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网络支持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文芸

关键词:网络干预, 肝硬化,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网络支持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且出院的肝硬化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肝硬化患者常规随访同时给予网络支持干预,对照组接受肝硬化患者常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进行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 网络支持干预可以增强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5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为其提供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和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 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对其肺功能进行显著改善,让其生活质量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我院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我院呼吸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后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病情、抗菌药物使用途径及种类、使用频度、是否联合使用等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结果 113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8.98%;病原微生物送检率97.35%,抗菌药物总使用强度为108.48.联合用药14.16%;其中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为51.97%;常用抗菌药物种类比例为呼吸喹诺酮类(33.15%)、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32.36%)、头孢菌素类(26.42%),其中使用频度高的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舒巴坦.结论 我院呼吸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规范,基本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但是仍存在少量不规范问题,需予以改进,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作者:孔令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5.7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5.71%,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治疗的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胃癌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胃癌的患者按照奇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手段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和下床活动时间,进行对比,可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7.50%)明显少于对照组(20.00%),观察组的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患有胃癌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了明显的降低,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予玲;郑文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肺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肺癌患者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ICU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癌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能够增强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手术恢复时间.

    作者:胡楠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PICC泵入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经PICC泵入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择本科室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间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研究,据患者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n=30,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30,护理干预),分析总结两种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 经PICC泵入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康惠尔透明贴在肿瘤患者预防静脉炎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康惠尔透明贴预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营养支持或化疗药物输注引起的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营养支持或化疗药物输注的肿瘤患者12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科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营养支持或化疗药物输注的肿瘤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以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采用康惠尔透明贴固定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静脉炎4例,发生率为3.3%,对照组发生静脉炎15例,发生率为1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惠尔透明贴可有效预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营养支持或化疗药物输注引起的静脉炎.

    作者:陶琼;鲁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因组不稳定性在散发性结肠癌中的研究现状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中80%以上为散发性结肠癌.散发性结肠癌是一种异性疾病,主要包括三条基因组不稳定性途径:染色体不稳定性(CIN)、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深入探讨散发性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途径,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潘理会;李育庄;李春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比较经阴道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诊断内膜息肉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诊断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6例,均进行阴道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检出率分别为95.65%、94.38%,均高于二维超声的84.78%、6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董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浅谈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术(ENBD)的护理

    目的 分析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术后(ENBD)患者的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1例ERCP术后ENB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胆道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用于ERCP术后ENBD患者,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唐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磺胺嘧啶银水胶体油纱敷料联合泡沫敷料用于拔甲术后伤口换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优质拔甲术后护理下的磺胺嘧啶银水胶体油纱敷料联合泡沫敷料换药分析,设置成对照比对试验,比较磺胺嘧啶银水胶体油纱敷料联合泡沫敷料换药的疗效问题.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进行进行拔甲术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这160例进行拔甲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对照,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的患者试行拔甲术后的常规消毒换药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拔甲术后的伤口处采用磺胺嘧啶银水胶体油纱敷料联合泡沫敷料换药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凡士林消毒法.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拔甲术后前两次伤口创面换药护理后的出血量、疼痛程度等的情况.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拔甲术后伤口前两次换药后的出血量和疼痛程度,可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拔甲术后创口的前两次换药恢复情况明显不如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进行拔甲术后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采用磺胺嘧啶银水胶体油纱敷料联合泡沫敷料换药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创口恢复,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了明显的降低,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杨靖;秦晓燕;李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呼吸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呼吸科老年患者的应用与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呼吸科老年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9.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3.33%),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科老年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高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并研究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n=30)给予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n=30)给予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方法,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清洁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也明显比对照组的20.00%要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郁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1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对症治疗及临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健康信念、自我效能、疾病认知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率为96.55%,健康信念率为94.83%,自我效能率为91.38%,疾病认知率为96.55%,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当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措施,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保健能力,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程义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综合性优质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对综合性优质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影响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比,为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3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共80例,时患者进行随机性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0例,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而研究组患者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肝功能以及生存质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其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对比效果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对患者采取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有效改善,且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陈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妇产科随机选取90名初产妇,将这些初产妇随机分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名初产妇.对照组的初产妇采取母婴同室护理的传统方式,而母婴床旁护理则被应用于实验组的初产妇,对两组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后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的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要强于对照组,对照组初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也低于实验组的初产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产妇采取母婴床旁护理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后的恢复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琳琳;刘茉莉;丁玲;刘玉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心血管疾病诱因与心内科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诱导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观察分析在治疗该病过程中实施优质心内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66例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被我院接收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法将所有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将应用以往常规心内科护理模式的作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模式上增加优质护理方法的作为观察组,后比较分析两组所达到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分析诱导心血管疾病产生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优质的临床护理模式后,观察组中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96.4%、护理满意程度达到98,8%,均远远高于对照组达到的治疗效果和满意程度即分别为78.3%、84.3%,结果 得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可知,可诱导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病发的相关因素主要包含自身情绪的变化、外部环境相关气候的变化以及自身运动情况的突变等,对患者展开优质的心内科护理以及实施合理的预防措施,不仅可有效减小其疾病的复发的可能性,还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同时让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所缩短,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辛会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免疫调节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免疫调节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莱院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根据不同的临床分期分为3组,即为研究1组,研究2组和研究3组,其中,研究1组为慢性HBV携带患者,研究2组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研究3组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每组纳入患者20例,同期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使用双抗体夹心法对四组研究对象血清中免疫调节因子(IL-4、IL-I2以及IFN-γ水平)以及血清中ALT、TBLL以及ALB浓度进行检测,分析四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免疫调节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1组、研究2组以及研究3组患者的IL-4、IL-I2以及IFN-γ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2组患者血清中ALT水平依次高于研究1组、研究3组以及参照组;研究3组患者血清中的TBLL水平明依次高于研究1组、研究2组以及参照组;参照组血清中的ALB浓度依次高于研究1组、研究2组以及研究3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免疫调节因子进行检测,血清中ALT、TBLL以及ALB浓度可反映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程度,可对患者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进行良好的预测,同时给予患者对应的治疗措施,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改善意义,值得临床深究.

    作者:邢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行下腔静脉器植入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出院时满意率进行数据记录与分析.结果 实验组在优质护理的情况下,发生肺栓塞及局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为4例,对照组发生此并发症为10例,数据对比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30d的人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温冬梅;邵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认知功能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分7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2组,33例以药物展开治疗为A组,38例于药物治疗的同时展开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为B组,对比2组症状改善情况及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后B组PANSS评分显著较A组低,P<0.05,2组治疗后WCST对比显著差异未出现,P>0.05.结论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对精神症状进行有效改善,且不会对认知功能产生明显损害.

    作者:曹桂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