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析临床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式的结果分析

杨昌元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 采血方式, 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析临床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式的结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于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验的2867份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分为两个组类,一组分为静脉血组,另一组分为末梢血组.一组进行静脉血采集,另一组进行末梢血采集.对比两组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静脉血组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远优于末梢血组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血采集所获得的血常规结果更为精确,误差小,外界影响因素少,出现感染的几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手外伤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试验并分析在治疗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时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手外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的主体,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15例)及试验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1周愈合率、二次手术率、愈合时间等数据.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术后1周愈合率分别为33.33%与93.33%,试验组患者的1周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二次手术率分别为26.67%与6.67%,试验组患者的二次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合时间短,优越性突出,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喻平;肖永春;赵晓辉;陈超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甲亢合并糖尿病的饮食护理方案分析

    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能量消耗较摄入为多,体重常锐减,疲乏无力,生活质量降低,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肠道吸收糖分,加速肝糖原分解,但由于氧化利用加强,一般空腹血糖正常,仅有餐后血糖增高,耐量多异常,常使糖尿病加重,甲亢控制后减轻或恢复.此病并不多见,但二者相互影响,甲亢可进一步促使糖尿病代谢紊乱,而代谢紊乱又加重了甲亢,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只有长期坚持饮食疗法,病情得以控制.

    作者:王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激励性薪酬与医护人员心理变化相关性分析

    医院属于知识分子密集的专业领域,人力资源成为了行业竞争中取胜法宝.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关注医护人员心理变化,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成为了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

    作者:郝震敏;李树珍;李秀丽;谢坤;刘庆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对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探究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首先随机选出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足口病治疗的病人90例,随后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病人45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来说,只提供常规护理,而对于实验组的病人来说,为患者实施细节管理联合循证护理方式,终对比两组病人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概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本次试验,发现位于实验组病人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病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住院时间、综合护理效果更佳,二者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以上的数据显示,对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进行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加快病人的恢复速度,降低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对患者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梁彦玲;甄庆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龄患者行B超穿刺防跌倒护士全程护理效果评价

    B超穿刺是医疗诊断方法之一,我院是肿瘤专科医院患者行B超穿刺比较多年龄也比较大有跌倒危险,B超室护士与病区护士严格对高年龄病人进行交接按要求对高年龄行B超穿刺住院病人进行防跌倒评估,病区护士送高龄病人来B超穿刺与B超室护士对高危患者跌倒评估情况病情进行交接,每月功能科护士长都要对高龄患者B超穿刺有无跌倒预防以及跌倒患者评估情况进行追踪分析总结全程管理,护士长召集功能科护士分析高龄患者B超穿刺跌倒总结实施护理质量改进取得一定的效果,高龄患者B超穿刺患者跌倒率下降,B超室护士护理质量也有明显提高,滨区护士与B超室护士交接病人认真仔细,不断提高B超室优质护理服务,大大减少了病人的投诉.

    作者:陈琦;薛纬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研究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以近一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作为案例,随机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后续护理指导存在差异,因此随机分组后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健康教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护理效果分析.结果:以满意率参数为衡量指标,数据分析后可知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甲组的住院时间15.5±0.5d,乙组的住院时间8.39±0.5d,乙组的住院时间少于甲组.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方式,效果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熊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角膜异物伤患者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角膜异物健康宣教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相关疾病认知度及就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750例角膜异物伤病患,根据健康宣教情况将其划分为对照、研究两组,对照组361例,研究组389例.研究组予以角膜异物伤相关健康宣教,对照组不予角膜异物伤相关健康宣教.回访两组患者健康宣教前、后对角膜异物疾病的认知及就诊依从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角膜异物疾病的认知方面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对角膜异物的就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推行角膜异物健康宣教,可大明确提高患者对角膜异物的相关认知程度,增加就诊依从性,提倡推广.

    作者:梁毅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症状转归分析

    目的:分析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症状转归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调查对象,在任意编号的方式下纳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39).参照组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实验组应用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参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2.05%,实验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44%,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急性脑血栓的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者的症状转归,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

    作者:李晓强;吴力娟;许英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妇科炎症治疗与预防研究

    本文梳理了妇科炎症治疗的相关研究成果,侧重从思想领域、愈后干预治疗的重要作用以及妇科疾病发病率治愈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在确保患者康复的同时,注重良好心态的培养、术后治愈的干预以及分类治疗效果,对于预防和提高妇科炎症治愈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素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在ICU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ICU患者274例,将按照分为研究组(镇静技术化管理,233例)、对照组(常规的护理管理,41例),对患者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1月后生存状况以及谵妄发生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研究组应用效果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能够改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彭晓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美托洛尔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普罗帕酮在小儿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112例医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药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普罗帕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普罗帕酮在小儿心律失常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顺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率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35例AMI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研究两组,对照组17例,研究组18例.前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急救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病患的抢救效率.结果 经统计分析,两组分诊时间、急诊科滞留时间和急救总时间分别为(1.1±0.3,2.7±0.6)min、(7.9±2.1,23.3±2.8)min、36.9±3.9,64.9±4.8)min,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将急救护理路径合理运用于AMI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提倡推广.

    作者:赵少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析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手术治疗的优质护理

    目的:对于患有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病人施行手术治疗的优质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择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在石阡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0例.再根据病人罹患的不同病症种类,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另一组是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中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中常规护理,对比治疗和护理前后效果,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有利影响,值得采用.

    作者:徐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氟保护剂对小儿龋齿的预防保健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氟保护剂对小儿龋齿的预防保健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龋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氟保护剂防护,实验组采用假氟化防护,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龋齿发生率(5.00%)低于参照组(27.50%),再矿化发生率(10.00%)低于参照组(30.00%),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参照组(35.00%),组间数据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氟保护剂用于小儿龋齿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心肌梗死临床护理方法

    目的 研究探讨适合心肌梗死治疗以及并发症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医院一年中(2016年8月—2017年10月)随机抽取58例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密切关注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进行精心的综合护理.结果 经过全力抢救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其中53例(91.4%)心肌梗死患者好转并成功出院,5例(8.6%)心机梗死患者死亡.结论 对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的护士干预的临床护理,不仅仅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还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探讨眶壁骨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本文主要是针对眶壁骨折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与研究,旨在为更多的医学工作者提供更为具有代表性的护理措施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过手术修补骨折窗口的患者18人,患者均是出现了眼眶骨折的症状,且都是在2008年12月到2015年5月进行的治疗,对患者主要是运用了综合的护理措施,从术前、术中和术后都对患者采取了精心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患者的恢复状况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我们对患者采用精心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均已全部康复出院,且对护理过程中都有较为高的满意程度.结论:对患有眶壁骨折的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强治疗的有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使患者有较高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界所推广.

    作者:赵娟;徐晓雅;崔小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某院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曹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血栓弹力图在住院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血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血栓弹力图(TEG)在住院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住院重症患者54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凝血检测,观察组患者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合理用血情况.结果:比较后发现,观察组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指标对比显示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合理用血情况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住院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血中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能有效的减少凝血时间,提高用血的合理性,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1例儿童重症肺炎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

    儿童重症肺炎主要由创伤、感染等引发,患者全身的炎症反应通常集中在肺部,晚期一般会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症状.体外膜肺氧合(即ECMO)技术,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的支持方式,是抢救病情严重患者生命的新型技术,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本院收治的1例重症肺炎ARDS患儿实施ECMO治疗中的护理情况作出分析,为临床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护理提供了必要的指导.

    作者:孟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74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37)和对照组(n=37)共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1.9%,远高于对照组的72.9%,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4.6%,远高于对照组的78.4%,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肢体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金明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