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龙彩雪;林明侠;吴斌;程燕;陈莉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老年
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90例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VAS)、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早,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缓解术后疼痛,患者可早日下床活动,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整体的快速康复.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当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未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郑小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15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全程护理体会

    目的:回顾性的探讨15例肝癌患者在行介入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实施有效的全程护理对保证介入治疗顺利进行以及在减轻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的重大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肝病科在2017.5.5-2017.6.30收治的15例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实施全程护理.结果:通过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全程护理之后,15例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并度过介入治疗后的反应期.结论:加强全程护理,对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实施和减轻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正压无针安全型留置针在感染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正压无针安全型留置针在感染科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18年8月在本科就诊的2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为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患者给予正压无针安全型留置针进行输液,对照组为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患者给予普通留置针进行输液.应用入院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二组留置针的堵管发生率、留置时间、机械性静脉炎、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正压无针安全型留置针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留置针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职业暴露针刺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压无针安全型留置针应用于感染科血源性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的输液治疗,可有效防止针刺伤的发生,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方便临床应用和应急抢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超芬;祝翠霞;何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在医院药品管理中应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 研究以我院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后各180份资料为对象开展研究,调查管理前后药师知识技能变化.结果 管理后药师在药物知识、药物管理、药物分级、给药技术及总成绩分值上均高于管理前,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效果,提升药师知识技能水平.

    作者:张红连;程杭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老年人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和研究老年患者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在我院接受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治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本研究纳入对象共计40例,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结果:27例患者痊愈,占67.5%,12例患者病情缓解,占30%,1例患者治疗无效,占2.5%.患者平均抽搐缓解时间为(3.71±1.43)天,平均昏迷时间为(3.36±1.12)天,体温降至正常平均时间为(5.09±1.11)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7.3±1.41)天.3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2.5%,13例病情缓解患者均出现程度各异的后遗症,占32.5%.结果:老年人群为乙型脑炎的易感人群,临床病死率较高且存活患者出现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为其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有助于改善其病情和预后.

    作者:孔凡坤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8年12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3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分别是39例与34例.A组给予针对性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87%,B组为79.41%(P<0.05).结论:为普外科术后疼痛患者行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疼痛程度,且护理满意度高,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刘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老年危急重症急救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老年危急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利用精细化护理的方法,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接诊、抢救护理以及急诊室停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危急重症急救护理过程中利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显著,缩短患者接诊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谢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千金片治疗老年性子宫内膜炎临床疗效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千金片治疗老年性子宫内膜炎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自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子宫内膜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妇科千金片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异常分泌物、经期下腹坠胀、盆腔区隐痛等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妇科千金片的治疗,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快速缓解,治疗效果更佳,对患者的康复有着很大的帮助,值得临床治疗应用.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单双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数据差异经计算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郭京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管理于多重耐药菌感染(MDRO)管理中临床应用成效.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行MDRO诊治病患中选取320例病患,分至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管理,观察组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借助向病患发放自制调查问卷形式对两组感染管控工作质量予以调查,比对工作质量.结果:据本研究调查数据显示,观察组感染管控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应用至MDRO日常管理中,可显著提升感染管控工作质量,降低感染产生率,保障病患、医护人员身体健康.

    作者:王美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置胸腔引流管术术后护理

    总结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置胸腔引流术术后的护理.主要护理要点集中在胸腔引流术术后的管理及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的预防,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目前还是存在咳嗽咳痰气喘,继续保持目前的诊疗和护理计划,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一步治疗.

    作者:刘良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健康管理实践过程中乳腺超声检查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管理实践过程中乳腺超声检查价值.方法: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妇女中抽取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妇女均行腺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显示为疑似病例者进行延续性健康管理,分析乳腺疾病病变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乳腺疾病阳性84例,阳性检出率为28%,其中乳腺增生57例,检出概率为19%;乳腺实性结节类疾病4c类1例、4b类2例、4a类3例、3类11例、2类7例,分别占比0.335、0.67%、1%、3.67%、2.33%;乳腺腺病、乳腺导管局部扩张、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各1例,各占比0.33%;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共2例体检者复查为乳腺癌,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结论:健康管理实践过程中乳腺超声检查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学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肠间质瘤诊断中的准确性及依从性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肠间质瘤诊断中的准确性及依从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疑似肠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研究对象应用CT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予以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的准确性和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的准确率为93.75%,低于观察组的96.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完全依从率和依从率分别为53.13%和87.50%,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8.12%和100.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肠间质瘤诊断中具有准确性高和依从性好等优势,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立先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电子镇痛泵皮下给药在晚期癌症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在近几年,癌症成为了人们害怕的一种疾病,它的病发率在逐年增加,因此人们对于它的治疗以及预防都十分重视.在治疗手段上,医生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其中电子镇痛泵皮下给药技术给癌症晚期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本文就从癌症疼痛的特点出发,对其治疗技术的发展做出简单的说明,并对镇痛泵皮下给药技术的适应症状及优点做出详细的阐述,后对疼痛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郝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关于综合性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迅速,颈椎病也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医疗工作的深入开展,患有颈椎病的患者也在逐年增长,本文主要是针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在治疗中的综合性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进行具体分析,希望为更多的医护工作者提供经验与帮助.方法:随机选取曾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颈椎病患者,总共90人,患者均是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的治疗,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颈椎病.我们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为两组,并命名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比组中采用常规的传统护理措施,研究组则是要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护理外,还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康复性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患者的恢复状况以及护理整体效果进行对比,再通过调查问券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整体状况要明显的优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的身体恢复较好,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采用综合的护理措施,不但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症状,并且增强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界所推广.

    作者:史伟婷;霍霁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电针结合点刺放血疗法治疗肝阳上亢型脑鸣1例

    崔某某,女,71 岁,2018 年 10 月 24 日初诊.自诉 2017年 6 月起突现脑中嗡鸣,音从枕后起,声似台风吹过,夹杂树叶飒飒之声.初起诊为耳鸣,多方就诊(曾服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 B16 及中药)无明显变化,后经友人介绍前来寻家师求诊①.患者现症见脑中嗡鸣,风吹树叶之声不绝于耳,以安静时和夜间为甚,以致于彻夜难眠,服艾司唑仑(2 片/次)方可短暂睡眠,伴见舌根僵硬、言语略不利,夜间盗汗,每多腰膝酸软,乏困难言,舌红,苔少而黄,脉沉弦.查头颅 CT 显示无明显异常.家师言其病为脑鸣,证属肝阳上亢型,针百会、风池、风府、通天、合谷、太冲、绝骨、太溪,辅以电针疗法,通天、风池、绝骨、太溪等穴,用连续波,每日两穴,轮流刺激.针刺后太阳、中冲、少冲点刺放血(每日一穴,轮流放血),患者自述针刺及放血后嗡鸣声降低,舌根明显变软.上述疗法每日 1 次,12 次为 1 疗程.

    作者:张仪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况,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体检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9.6±7.25)、(45.1±6.6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4.3±5.32)、(32.7±5.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养血清脑颗粒、倍他司汀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预后效果,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用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对症加倍他司汀治疗以及配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的参照组和试验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肢体麻木消失时间、眩晕消失时间以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以及BA均优于参照组,P<0.05.组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提高治疗预后效果.

    作者:任权;郑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在NCU脑梗塞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NCU病房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脑梗塞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法分组:5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组成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组成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ugl-Mer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NCU病房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护理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耀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探究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于在相关心血管护理措施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间,在石阡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10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病人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另一组是康复护理组,对于常规护理组的50位病人,应用普通的护理手段,对于康复护理组的50位病人,在普通护理手段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96.0%,常规护理组的病人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72.0%,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要比常规护理组的病人高,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在相关心血管护理工作当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病人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