实验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存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腰椎骨折临床治疗中,可采取经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曾红俊;张蔡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主动脉夹层(AAD)的急诊早期诊断与急救流程

    目的:研究主动脉夹层(AAD)的急诊早期诊断与急救流程.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根据患者诊治情况的不同,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诊断和急救流程,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早期诊断与急救流程,对比2组患者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和疾病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94.87%,与对照组患者疾病诊断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的治疗总有效为92.31%,与对照组患者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急诊早期诊断与急救流程,可以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和治疗率,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丽丽;张艳霞;杜玲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整体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促进了临床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在临床上,护理服务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高发,而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还伴随着糖尿病,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增加了医疗难度,还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对这类患者实施科学的、合理的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叙述了整体护理的方法,还阐述了在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中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苏燕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剖宫产采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方法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采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6.2-2017.1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布比卡因组实施布比卡因腰麻,罗哌卡因组实施罗哌卡因腰麻.比较两组效果;全麻药物使用率;干预前后产妇生命体征水平.感觉阻滞起效、维持时间以及感觉恢复时间、高阻滞平面固定时间.结果:罗哌卡因组效果高于布比卡因组,P<0.05;罗哌卡因组全麻药物使用率低于布比卡因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命体征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罗哌卡因组生命体征水平优于布比卡因组,P<0.05.罗哌卡因组感觉阻滞起效、维持时间以及感觉恢复时间、高阻滞平面固定时间优于布比卡因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麻醉中的效果确切.

    作者:王美云;耿丽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析冠脉支架植入术冠心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后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112例冠心病患者资料,以贯序法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分别施以常规与心理护理;评估2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试验组SDS、SAS评分均较低(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优(p﹤0.05).结论 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冠心病患者施以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行.

    作者:黄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ICU护理中对气压泵血栓的预防效果探究

    目的:总结并研究ICU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对气压泵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ICU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应用优质护理的试验组(n=23例),以及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ICU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杜雪清;利素文;梁启光;吴庆妮;谢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对急诊外伤性肝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究在急诊外伤性肝脾破裂诊断的过程中,使用多层螺旋CT的价值.方法 针对90例疑似急诊外伤性肝脾破裂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探究其诊断结果并分析其价值,入选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结果 90例患者经过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出85例患者存在肝脾破裂的现象,后经过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腹腔穿刺进行检验,其中82例被确诊,其诊断的准确率为95.0%.结论 在外伤性肝脾破裂上的临床诊断上,多层螺旋CT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可根据患者的CT诊断结果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以缩短确诊时间,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的可能性,值得在临床诊断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鲁垠坡;严燕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