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春芳;王海燕;刘东平
老年特诊病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优质的、高效的、科学的护理服务,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在临床上,针对胃肠道疾病老年患者,老年特诊病房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持续胃肠减压的应用,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老年患者的病情,有利于老年胃肠道疾病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护理配合,以提高治疗的效果.本文叙述了胃肠减压患者的需求分析,还阐述了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对策.
作者:闫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期间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98例,其中49例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49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2%)均低于对照组(22.45%),其护理满意度(97.96%)高于对照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田如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在医院门诊药房中采用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的实施价值与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门诊药房相关管理工作的资料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医院门诊药房采取常规的管理模式;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引入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对两种管理模式下每日门诊药房处理的患者取药等待时间、处方调配日平均差错率以及处方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了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的门诊药房患者等候时间短于未引入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P<0.05),采用了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的门诊药房处方调配日平均差错率低于未引入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P<0.05),采用了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的门诊药房每日处方量多于未引入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药房中引入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升门诊药房每日的处方量,减少患者等待取药的时间,同时也能够降低日平均差错率,提升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
作者:曹曙光;颜丙秀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在职研究生学习障碍与科研能力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参与障碍普适量表和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143名护理在职研究生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两者相关性.结果 护理在职研究生学习障碍总分(87.74±3.73)分,处于中等水平;科研能力总分(42.37±6.38)分,处于较低水平;学习障碍总分与科研能力总分的相关系数为r=-0.681(P<0.01),学习障碍中时间限制、个人问题、缺乏自信、课程缺乏相关性与科研能力各维度总体呈负相关(P<0.05).结论 学习障碍与科研能力呈负相关,多种因素影响科研能力的形成,护理在职研究生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医院管理者、护理教育者及研究生家庭共同努力减少护理在职研究生学习障碍,可有助于提高护理在职研究生科研能力水平.
作者:陈婕;娄小平;赵贝贝;申红霞;杜文婷;王文娟;王文娇;王澍晨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ADL、NDS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N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理想,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纪宁;杨利辉;薛振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新活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2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比较治疗后5天、8周肺动脉压力、经皮血氧饱和度、血肌酐、谷丙转氨酶等指标变化,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5天、8周后,肺动脉压力、经皮血氧饱和度、血肌酐和谷丙转氨酶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33/42),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5.24%,(40/42);结论 联合新活素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肺动脉压力,提高血氧饱和度,不过其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范甲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入院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FBG(7.89±1.93)mmol/L、2hFBG(9.87±1.22)mmol/L、HbA1c(7.48±1.21)%,护理满意度79.63%;观察组FBG(6.45±1.04)mmol/L、2hFBG(8.21±1.54)mmol/L、HbA1c(6.11±0.32)%,护理满意度94.44%,两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可以调节血糖水平,拉近医患关系,值得临床采纳.
作者:唐伟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管理工作正处于上升转型时期,医疗卫生事业事关人民安危、国家安定,只有充分合理且科学借鉴国外典型、成熟的卫生医疗事业管理和改革的经验,才能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改革推进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深入分析了解国外成熟的卫生管理事例对我国的医疗卫生管理事业有着重要的帮助,本文就国外的卫生事业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提取出符合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工作发展的重点与要点.
作者:盛文霞;葛海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当中抽取60例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患者入院时间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6.67%,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创伤小,患者住院时间段,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秀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肠道菌群是人体健康和疾病转换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因素.脑-肠轴是联系大脑和胃肠功能的双向信息调节系统,肠道微生物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均能参与脑-肠轴活动,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的异常可能在全身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肠道微生物群的紊乱与重要疾病有关,如糖尿病、抑郁症、自闭症谱系障碍、帕金森氏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其机制可能与肠道菌群影响肠道通透性、细菌代谢产物的作用、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调控神经递质、通过炎症免疫系统介导等有关,本文将对肠道微生物群在AD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许奔奔;徐梦;孟新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护理中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总结儿科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患儿1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常规护理组(74例)和心理护理组(74例),其中前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后组患儿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接受临床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心理护理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9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4.3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开展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如果可以给予科学、完善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那么可以显著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蔡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做出分析,同时提出几项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静脉输液的100例老年患者,并且依据着数字分配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管理,采用简单的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实施规范的护理措施.统计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观察,研究组护理风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规范的护理流程很好的保证了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结论:静脉输液属于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护理风险相对较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必须引起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开展防范化的护理工作,能够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可以满足老年患者更多的合理诉求,因此,临床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通过近几年对医院的临床用药研究分析发现有一种药物应用十分广泛,就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因此这类药物的使用对临床肯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院这些年的应用情况并不是十分规范,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不合理的应用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必须十分重视.本文针对此类药物如何使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对于该类药物的合理科学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作者:李华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手术期护理的策略,以促进今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11月到2018年12月诊治的30位患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且30位病人均在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下施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治疗,对于病人在围术期间的相关病症状况和手术之后可能存在的相关并发症进行观测,实施相关护理手段.结果:本次研究的30位患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在入院之后,均施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在实行手术之前和手术之后的相关护理工作后,30位患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没有一例存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针对患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进行治疗是比较合适和有效的方式,加上相关护理干预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人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
作者:甘露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0例2014.5至2015.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三周方案组采取用多西他赛3周方案治疗,每周方案组则采取用多西他赛每周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中位OS、PF;治疗前后患者卡氏评分水平、生存质量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每周方案组疾病疗效、中位OS、PF、卡氏评分水平、生存质量水平相比较三周方案组相似,P>0.05.每周方案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三周方案组,P<0.05.结论:用多西他赛每周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较好预后,可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喉罩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外科收治的行疝气手术治疗患儿8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喉罩麻醉,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比较2组手术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T1时2组患者MAP、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及T4时观察组MA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P<0.05).结论小儿疝气手术中应用喉罩麻醉患儿各项指标相对平稳,血流动力学指标受影响较小,且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牛家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在褥疮患者临床护理之中实施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调取2018年1月~4月我院76例褥疮患者档案,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循证护理与日常护理,评估2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状况.结果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较为显著(94.74%vs.76.32%)(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状况更高(100.00%vs.78.95%)(p﹤0.05).结论对褥疮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褥疮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状况,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纯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脏瓣膜病变进行嫌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和分析16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对其进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有护士干预的临床护理,呼吸道护理、抗凝治疗的护理等.结果:168例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促进了心脏瓣膜患者的康复,患者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平均16天顺利治愈并出院,且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心脏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关系着手术的效果,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护理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极其重要和关键的步骤.
作者:张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医院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声像档案是一种直观又真实的档案材料,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医院声像档案的管理,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秀荣;席姗姗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比老年病人导尿管不同固定位置及方法的效果.方法:以我院老年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需留置导尿管的86例老年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选用不同位置固定导尿管,并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不良事件情况及固定胶布情况.结果:调查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尿路感染发生例数较较明显少于对比组,且导尿管固定情况较优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分析,P值小于0.05,证明差异可见.结论:老年病人留置导尿管不同位置及方法的诊疗效果不同,且固定于髂前上棘与同侧耻骨联合中点下缘连线处效果更佳,在留置后不良情况上有很大地抑制作用,且固定更为牢固,不易松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葛海霞;郭姗姗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