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烧伤皮肤再生疗法与创面愈合的机制

潘丽

关键词:烧伤皮肤, 再生疗法, 创面愈合
摘要:本文首先从烧伤皮肤创面坏死组织液化排除、烧伤皮肤再生法实施两方面分析了烧伤皮肤再生疗法机制,随后从烧伤创面生理湿润环境形成、皮肤干细胞原位培养分析了烧伤创面愈合机制,旨在为烧伤皮肤治疗工作的开展及其创面愈合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护理中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总结儿科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患儿1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常规护理组(74例)和心理护理组(74例),其中前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后组患儿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接受临床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心理护理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9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4.3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开展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如果可以给予科学、完善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那么可以显著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蔡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的效果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状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随机数字均分,两组患者人数都是4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而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单纯西医治疗,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要明显由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对于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其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受孕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志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锁骨骨折患者的护理

    近年来各家医院对于锁骨骨折的护理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本院骨科从建立以来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对锁骨骨折的护理方法不断进行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冉;张荣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学龄期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查异常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调查分析学龄期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查异常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18年5月我院学龄期6~14岁患儿146例,包括哮喘复诊患儿及存在不同程度呼吸道症状的首次肺功能检查者,对其肺功能异常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肺功能检查结果发现,哮喘患儿未能及时诊断、哮喘控制不良是检查异常的主要原因,哮喘控制不理想、反复发作,肺功能进一步受损.结论:针对学龄期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查异常的原因,还需院方、家庭等方共同努力,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龚伟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个性化健康宣教提升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 通过分析在治疗艾滋病期间给予个性化健康宣教对患者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是否有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艾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根据中心随机方式,各25例.将对照组(传统健康宣教)和观察组(个性化健康宣教)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在经过不同的健康宣教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处于优势地位,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个性化健康宣教比传统健康宣教在治疗艾滋病患者期间效果更佳,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推广价值高.

    作者:云旦旺姆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2018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3名,将其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治疗后将其治疗结果进行有效记录分析.结果:63名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61名患者痊愈后出院,痊愈率为(96.83%),有2名患者有明显好转,但是还未达到出院标准,继续留院治疗,所有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7.16±1.94)天.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该在入院时尽快进行病情的了解和确诊,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详细的治疗方针,快速的对患者进行止血和补充血液的处理方式,采用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同时按需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使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

    作者:叶明坤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探讨手术室护士对脊柱结核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士对脊柱结核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脊柱结核患者66例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抛掷硬币法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术室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舒适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较低,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对比,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对脊柱结核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提高患者手术的舒适度,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保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血液病患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分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氨溴索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血液病患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6例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液病患儿,随机按患儿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人数相同各48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氨溴索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氨溴索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儿CPIS、APACHEⅡ、MLIS指标、治疗九天后PO2/FiO2、Cst、PO2指标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儿CPIS、APACHEⅡ、MLIS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治疗九天后PO2/FiO2、Cst、PO2指标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氨溴索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血液病患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确切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闫学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4148例输血患者红细胞输注无效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临床红细胞输注无效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临床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湘雅医院行红细胞输注的4148例患者,患者输注红细胞后24h内复查血红蛋白(Hb),与输血前比较,若Hb未达到预期值,则视为红细胞无效输注,并对调查结果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院总无效输血率为12.01%,血液内科无效输血率高为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输注效果与性别、年龄、输血次数有关,女性患者无效输血率高于男性患者(P<0.05);输血次数越多,无效输血率越高(P<0.05);患者年龄越大,无效输血率越高(P<0.05);血液病患者发生无效输血率高于非血液病患者(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患者红细胞输血效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临床输血疗效,做到合理使用血液资源.

    作者:李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分娩时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助产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分娩时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助产护理对策和效果.方法:从我院分娩产妇中抽取128例,选至2016年1月-2018年2月,将其随机分成2组:6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64例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评定2组结果.结果:试验组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为1.6%,比对照组的14.1%低.护理满意率为98.4%,比对照组的87.5%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产妇分娩中实施综合护理效果确切,有助于降低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学习.

    作者:旷发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自我管理状况,为临床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我管理能力自评量表对183名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52.37±13.56)分,其中日常生活知识(72.5±10.64)、情绪管理(61.52±13.7)、遵医行为(56.83±11.95)、疾病知识(49.7±10.75)、急救技能(45.84±10.27).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作者:齐瑞丽;王淑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肺癌化疗患者研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方案实施护理后的作用.方法:择选肺癌化疗患者(本院当中200例作为样本),时间选定区间2015.06.03日到2018.05.20日,将其依据远程随机分组原则,设置对照组(基础护理为主护理)、观察组(再联合施加针对性护理干预),单组100例样本量,对比2组的睡眠质量因子指标、并发症指标.结果:观察组肺癌化疗患者所获睡眠质量分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方案护理于肺癌化疗患者当中,患者的睡眠质量因子、并发症均改善.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排卵汤结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排卵汤结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仅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辅助以排卵汤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AST、血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LH、FSH、LH/FSH、睾酮、胰岛素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排卵汤结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了比较有效的治疗效果,明显的提高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璐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现状

    本文阐述了中医外治法的基本概念,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了脐疗、中药灌肠、小儿推拿、针刺疗法以及中药浸泡疗法等中医外治法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以此为临床实践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作者:王留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喉罩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喉罩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外科收治的行疝气手术治疗患儿8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喉罩麻醉,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比较2组手术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T1时2组患者MAP、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及T4时观察组MA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P<0.05).结论小儿疝气手术中应用喉罩麻醉患儿各项指标相对平稳,血流动力学指标受影响较小,且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牛家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呼吸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呼吸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8年2月我院接诊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实验主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气促改善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气促改善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呼吸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康复,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符丽娜;潘慧明;朱丽娜;颜汉文;张腊娣;钟文豪;吴爱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探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到我院接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为42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内瘘成熟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显著较低,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内瘘成熟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内瘘的成熟时间,降低血栓、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赵晓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在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间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24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缓解其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梅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运用

    目的 评价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运用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100例于2017年5月-2018年12月前,来我院行手术的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4%,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6%.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能使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对切口愈合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婷;董秋芳;欧阳凤;田小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15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全程护理体会

    目的:回顾性的探讨15例肝癌患者在行介入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实施有效的全程护理对保证介入治疗顺利进行以及在减轻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的重大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肝病科在2017.5.5-2017.6.30收治的15例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实施全程护理.结果:通过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全程护理之后,15例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并度过介入治疗后的反应期.结论:加强全程护理,对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实施和减轻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