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庞荣

关键词:酒石酸美托洛尔, 氟桂利嗪, 预防性治疗, 偏头痛
摘要:目的:旨在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70例,将所选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35例,仅使用氟桂利嗪治疗,另外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2种治疗措施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小议新媒体在医院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媒体普遍应用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医院文化的建设中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已经成为医院文化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新媒体快速的传播效果、灵活的传播方式为医院文化宣传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平台,如何更好地利用好新媒体,使之成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的重要手段,丰富医院文化内涵,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推动医院发展.

    作者:王晓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及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以及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通过分析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特点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风险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研究患者不良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因多方面因素存在风险,在防范风险方面需要医生和护理人员以及患者三者相互配合,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昉雁;陈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癌的分期诊断与超声检查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经病理确诊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65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为参考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为所有患者实施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研究组未绝经患者以及绝经患者子宫内膜病变回声厚度值均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分期与超声诊断分期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0.675,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超声检查有助于临床医生观察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流特征,而且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期与病理分期一致性较高,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峥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麝香保心丸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8年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有效率为80.0%,研究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不仅可以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而且还可以调节患者的心情,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

    作者:王平平;张晶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运用细节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的31例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月-12月期间行常规管理,而2017年1月-12月期间采用细节管理模式,对比分析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均较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运用细节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目的:对于患有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在医学临床上的影像学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首先,先选择在2008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这十年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患有颈内动脉狭窄的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10位,作为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选择患有颈内动脉狭窄的不存在发作性肢体抖动或是轻微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30位,作为常规组.分析患有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医学临床上的影像学特征.结果:患有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在就诊时,均呈现发作性的肢体抖动病症情况,在病人发作的过程中,不存在肢体强制硬直痉挛,没有意识缺失以及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且不存在面部肌肉受累.患有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发作时间大多小于五分钟,发作的地方普遍为一侧的上肢,发病的普遍原因有运动,站立行走以及咳嗽等.患有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伴随患有高血压相关病症的几率要显著比常规组的病人高,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患有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在医学临床上的病症表现是其他皮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发展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要明显比常规组的病人高,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患有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在和常规组的病人比较中,存在更多的软脑膜侧支.结论: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罕见的脑缺血发作病症,其特点是病人在发作的过程中,一侧的肢体会不受控制的抖动,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发基础是颈内动脉狭窄,这种病症容易发展成为缺血性脑卒中.

    作者:张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可行性分析

    目的 分析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咳血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肺结核咳血患者4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试验组(n=21),一组为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参照组(n=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21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结核咳血患者采取垂体后叶素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整体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促进了临床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在临床上,护理服务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高发,而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还伴随着糖尿病,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增加了医疗难度,还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对这类患者实施科学的、合理的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叙述了整体护理的方法,还阐述了在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中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苏燕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对老年消化不良的疗效

    目的:对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应用于老年消化不良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84例老年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予以莫沙必利治疗,干预组予以联合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1.0%,P<0.05.干预组患者恶心缓解时间为(5.1±1.7)天、呕吐缓解时间为(4.7±0.6)天、腹胀缓解时间为(6.2±1.3)天、食欲不振缓解时间为(9.3±1.8)天,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有3例腹泻和2例头晕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干预组仅1例头晕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针对老年消化不良患者治疗效果更理想.

    作者:苏秀峰;李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在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间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24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缓解其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梅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效果分析与探讨

    目的: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效果分析.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7年的11月-2018年的11月,其中参与研究的医师以一共有30名,护士50名,同时随机挑选这一阶段的66例就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强病案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应用效果.结果:在研究初期医护患三方满意度均低于研究后期,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初期医护人员对于病案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评分为(84.17±7.66)分,明显低于研究末期的(92.03±3.45)分,组间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医院内部人员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还能有效提高医护患三方对于病案信息管理服务的满意度,价值显著.

    作者:席姗姗;张秀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与生涯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和生涯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为提高护生职业成熟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和生涯自我效能感问卷对某医学院校541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和生涯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中等水平,二者呈正相关.结论 医学院校应开设职业生涯指导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培养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职业成熟度.

    作者:杨青建;辛小林;张雷;张荣;田建丽;魏荣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基础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临床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基础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以我院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68例为例,按随机奇数偶数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患者强调基础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功能和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吞咽功能评价均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基础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显著,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吞咽功能,促进其尽快康复的必要举措.

    作者:衡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影响.方法:对比(2017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94例精神疾病患者(94名患者家属)在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心理护理(观察组)的临床效果,并观察两种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家属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家属的焦虑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护理前显示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家属的焦虑评分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并借鉴.

    作者:胡叶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退行性老年膝关节病变的骨科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退行性老年膝关节病变的骨科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退行性老年膝关节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采用的是综合优质的人性化护理方式,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对比,两组退行性老年膝关节病变的临床护理效果显示,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8.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1.7%,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结论:对退行性老年膝关节病变患者进行综合优质的人性化护理,有着显著的效果,不仅仅有利于能够减轻老年患者的病痛,还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改善提高退行性老年膝关节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刘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对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对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CPM机锻炼,给予研究组患者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优良率为,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具有显著效果,可以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慧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在NCU脑梗塞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NCU病房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脑梗塞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法分组:5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组成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组成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ugl-Mer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NCU病房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护理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耀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在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于患有胆囊结石的病人在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前应用普通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的应用价值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这五年期间,在我院收容诊治的患有胆囊结石的病人5000位,病人在手术前均通过B超检查确诊患有胆囊结石,不存在胆总管结石,5000位病人均通过普通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对患有胆囊结石的病人在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前应用普通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的应用嘉实进行评估.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的5000位病人均经过诊断患有胆囊结石,诊断率是百分之百.在本次研究中,有100位病人在手术前通过B超检查胆总管不存在异常,但是普通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显示胆总管下端存在结石,10位病人在手术前通过B超检查胆总管不存在异常,但是普通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显示胆总管扩张且存在下端结石,200位病人在手术前通过B超检查胆总管扩张不存在结石,但是普通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显示胆总管扩张且存在结石,300位患有胆囊结石以及胆总管结石的病人施行胆总管探查以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手术,295位病人经过手术成功取出结石,诊断几率是98.3%.结论:对于患有胆囊结石的病人在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前应用普通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能够对病人的胆总管结石,胆囊管变异以及副肝管等相关状况进行了解,并在手术中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有利于减少手术过程中对病人胆道的损害和手术后结石的复发几率.

    作者:陈永利;王雪倩;陈荣;孙小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入院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FBG(7.89±1.93)mmol/L、2hFBG(9.87±1.22)mmol/L、HbA1c(7.48±1.21)%,护理满意度79.63%;观察组FBG(6.45±1.04)mmol/L、2hFBG(8.21±1.54)mmol/L、HbA1c(6.11±0.32)%,护理满意度94.44%,两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可以调节血糖水平,拉近医患关系,值得临床采纳.

    作者:唐伟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学龄期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查异常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调查分析学龄期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查异常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18年5月我院学龄期6~14岁患儿146例,包括哮喘复诊患儿及存在不同程度呼吸道症状的首次肺功能检查者,对其肺功能异常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肺功能检查结果发现,哮喘患儿未能及时诊断、哮喘控制不良是检查异常的主要原因,哮喘控制不理想、反复发作,肺功能进一步受损.结论:针对学龄期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查异常的原因,还需院方、家庭等方共同努力,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龚伟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