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
炎症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炎症反应贯穿了动脉粥样硬化(AS)及血栓形成的整个过程,是斑块不稳定进而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因素.而心脑血管病人缺血事件的发生常与炎症标志物的变化相一致,所以炎症标志物在心血管疾病的科研及临床实践应用广泛,意义重大.现就各种类型的炎症标志物,如髓过氧化物酶(MPO)、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为临床预防、诊断、治疗及治疗后监控寻找新的途径及理论依据.
作者:吴建榕;郑乐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通用电气公司(GE公司)研制成功可以预防褥疮的多参数传感器(2015年3月19日)GE公司已经与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vA)合作测试一个能够检测和监测褥疮的新型多参数传感器.此便携式设备有一个检测皮肤温度升高的热传感器,根据伤口周围的热量,它可以生成一个伤口感染或正在愈合的参数.可视光传感器可以提供皮肤的颜色及纹理信息,而高光谱传感器可以预估受试皮肤内部的含氧量及血红蛋白数量.3D传感器能够描绘出褥疮疮形状及体积,依此来估测溃疡的大小及性质.还有一种可以识别溃疡释放气体种类的蒸汽传感器.居于皮肤传感器之首的,是一种“态势感知传感器”,它能够监护病人位置,留意身体处于某一姿势的时间,有助于避免褥疮.
作者:刘德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从创建研究型医院的意义和内涵入手,回顾介绍河南省人民医院在研究型医院创建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从功能定位、转型、转变、创新、整合等方面对省级综合医院创建研究型医院路径和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马保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诊断质量是构成医疗质量的首要条件.本文从研究型医院临床诊断质量与质量保障的内涵与意义角度,探讨研究型医院质量诊断的保障特点.论述了研究型医院临床诊断质量的内涵、特征以及对提高医疗质量的意义.
作者:张士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通过对加拿大研究型医院排名系统及研究型大学排名方法的介绍,本文提出了建立中国研究型医院评价体系的原则及框架.
作者:高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年,全球细胞免疫与基因等生物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迫使一些先知先觉的企业开始认真审视新技术对未来医学及相关产业所构成的影响,这一点,从来自国际医药产业中的暗流涌动即可见其一斑.2014年5月,诺华公司宣布将以14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葛兰素史克旗下肿瘤学产品业务,并且表示,可视其在黑素瘤试验治疗效果方面的表现而决定是否另行追加15亿美元的投入.此后,较早即看好生物医疗前景的罗氏公司也不甘寂寞,迅速出手收购Ariosa诊断公司,清晰显露了意欲进军非侵入性产前生物诊断市场的布局意图.实际上,安进公司、juno公司、Kite公司等医药巨头,也对CAR-T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等生物技术颇感兴趣.在业内人士看来,医药巨头布局并购忙,不差钱的VC针对生物领域屡有出手,似乎成了过往一年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的一道产业风景.
作者:马向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创建研究型医院就是要对医院发展的功能定位、形势任务、目标思路、顶层设计等事关方向、长远和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形成符合实际、体现规律、切实可行的战略判断、战略决策、战略规划和战略举措.本文通过探讨创建研究型医院的战略转型,明确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医院要实现临床诊疗模式、学科建设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转变,形成“研究型”的医院发展建设模式.
作者:秦银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介绍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移植医学研究型学科的经验和医疗、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成就.探讨了移植医学研究型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即:创新人才、创新技术、项目成果、创新基地.提出要以具有高水平的临床诊治能力、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和高素质的人才梯队,能够在国内同类学科领域有一席之地和学术话语权为前景目标.
作者:石炳毅;于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转化医学研究实践模式主要有5种,其内容已经超越科学及医学的传统概念,只有树立以临床应用为本的观念,才是该领域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德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研究型医院理论解读1-7讲目录1 研究型医院理论概览2 研究型医院战略3 研究型医院的组织与领导4 研究型医院的医疗模式5 研究型医院的科研6 研究型医院的学科建设7 研究型医院的人才培养战略是指组织在竞争中采用的“计谋”,是为了达到组织的预期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战略是医院经营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对医院经营管理活动和各项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对于领导层来说“战略决定成败”,对于执行层来说“细节决定成败”.战略不正确,细节再完美,也无力回天.医院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研究型医院战略就是研究型医院发展模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推动转化科学发展4大任务,已逐渐被世界各国认可,可作为我国发展转化医学模式参考.转化医学研究中主要存在7种障碍影响其快速转化和新产品开发,可通过从证据到实践的“被动扩散”模型、临床医生循证实践等应对方法解决.
作者:刘德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转化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已纳入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本文拟通过情报文献的系统检索和综述研究,从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角度,对转化医学的概念渊源做深入的分析探讨.
作者:刘德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从业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及其岗位间差异.方法:在五个维度下对65所三级甲等医院员工进行了全样本调查,并分析不同岗位间满意度差异.结果:五个维度中“沟通协作”满意度相对较高, “激励回报”满意度相对较低,不同岗位医院员工间的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别.结论:深化医改(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需结合实际,探索反映医务工作者心声、实实在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的激励机制,为医疗卫生的长期发展提供动力,进而更好地服务大众.
作者:李晋磊;万秦;李蕾;桑培孝;刘远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研究型医院深刻反映了医学科学进步的新趋势,充分体现了医院质量建设的客观要求,是现代医院管理理论建设中的重大创新,也是引领现代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前进方向.本文介绍了研究型医院理论,探讨了发展的来源.
作者:王发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创新研究越深入越复杂化,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亦越来越大.为顺应新形势下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促进基础和临床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转化医学应运而生.转化医学致力于弥补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建立起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实际问题之间的有效联系,使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距离迅速缩短.转化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再将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以提高总体医疗水平,终使患者受益.近年来在国际上发展迅猛,中国的转化医学研究目前尚属起步阶段.
作者:张华;詹启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2015年3月14日,“第十届细胞治疗研讨会”在京召开,“第四届于细胞转化医学研讨会”暨“第二届亚洲医药创新性技术及产业论坛”同时举行.会议期间,海内外300余位医学界专家、学者就“全面推进细胞治疗转化研究与应用”会议主题展开热烈交流,以期促进国内细胞治疗产业发展规范化建设,增进产学研合作,建立国际高水平细胞治疗交流平台.
作者:马向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受试者风险等级评估是临床研究中伦理审查核心,也是AAHRPP认证访谈关键问题之一.治疗风险和研究风险相对独立.随机、双盲、安慰剂空白对照等常带来潜在风险.受试者风险种类:身体损害、心理危害、法律风险和经济危害.当研究受试者风险高于小风险时,应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等级保障受试者权益,特别是弱势群体.受试者风险小化包括研究方案合理性、利益冲突预防、保障措施等.借鉴伤残等级鉴定标准评价受试者风险高、中、低等级.
作者:王瑾;范贞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