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军
目的:观察分析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就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采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进行分组治疗,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按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办法进行治疗,但在护理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护理办法,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式采用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3周后对两组患者统一进行治疗效果检测。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负面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功能的改善效果也好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黄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雾化吸入配合心理护理对改善胃肠减压所致咽喉不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胃肠减压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痰热清氧气雾化吸入,并根据患者的思想动态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改善咽喉不适的有效率、满意度及自行拔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改善咽喉不适的有效率、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自行拔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雾化吸入配合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胃肠减压病人咽喉部不适的症状,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及满意度,降低自行拔管的发生率。
作者:黎振飞;周积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遵医服药基于PMT理论的认知,,为进一步制定相关措施,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服药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PMT理论为基础制作访谈提纲,分析武汉市三甲医院内分泌科10名糖尿病病人对遵医服药基于PMT理论认知情况。结果:严重性产生2个主题,易感性产生了4个主题,自我效能产生了2个主题,反应效能产生了2个主题,内部奖励产生了3个主题,外部奖励产生了了2个主题,反应代价产生了3个主题。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糖尿病患者实际服药经验历程,从动机角度出发,围绕PMT理论7大核心主题,制定相关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促使糖尿病患者遵医服药动机大化,增强糖尿病患者对遵医服药意义的认识,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服药依从性。
作者:张巧珍;王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带教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2014-2015年39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根据临床带教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本科实习护生对于各科室的教学态度评价低,业务水平评价高。对于带教老师评价中业务能力评价高,重视带教和主动教授评价较低。结论:为了保证实习质量,要保证良好的临床教学态度,加强护理本科生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养,提高临床带教老师自身的素质,使护理本科实习生接受更好的实习管理,提高实习质量。
作者:顾丹凤;李国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纳洛酮用于治疗新生儿窒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窒息新生儿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小剂量纳洛酮对患儿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大剂量纳洛酮对患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对照组组呼吸、心率、皮肤颜色、原始反射、肌张力恢复时间分别为(9.45±3.56)min、(7.38±2.24)min、(8.28±2.53)min、(72.15±39.14)min、(98.46±72.15)min,观察组分别为(4.15±3.44) min、(2.64±1.82)min、(3.76±1.31)min、(40.13±36.14)min、(62.14±48.72)min(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效果要优于小剂量,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熊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同伴辅导辅助教学方法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盲点,为了验证同伴辅导辅助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技能教学中是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通过简单的介绍同伴辅导的含义,对同伴辅导辅助教学方法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实验,得出同伴辅导辅助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技能教学中有很多优势,达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成绩,增强了学生的沟通合作技能,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技能,增强了教学信心。
作者:魏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动态了解自己的医疗费用,减少护患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发放一日清单的效果。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由87%上升到98%,增加了收费的透明度,减少了患者欠费的漏洞,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一日清单的实施,体现了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增加了收费的透明度,有效地遏止了收费计价中的不规范行为,但该项工作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也浪费了大量的纸资源。
作者:赵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调查分析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营养及运动健康教育需求,为其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文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健康体检中心于2013年2月-2016年5月筛选出来的626例糖尿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需求分析。结果:病人的营养健康教育需求首先是了解饮食疗法的意义,病人的运动健康教育需求首先是了解运动疗法的意义。结论:不同疾病阶段的病人应该具有针对性地给予教育管理服务,使患者了解饮食疗法的意义和运动疗法的意义,都可有效满足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提高治疗针对性。
作者:杨亮亮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接诊2型糖尿病共计76例,经数字法随机分两组。给予38例常规护理,设对照组。给予余38例全面护理,设实验组。对比两组。结果:两组中实验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相比更高,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效果显著,应予以重视。
作者:赵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与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测53例普通黄疸及35例HIE合并黄疸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比分析HIE与普通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并对HIE分度与胆红素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IE较普通新生儿更易发生黄疸(83.33%),尤以病理性黄疸发生率高(χ2=8.239,P 0.01);HIE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高于对照组(P 0.01);HIE组黄疸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P 0.01);HIE分度与总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黄疸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s=0.721,0.803,0.762;均P<0.05);HIE组患儿经综合治疗1~2.5周,肉眼观察皮肤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下降。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HIE密切相关,加强HIE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观察,尽早行综合治疗,有助于尽快而有效地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作者:梅春蕾;刘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及护理措施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我院住院剖宫产术后腹胀的78例产妇,进行术后腹胀原因探讨及护理效果总结。结果:剖宫产妇产术后腹胀原因因素为术前术后饮食不当、术后活动量较少、术中麻醉药物的影响及手术持续时间延长等。讨论:通过协助翻身、按摩、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加强饮食管理、促进麻醉药物排泄、提高操作技能等处理后,腹部胀气状况得到减轻以致消除。做好剖宫产术后宣教工作及采取有效护理,既能减少剖宫产术后腹胀发生,又能减少产妇腹胀带来的痛苦,有利于剖宫产术后恢复,保障母亲及婴儿安全。
作者:陆凤英;黄婧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肺胀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肺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中成药敛肺颗粒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使用敛肺颗粒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肺胀疗效确切,可显著缩短肺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选择及推广。
作者:于会;孙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手术是广泛用于外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手术为有创性治疗措施,手术过程中会出现组织损伤、出血、疼痛,术后可能会导致机体某项功能丧失或出现并发症,以及由此而带来经济损失、社会角色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变,因此对每个患者而言,手术都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它通过心理上的疑惧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并由此对术后的康复产生影响,甚至决定手术的成败。因此,只有了解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问题,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及护理,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郭玉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重视细节管理对提高胃肠外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肠胃外科2015年1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重视细节管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护理中实施重视细节管理服务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旨在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易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脑动脉夹层主要指颈内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夹层,其中颅外段,即颈部动脉,是夹层主要发生部位,是脑动脉夹层研究的主要内容。颈部动脉夹层发病率为216/10万,其中颈内动脉颅外段为117/10万~3/10万,椎动脉颅外段约为197/10万。脑动脉夹层占青年人缺血性卒中的10%~25%,是青年人缺血性卒中仅次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二位病因[1],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颈动脉夹层患者的诊治进行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
作者:雷明;王万铭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常规冲洗与脉冲冲洗在治疗GUSTILO-III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时的效果差异。方法:2013年1月-2015年5月本科收治的GUSTILO-III型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患者49例,23例采用常规冲洗,26例采用脉冲冲洗,对于受伤至冲洗的时间差、冲洗时间、冲洗量、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情况、感染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冲洗前后的创面组织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两种冲洗方法在冲洗时间、冲洗量、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及感染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与受伤至冲洗的时间差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常规冲洗与脉冲冲洗在治疗GUSTILO-III型胫骨开放性骨折均效果良好,而且两种方法效果无差异。
作者:王春书;谢凌寒;王飞;周强;蒋继亮;汪剑龄;陈约东;杨俊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调查我院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布情况,改进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5年1-12月的门急诊处方16100张,采用回顾性分析,对不合理用药处方类型、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1-12月的处方不合格率为1.42%,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为不规范处方(22.39%)和不适宜处方(75.62%),超常处方(1.99%)。不合理原因主要是诊断不明确或书写不规范,修改未签名、用药不适宜、用药与诊断不符、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我院门急诊处方用药存在一系列不合理现象,可通过对医务人员定期合理用药培训,借助信息系统设置预警改进处方质量。
作者:谭婕;李根;王玉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患者化疗期间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肿瘤内科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肿瘤化疗行PICC置管患者168例,对PICC置管后的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68例患者中发生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有21例,堵管发生率12.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疾病分期(OR=2.345)、PICC导入长度(OR=3.137)、导管维护不及时(OR=2.075)、激烈活动(OR=1.274)是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肿瘤患者发生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血栓形成率。
作者:杨妮娜;林金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其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40例)施予综合性康复护理,对照组(40例)施予常规性护理,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后,观察组 MMSE 评分、ADL 改善程度明显较对照组优越,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可使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有效改善,进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作者:公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病人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宫颈癌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与观察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对照组采取随机口头与书面健康教育资料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则通过责任护士在对患者心理、文化程度情况收集的基础上,对其健康做出全方位评估,并采取一对一宣讲、书面指导等方式开展健康护理。并对患者讲解照射野皮肤护理、阴道冲洗等放化疗反应预防等各方面知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放化疗时,其发生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在放化疗时,产生的副反应明显降低,并对健康教育质量知晓率做到明显提升,从而有利于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开展。
作者:韦文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