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曙军;刘凤娥;陈迎祯;金慧涵;唐伟
孕妇,28岁.孕1产0,孕39周.产前超声检查显示:胎位LOA,双顶径9.0 cm,脑中线居中,侧脑室不宽,上唇连续,鼻可见,双眼及其内的晶状体可见,右眼下方可探及一大小约1.5 cm×1.4 cm无回声区,与右眼眶相通(图1).脊柱排列整齐,胎心胎动存在,胎心率:135次/min,胸腹腔未见明显异常,股骨长6.7 cm,胎盘位于后壁,Ⅱ级,羊水指数:16.4 cm,超声提示:(1)宫内孕单活胎;(2)胎儿右眼下方无回声区(考虑囊肿).1周后自然分娩一男婴,外观正常,即行MRI检查,诊断:鼻泪管囊肿.
作者:王文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患者男,73岁.15年(1995年)前查体时B超发现肝左叶囊肿,随后每年复查B超肝囊肿逐渐增大,但大小变化均在5 mm内.2007年该患者超声检查显示:肝左内叶探及大小约3.2 cm×3.7 cm×3.9 cm囊性无回声区,囊壁较薄,内可见明显细分隔,后壁及后方肝组织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囊壁及囊内分隔均未见血流信号.2009年6月该患者再次行B超检查显示:肝左内叶胆囊旁探及大小约5.6 cm×3.7 cm×5.5 cm囊性无回声区,囊壁增厚,囊内可见粗分隔,CDFI示:囊壁及囊内分隔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提示:肝囊性占位,建议定期复查.患者自诉无不适感觉,对比2008年B超结果肝囊肿增大1 cm左右.
作者:彭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和二维应变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及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对一个HCM家系进行研究,根据超声结果将家族成员分为HCM组和对照组.常规超声检测左室壁厚度、左房容积、左室舒张及收缩末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间隔侧收缩期速度(S′)、舒张早期速度(E′),计算E/E′和左室整体功能指数( GFI).二维应变测定左室长轴收缩应变(GSL)和应变率(GSrL),以及左室轴向收缩应变(GSC)和应变率(GSrC).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此家族HCM患者左室壁肥厚以后壁、侧壁和下壁为主;左房容积明显扩大(P=0.013);左室大小及LVEF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HCM组S′及E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E′及GFI高于对照组(P<0.05).HCM组GSL、GSrL及GSC、GSr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组织多普勒及二维应变能够敏感发现HCM患者的左室功能早期受损,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爱莉;杨鹏;王勇;于长安;廖文强;柯元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有簇状钙化点与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方法 收集术前行超声检查乳腺癌患者108例,术后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c-erbB-2表达情况.将超声表现分为有、无簇状钙化点组,并分别与c-erbB-2表达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108例乳腺癌患者中,有簇状钙化点组c-erbB-2阳性率为51.22% (21/41),高于无簇状钙化点组为34.33% (2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12,P=0.028).结论 乳腺癌声像图簇状钙化点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c-erbB-2的表达状况.
作者:徐易;刘莹;杨先;郭存丽;白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孕妇,25岁.孕24周,孕1产0.行胎儿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宫内单胎,双顶径58 mm,股骨径40 mm,胎盘位于后壁,功能0级.脊柱整齐连续,胎心搏动正常,内脏未探及异常.羊水量适中.左侧前臂仅见1根弯曲长骨并较对侧短小,左侧前臂长骨长约25 mm,右侧前臂长约33 mm.胎儿双手手腕极度向内侧屈曲不能伸直(图1).余处未见异常.超声提示:(1)官内单活胎,中孕;(2)左上肢发育异常(3)畸形手(双手手腕异常弯曲).1周后经引产证实.
作者:徐潭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患者女,25岁.孕1产0,孕23+5周.常规超声检查:双顶径5.2 cm,股骨长3.1 cm,头围19.0cm,腹围17.5 cm,胎盘前壁,Ⅰ级.胎心率140次/min.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右心室壁可见0.95cm×0.60 cm实性肿块突入右心室内,肿块呈高回声,与正常心肌分界清晰,右室流入道受阻(图1).超声诊断:(1)中期妊娠;(2)胎儿心脏肿物.后引产病理诊断为横纹肌瘤.
作者:张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后复发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行再次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NNEDV复发患者共42例,采用第2、3次聚焦超声进行治疗,定期随访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6个月时,共治愈19例(鳞状上皮增生型15例,硬化性苔癣型4例),治愈率为45.2% (19/42);总有效率为88.1% (37/42);5例第3次治疗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内,有3例患者瘙痒症状、体征完全恢复正常,2例患者自觉瘙痒症状明显减轻,但病损区仅缩小或转为肉红色,无1例因治疗形成瘢痕.结论 再次聚焦超声用于治疗复发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仍安全有效.
作者:周静;邓新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在吸入伊洛前列素急性血管反应试验中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这一无创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确诊肺动脉高压患者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25~75岁,平均(50±14)岁,其中40例行右心导管检查,3例漂浮导管失败改为超声心动图监测.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包括:三尖瓣反流压差、肺动脉瓣舒张期大反流压差、肺动脉瓣舒张末期反流压差、下腔静脉大内径、下腔静脉小内径,计算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舒张压(D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输出量(RCO)并与右心导管作比较.结果 吸药前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压力SPAP、DPAP及MPAP与右心导管测值之间有良好相关性(r分别为0.904、0.823及0.861,均P<0.001);2种方法测得的右心输出量之间有相关性(r=0.946,P<0.001).急性血管反应试验阳性患者7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性评价肺动脉压力的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尤其对于不能进行右心导管检查的患者,可以考虑作为替代检查,为临床医师提供诊疗依据.
作者:李一丹;吴雅峰;马展鸿;杨媛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SonoLiver CAP软件在乳腺肿瘤超声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8例乳腺肿块(恶性88例,良性70例)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SonoLiver CAP定量软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以病灶与周围乳腺组织的增强水平差值为参数进行动态血管模型(dynamic vascular patterns,DVP)参数成像,比较乳腺良、恶性肿瘤各参数及DVP参数图有无差异.结果 乳腺恶性肿瘤相对峰值强度(Imax)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0.05),恶性肿瘤的相对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快于良性肿瘤,相对平均渡越时间(mTT)慢于良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动态血管模型(DVP)参数图有显著性差异,76例(86.4%)恶性肿瘤表现为病灶内大部分呈紊乱不规则团块状或分散的斑片状红色/黄色填充;58例(82.9%)良性肿瘤表现为病灶内大部分呈较单一的蓝色/绿色填充.结论 SonoLiver CAP造影分析软件获得的定量参数和构建的DVP参数图可为乳腺肿瘤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张渊;江泉;张云霄;陈剑;顾晓鸣;徐智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对黄疸婴儿进行检查,评价其对胆道闭锁(BA)患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43例黄疸患儿空腹4h后进行常规腹部超声和高频超声检查,记录每例患儿的肝脏、胆囊、胆管、肝右动脉、门静脉及TC (triangular cord)征的情况等,并初步诊断是否为胆道闭锁.同时收集患儿的各项化验结果,MRI、CT等影像资料,手术所见和肝穿组织学及术后病理报告.结果 以肝穿组织学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高频超声正确诊断18例BA中的17例,并且25例非BA均未被误诊.TC征阳性,肝右动脉增宽,胆囊异常(无胆囊、胆囊壁异常或(和)形态异常)三者对诊断胆道闭锁具都有很高的价值.以TC征阳性诊断B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9%、100%、95.3%;如以肝右动脉内径>0.16 cm为诊断BA的理想截断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4%、84%、88.4%;以胆囊异常诊断B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4%、100%、97.7%.综合考虑以上三者,诊断B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4%、100%、97.7%.结论 高频超声通过清晰地显示肝门部的形态结构,显著提高超声对婴儿胆道闭锁诊断的准确性,其准确率为97.7% (42/43).
作者:蒋丽萍;陈云超;刘娜香;黄道中;李开艳;张青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筛选甲状腺微小癌的独立恶性征象,评价灰阶超声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45个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性结节73个,微小癌72个)的灰阶超声表现,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诊断指标,建立Logistic模型,并进一步评价其预报能力.结果 后进入Logistic模型的5个特征分别为:钙化类型、回声水平、周边声晕、内部回声和结节形态.Logistic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如果以预报概率P=0.5作为阈值,则预测准确率高达86.2%.结论 微小钙化、极低回声、不规则声晕、实性、形态不规整是甲状腺微小癌的独立特征指标.灰阶超声特征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助于甲状腺微小癌的鉴别诊断.
作者:张一休;李建初;欧阳云淑;孟华;张波;戴晴;姜玉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量化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分析其在HCC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73例HCC超声造影结果进行时间-强度量化分析;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量化分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MVD)以及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量化分析判断HCC预后的作用.结果 37例HCC组织中VEGF呈阳性表达(50.7%).MVD与VEGF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VEGF阳性表达组中增强时间、消退时间及曲线下面积与阴性表达组间有显著性意义(P<0.05).超声造影时间-强度分析参数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汇管区癌栓组超声造影增强时间与汇管区无癌栓组间有显著性意义(P<0.05).肿瘤大小、VEGF阳性表达、汇管区癌栓与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有关.结论 超声造影可帮助临床明确病变性质,时间-强度量化分析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
作者:杨一林;段云友;杨瑞静;刘禧;刘杰;晁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弹性特征量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76例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分为F0~F4期,同时进行RTE检查,获取弹性特征量:包括应变均值(MEAN)、标准偏差(SD)、蓝色领域% (AREA)、复杂度(COMP)、峰度(KURT)、偏度(SKEW)、对比度(CONT)、均等性(ENT)及杂乱度(IDM).结果 F0/F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F1/F2,F1/F3,F1/F4,F2/F3或F3/F4比较,部分弹性特征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RTE弹性特征量可能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可望成为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杨红;何云;彭涛;李智贤;廖新红;叶新平;蒋长秀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患者男,50岁.发现阴囊内肿物来院就诊.体检:左侧阴囊内可触及一质硬肿物,约蛋黄大小,局部皮肤无红肿,皮温无异常,无触痛压痛,无发热及盗汗.超声表现(图1):右侧睾丸大小3.8 mm×1.8 mm,左侧睾丸大小4.1 cm×1.8 cm,左侧睾丸上极少见大小2.3 cm×1.4 cm椭圆形低回声团块,质硬,低回声团块内部呈中等亮度的细小点状回声,均匀分布,颇像正常睾丸回声,境界欠清晰,无包膜回声带,其周边另见几个类似低回声团块,CDFI:低回声团块内见丰富血流信号,呈动脉频谱,RI0.49.超声提示:左侧睾丸内实性占位,血流丰富.
作者:朴艺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正常睾丸组织的超声弹性成像声像图特点及双侧睾丸组织、睾丸与附睾头应变率的差异.方法 对50例健康受检者行睾丸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睾丸及周边组织超声弹性成像声像图特点,对比观察双侧睾丸应变率差异及睾丸与同侧附睾应变率差异.结果 正常睾丸超声弹性成像声像图睾丸实质中心区域以绿色为主,睾丸实质边缘区域以蓝色为主,实质周边见红色周边带;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应变率比值约为6.73±1.27,中心区域与周边带的应变率比值约为0.25±0.13;双侧睾丸应变率无明显差异;睾丸与同侧附睾应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可用于反应睾丸及周边组织的硬度差异,有望为临床检测睾丸硬度提供一种安全、无创、便捷的检查方法.
作者:邱少东;陈菲;罗燕华;麦幸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经腹超声表现.方法 应用亚洲标准诊断AIP 16例,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的经腹超声表现,对AIP的超声表现进行分型.结果 依据病变累及胰腺的范围将AIP的超声表现分为3种类型:弥漫型、节段型及局灶型,16例患者中8例表现为弥漫型(2例治疗前表现为弥漫型,治疗后1例表现为节段型,1例表现为局灶型),6例表现为节段型(包括治疗前表现为弥漫型的1例),4例表现为局灶型(包括治疗前表现为弥漫型的1例),6例回声较均匀,13例被膜增粗、增强、不光滑,3例病变内出现结节样改变,16例均无钙化,仅3例出现囊性变.结论 AIP的超声表现分为弥漫型、节段型及局灶型3种,经腹超声对其与胰腺肿瘤、普通胰腺炎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张云飞;欧国成;王学梅;吴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患者男,27岁.右小腿上段外侧刀伤术后1月余,现感疼痛,局部包块,大小约5.0 cm×6.0 cm而入院检查.彩色B超所见:右小腿上段外侧皮下软组织内探查,该患处组织回声增粗,欠均匀,距表皮约1.8 cm处见5.5 cm×2.2 cm的无回声区,CD-FI示:内见动静脉血流信号信息(图1).B超提示:右小腿上段外侧皮下软组织内异常回声区(动静脉瘘并外伤性血管瘤可能).后经手术证实为外伤后动静脉瘘.
作者:王敏;高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患儿女,11岁.因心脏杂音入院.体检: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心脏超声显示:可见漏斗型动脉导管开放,肺动脉侧内径12 mm,导管长13 mm;诊断:动脉导管未闭(PDA).在局麻十强化下行PDA介入封堵术,行降主动脉造影显示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可见一左向右分流,直径约14 mm呈漏斗状,置入22/20 mm PDA封堵器,再次行降主动脉造影,显示分流消失,封堵器固定良好,对主动脉、肺动脉无影响,而后释放封堵器.术后第2天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出现2/6级收缩期杂音,心脏超声显示右肺动脉内封堵器回声,急诊行移位封堵器取出及动脉导管结扎术,术中行PDA缝合,右肺动脉内可见封堵伞,血管钳将其夹出,封堵伞完整.
作者:丁桂春;王建华;刘梅;张轻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患者男,71岁.因头昏、上腹不适1月余入院,无畏寒、发热、尿黄及皮肤瘙痒,无呕血、黑便.既往有乙肝病史,具体时间不详,本次住院检查:乙肝标志物:HBsAg(+)、HBeAb(+)、HBcAb(+).肝功能:GGT 127 U/L(正常0~61 U/L)偏高,AFP 15 160.51 ng/ml(正常≤25 ng/ml)显著增高,其余值于正常范围内.肝脏彩超检查:肝右后叶见4.2cm×3.7cm和4.9 cm×4.4 cm肿块影像(图1中M1和M2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M1肿块内为不均质中偏强实质回声,M2肿块内为不均质减低实质回声,两肿块内均可探及血流信号.
作者:吴庆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腹和经阴道联合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8例剖官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经腹、经阴道和经腹经阴道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3种超声检查方法进行对比. 结果 剖官产子宫疤痕妊娠的声像图特征为妊娠物位于官腔下段前壁疤痕处,下段随孕周增大而膨大,该处子宫肌层变薄,妊娠物与肌层间界限不清,回声杂乱,经腹组15例,10例超声确诊为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67%),误诊5例(33%);经阴道组18例,14例超声确诊为剖官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78%),误诊4例(22%);联合组25例,22例超声确诊为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87%),3例误诊(13%).58例患者中54例血流丰富,录到类滋养层低阻动脉样血流频谱,4例血流不明显.结论 经腹及经阴道联合超声检查较单纯经腹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诊断符合率高.早期诊断该病并及时治疗能减少和避免发生大出血等并发症,并可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和判断.
作者:钱鹭葵;陈文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