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京辉
目的:总结图像引导放射治技术(IGRT)对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精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5例腹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均应用Synergy IGRT加速器治疗,并由锥形束CT评价左右(x)、前后(z)、头脚(y)各方向线性摆位误差,与分别由x、z、y轴旋转形成的u、v、w旋转摆位误差,评价摆位误差.结果:本组对象均接受413次锥形束CT扫描,x误差(0.14±0.06)cm,z误差(-0.02±0.11)cm,y误差(0.07±0.12)cm,u误差(0.75±0.21)°,v误差(-20±0.26)°,w误差(0.21±0.18)°,方向摆位误差依次为y>z>x.结论:在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采用IGRT可减少患者摆位误差,提升放射治疗精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依据现状作相应的距离调整,以大化提升放射治疗精度.
作者:李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儿童早教工作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儿童的健康发展能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提出父母的高质量陪伴、不要过分指责孩子、在读中学习、养中学习、玩中学习,大力培养儿童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同时要养成儿童良好的饮食、睡眠习惯,促进儿童健康茁壮成长.
作者:齐艳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近研究发现,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通过分泌型和膜结合型IFN-γ和TNF-α来选择、识别肿瘤干细胞和未分化肿瘤细胞,从而阻止肿瘤生长并诱导肿瘤微环境的重塑.当NK细胞介导的肿瘤分化被阻断时,通过IFN-γ和TNF-α的增加,肿瘤开始生长并转移.查阅NK细胞免疫治疗进展方面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付世强;任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肛肠疾病治疗期间行挂线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肛肠疾病患者83例,根据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比较组,对比较组患者行传统手术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行挂线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手术总时间等数值,评估患者疼痛感.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比较组,同时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及手术总时间短于比较组,患者疼痛感轻(p<0.05).结论 对肛肠疾病患者行挂线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疼痛感低,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作者:冯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运用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10-2018.9诊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排序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前35例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后35例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在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情况均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选择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岳志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现阶段,临床治疗肿瘤患者的方式有:(1)手术治疗、(2)化学治疗、(3)放射治疗、(4)生物治疗等四种方式.其中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患者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放射治疗中所采用的放射线不仅仅会对肿瘤细胞产生破坏,还会对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害,从而导致患者放疗后的皮肤出现程度不一的损伤.轻微的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皮肤出现红斑,同时伴随着刺痛和瘙痒以及烧灼感等症状,重度不良反应则会导致患者出现湿性的蜕皮以及口腔溃疡,此时应立即暂停放疗.而放疗后实施皮肤护理的目的则是为了使放疗的照射区域皮肤处于清洁和舒适的状态,同时减少应不良反应所造成的疼痛,预防皮肤的感染以及加快伤口的康复速度,大程度的在放疗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南立静;王力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对疾病的防治,而是转化为积极地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都有可能引发或恶化这种疾病.痤疮作为皮肤病中的一类颜损性疾病,不但给患者带来躯体的痛苦,更会对其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了解痤疮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对综合治疗痤疮、增强患者自信,提高患者满意度意义重大.
作者:左媛媛;竺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对策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本护理,干预组予康复护理对策.比较结果.结果:干预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膝骨性关节炎炎症吸收的时间、恢复关节功能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炎症评分、行走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策效果好,可改善炎症评分、行走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水平.
作者:赵丽娟;陆景华;李学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阻患者肝胆运动功能的研究及临床意义.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30例患者,有针对性的选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法(SPECT)针对所有30例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阻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检查,同时也运用这种方法,针对30名正常人进行了相对应的检查和分析.针对术后患者根据是否有无症状分成两个组别,分别是: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其中症状组有20例患者,无症状组有10例患者,针对两个组别患者所呈现出的运动功能状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比较.结果:(1)症状组患者在肝管显像时、胆总管显像时以及肠显像时,都要比正常人组出现十分显著的迟缓情况,两者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症状组和正常人组进行相对应的比较,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组在肝峰时和肝半排时,都比正常人组出现了十分明显的迟缓现象,两者之间的对比差异比较明显,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佳显像时与正常人组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从总体上来看,无症状组与正常组进行相对应的比较,在各个参数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具体的临床实践和相关的研究数据,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胆道Oddi括约肌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肝脏的排泄功能出现比较明显的异常情况,有着巨大的关联性,在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要针对这样的内在联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以找出具有可行性的治疗办法.
作者:冯超鹏;石喜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健康信念模式在变应性鼻炎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共84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2.86%,对照组治疗依从性76.19%,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16.67%,对照组复发率42.86%,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在变应性鼻炎患儿健康教育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了解,治疗依从性良好,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晓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法将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9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P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Cr、FPG、UAER、BUN各项指标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各项指标得到改善,该种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满意度.方法 选取我院136例糖尿病眼病患者,收治时间在2017年2月1日~2017年7月20日,并将糖尿病眼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眼病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95.59%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29%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分析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因素后,再实施优质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研究.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于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施行手术之后出现脑水肿相关并发症的因素和有关护理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收容诊治的60名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并将这60名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编成两个组类,一组编为存活组,另一组编为死亡组,存活组有40名患者,死亡组有20名患者,本次研究的60名患者均在手术之前和手术之后实行CT检测,对相关影响原因进行分析,探究患者在实行手术之后出现脑水肿相关并发症的因素,并讨论有关护理方法策略.结果:在本次研究的60名患者当中,有20名患者死亡,死亡率是33.33%,在存活组的40名患者当中,患者肌力恢复四级的几率是17.5%,肌力恢复三级的几率是35.0%,肌力恢复二级的几率是47.5%.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为三分到六分,存在患者形成脑疝,且相关脑血肿部位为深部,患者脑中线位移大于等于1.0,患者在施行手术之后血压不稳定,且以上所提到的六项和其组类进行对比,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脑水肿相关并发症是比较普遍的,且存在很高的病发几率,患者血压较高,氧气不足,血容量不够,体温长时间处于高热以及电解质紊乱都能够诱发脑水肿.患者在手术之前的格拉斯哥评分为三分到六分,手术之后血压不稳定,脑中线位移大于等于1.0等影响原因,都与患者脑水肿相关并发症的影响程度有关联,存在可预测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预后和生命质量.
作者:郝鑫;张军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更年期综合征针灸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就诊的46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均实施针灸治疗.结果:对比治疗前,患者治疗后Kupperman指数、E2、FSH均显著改善(P<0.05).本组探究中,更年期综合征总有效率95.65%(44/46).结论:更年期综合征针灸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李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下肢缺血性疾病经介入治疗后复发危险因素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介入治疗后下肢再次缺血及33例介入治疗后未引起复发的临床资料,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因素与其复发的关系.结果: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下肢缺血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预防下肢缺血复发,提高治愈率,控制截肢率,降低截肢高度的关键.
作者:宋丽芝;黄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针对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探究.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段在我们医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确保两个组各有100例患者.两个组的患者都切实有效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在进一步切实有效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然后有针对性的对两个组别患者所呈现出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观察组患者中有91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都特别满意,其护理满意程度达到了91%,对照组中有60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比较满意,满意程度只有3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升.而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在观察组患者中只有2名患者有风险事件出现,其风险事件发生几率为2%,对照组中有10名患者出现了风险事件,其不良风险事件发生几率为10%,可见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降低,以上的内容两者之间进行对比,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切实有效的针对普外科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所呈现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效果,使患者恢复时间提前,并大大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使投诉率得以有效降低,这样的方法值得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张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机将62例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髋关节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晋玉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高龄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高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50例,观察组5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GOS评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评分无明显差异,经过评分后,均得到一定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23%,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2.0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龄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海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治疗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的80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均于2018年3月--2018年9月入院治疗,随机将其平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分别有40例患者,研究组中采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常规组采用静脉推注呋塞米治疗.探究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在两组患者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且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血压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数据均优于常规组数据;同时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研究组中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数据均优于常规组的数据,存在可比性,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且患者的心衰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并且血压的波动变化也较小,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
作者:陈敏;孟丽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翼状胬肉患者,时间在2017年12月直至2018年8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80例翼状胬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其两组手术情况、视力和散光程度、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翼状胬肉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2.13±0.32d、不适症状持续时间3.61±1.24d、住院时间7.13±1.15d均短于对照组,结膜充血率12.5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翼状胬肉患者视力1.25±0.25°、散光程度0.41±0.0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翼状胬肉患者治愈率、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值得研究.
作者:任旭岗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