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妮妮
目的 针对护理学基础中的微课制作与教学应用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老师将根据教学的要求,选择适合微课的主题,然后收集资料,进行规划与设计,再制作成PPT课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结果 通过利用微课进行护理学基础教学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明显提高,并且教学效果显著.结论 在护理学基础中应用微课教学,能够明显的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刘洪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对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CPM机锻炼,给予研究组患者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优良率为,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具有显著效果,可以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慧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妇产科临床治疗阴道炎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3.33%)优于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阴道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闫正先;翟东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在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生命体征、并发症、功能锻炼以及饮食情况等进行个体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老年胆结石患者,通过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后,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腹痛、胆漏,经引流、换药、抗炎输液等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老年胆结石患者手术后,经过个体化健康指导以及对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能够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是手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我院从2015年1月开始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实施前(2014年1月—2014年12月)与实施后(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护理管理质量情况.结果:与实施前对比,实施后护理文件、基础护理、病室护理以及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郭姗姗;盛文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语言技巧在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63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掷硬币的方式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82例与81例患者.均给予两组常规护理,但观察组加上合理的语言技巧.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合理的语言技巧后,患者的总满意度达到97.53%,这一数据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6.8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使用语言技巧在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时,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对患者的心态进行及时的调节,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有沂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8月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500例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PDCA循环实施前后应用效果.结果: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PDCA循环实施后手术室护理风险发生率21.2%由降至2.4%,P<0.05.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PDCA循环实施后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由90.0%提升至99.2%,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手术患者对手术满意度.
作者:冉香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8年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有效率为80.0%,研究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不仅可以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而且还可以调节患者的心情,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
作者:王平平;张晶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药学干预降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接诊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实施药学干预,观察并比较干预前、干预后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结果:药学干预后,患儿使用的各类抗生素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干预前,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药学干预能有效降低患儿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减少其抗生素腹泻发生率,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金国;王涛;邓学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比老年病人导尿管不同固定位置及方法的效果.方法:以我院老年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需留置导尿管的86例老年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选用不同位置固定导尿管,并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不良事件情况及固定胶布情况.结果:调查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尿路感染发生例数较较明显少于对比组,且导尿管固定情况较优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分析,P值小于0.05,证明差异可见.结论:老年病人留置导尿管不同位置及方法的诊疗效果不同,且固定于髂前上棘与同侧耻骨联合中点下缘连线处效果更佳,在留置后不良情况上有很大地抑制作用,且固定更为牢固,不易松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葛海霞;郭姗姗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崔某某,女,71 岁,2018 年 10 月 24 日初诊.自诉 2017年 6 月起突现脑中嗡鸣,音从枕后起,声似台风吹过,夹杂树叶飒飒之声.初起诊为耳鸣,多方就诊(曾服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 B16 及中药)无明显变化,后经友人介绍前来寻家师求诊①.患者现症见脑中嗡鸣,风吹树叶之声不绝于耳,以安静时和夜间为甚,以致于彻夜难眠,服艾司唑仑(2 片/次)方可短暂睡眠,伴见舌根僵硬、言语略不利,夜间盗汗,每多腰膝酸软,乏困难言,舌红,苔少而黄,脉沉弦.查头颅 CT 显示无明显异常.家师言其病为脑鸣,证属肝阳上亢型,针百会、风池、风府、通天、合谷、太冲、绝骨、太溪,辅以电针疗法,通天、风池、绝骨、太溪等穴,用连续波,每日两穴,轮流刺激.针刺后太阳、中冲、少冲点刺放血(每日一穴,轮流放血),患者自述针刺及放血后嗡鸣声降低,舌根明显变软.上述疗法每日 1 次,12 次为 1 疗程.
作者:张仪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COPD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利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提高护理总有效率,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预防控制相关护理在老年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逆行性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留置尿管的12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实施预防控制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7%和81.7%),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8.3%和83.3%),尿路逆行性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和1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老年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逆行性感染进行预防控制效果比较显著,能够降低发生尿路逆行性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安晓丹;和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急诊外科创伤救治护理方案以及价值,为急诊外科创伤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急诊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0月进行抢救治疗的80例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以及加行整体护理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2组急诊外科创伤救治患者救治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诊外科救治患者救治成功率以及护理总满意度占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是提高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护理价值显著.
作者:林莎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在医院药品管理中应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 研究以我院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后各180份资料为对象开展研究,调查管理前后药师知识技能变化.结果 管理后药师在药物知识、药物管理、药物分级、给药技术及总成绩分值上均高于管理前,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效果,提升药师知识技能水平.
作者:张红连;程杭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促进了临床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在临床上,护理服务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高发,而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还伴随着糖尿病,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增加了医疗难度,还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对这类患者实施科学的、合理的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叙述了整体护理的方法,还阐述了在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中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苏燕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在心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施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疗效.方法 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80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资料,以贯序法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评估2组各项临床指标与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产生较少(5.00%vs.20.00%)(p﹤0.05),且首次排便与排气时间均较短(p﹤0.05);试验组满意度较优(95.00%vs.75.00%)(p﹤0.05).结论 在心胸外科围术期护理中施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加快身体康复速度,促进和谐医护关系,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行.
作者:陈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VEGF、MMP-14检测对肝癌射频消融术后残癌临床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肝硬变患者,研究组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VEGF指标、MMP-14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因子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EGF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MMP-14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T淋巴细胞亚群因子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VEGF、MMP-14等相关指标,安全性高,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霍传红;陈静;高玉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对其进行康复治疗及观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9月至2018年11月的产后5周来院复诊的300例产妇,分组为剖宫产组120例和阴道自然分娩组180例.两组产妇都有盆底肌的康复训练,比较训练前后盆底肌力与阴道压力状况.结果 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肌I类肌纤维和II类肌纤维的收缩压和持续时间,发现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产妇的阴道压力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过盆底肌康复训练后,盆底肌力和阴道压力明显比治疗前更优.结论 剖宫产和阴道自然产这两种生产方式对盆底肌的损伤情况基本相仿,阴道压力异常情况相当.而相应的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于改善盆底肌功能有显著作用.
作者:吕桂雪;曹勋荣;张俊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混合痔患者采取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外剥内扎术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于我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74例混合痔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措施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患者分别为37例.单一组仅给予外剥内扎术的治疗方法,联合组则在单一组的前提下给予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的治疗方法,对比患者肛肠动力的恢复情况以及复发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肛肠动力水平并无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大收缩压、静息压以及肛管高压区长度均高于单一组,联合组的术后复发几率2例(5.41%)明显低于单一组9例(24.32%),P<0.05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混合痔患者给予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外剥内扎术进行联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复发几率,更加利于患者肛肠动力的恢复.
作者:贾宝凤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