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妙琳;钱家麒;戴慧莉;吴青伟;倪兆慧;薛松;严玉澄
动静脉内瘘形态改变是影响透析的首要原因,及早发现能改善血液透析,同时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我们采用CT血管重建评估动静脉内瘘形态,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蒋欣欣;叶有新;冯剑;胡卫民;陆明晰;沈洲姬;熊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导致婴幼儿尿路结石并发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文献报道不多.本研究对21例小儿三聚氰胺尿路结石并发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文建国;季泽娟;邢璐;王焱;车英玉;刘福云;刘章锁;张国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12-脂氧化酶(12-LO)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球内p27Ki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有或无p38 MAPK(p38)抑制剂(SB203580,1 μmol/L)的条件下,用12-LO作用产物12羟二十烷四烯酸[12(S)-HETE,10-7mmol/L]刺激系膜细胞24 h.雄性SD大鼠分为普通饮食对照组、普通饮食+12-LO抑制剂(CDC,8 mg/kg,3次/周,皮下注射)处理组、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菌素(STZ,35 mg/kg,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组、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STZ诱导2型糖尿病+CDC处理组,连续皮下注射CDC 1个月.野生型和12-LO基因敲除C57BL/6小鼠随机分成野生型对照组、12-LO基因敲除组、野生型STZ(200 mg/kg,腹腔注射)诱导1型糖尿病组、12-LO基因敲除STZ诱导1型糖尿病组,饲养16周.实验结束后收集尿、血液、提取肾脏,用系列过筛方法 分离肾小球.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p38活性和p27Kip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抑制p38活性可有效阻断12(S)-HETE诱导的系膜细胞内p27Kip1的表达(P<0.01).CDC可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球体积增大,降低尿白蛋白量(24 h),阻止肾小球内p38活性和p27Kip1蛋白表达增加,与CDC未处理2型糖尿病大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野生型糖尿病小鼠比较,12-LO基因敲除糖尿病小鼠p38活性、p27Kip1蛋白表达及细胞外基质积聚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12-LO可通过p38通路上调糖尿病肾小球内p27Kip1的表达.
作者:许钟镐;贾冶;崔英春;吴曼;马福哲;许圣淳;郭桥艳;苗里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Numb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不同浓度TGF-β1(0、1、5、10、15、20 μg/L)作用48 h与TGF-β1 10 μg/L作用不同时间(0、24、48、72 h)后,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NRK52E细胞内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Numb的表达.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Numb表达,Western印迹观察改变Numb水平对E-cadherin、α-SMA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TGF-β1以剂量及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NRK52E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α-SMA蛋白表达增高.Numb蛋白的表达随TGF-β1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在5、10、15和20 μg/L时分别为0 μg/L时的1.33倍(P=0.024)、1.39倍(P=0.035)、1.45倍(P=0.025)和1.51倍(P=0.000).而Numb蛋白和mRNA的表达亦随TGF-β1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作用24 h、48 h、72 h,Numb蛋白分别为0 h的1.48倍(P=0.046)、1.54倍(P=0.011)、1.79倍(P=0.028),Numb mRNA分别为0 h的1.56倍(P=0.012)、1.82倍(P=0.008)、1.82倍(P=0.002);同时Numb的分布也发生了改变,大量聚集在胞质中.下调Numb表达可以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α-SMA表达上调(为Numb表达正常时的18.1%,P=0.004)、E-cadherin表达下调(为Numb表达正常时的2.19倍,P=0.004).结论 Numb可以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转分化.
作者:刘伟;朱风新;聂静;范瑾瑾;邱芳华;陈文芳;黄锋先;余学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肾小管性酸中毒(RTA)为肾脏酸化功能障碍引起的以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可因远端肾小管泌H+障碍所致,也可因近端肾小管对HCO3-重吸收障碍所致,或者两者皆有[1].1935年Lightwood[2]首先描述了1例儿童RTA病例.1945年Bain报道了首例成人病例.1958年董德长等川在国内首次报道RTA.
作者:王琼;陈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syndecan-4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CM)分泌的影响,并探讨syndecan-4-蛋白激酶Cα(PKCα)途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荧光方法 观察syndecan-4在HMC上的表达.筛选有效的syndecan-4-siRNA转染HMC,噻唑蓝(MTY)比色法检测HMC在bFGF不同作用时间下的增殖差异;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Ⅰ、Ⅳ型胶原和纤连蛋白(FN)含量;荧光定量PCR观察syndecan-4和PKCα含量的变化.结果 syndecan-4蛋白在HMC有表达.bFGF可促进HMC的增殖及FN、Ⅳ型胶原的分泌,使得每百万看家基因中PKCα拷贝数明显增加.转染syndecan-4-siRNA后,显著降低了HMC的增殖速度(48~60 h时点,P<0.01)、ECM分泌(FN:24 h时点,P<0.01,48~96 h,P<0.05;Ⅳ型胶原:72~96 h时点,P<0.05)及PKCα含量(0 h时点,P<0.05,12~48 h时点,P<0.01).结论 syndecan-4参与调控bFGF诱导HMC的增殖及ECM分泌过程.syndecan-4-PKCα途径可能在其中扮演重要作用.
作者:王德选;杨青;林瑞霞;梅长林;戴兵;刘江勤;付莉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中不同抗凝剂的特点和合理选择.方法 选取HD患者21例,分为普通肝素(UFH)组,10例,首剂3000 U,追加1000 U/h,下机前1 h停止追加;达肝素钠组,11例,达肝素钠5000 U透前30 min静脉注射.另选取伴有出血倾向的HD患者10例,作为阿加曲班组,首剂8 mg,追加6~8 mg/h,总剂量1.5μg·kg-1·min-1,下机前20min停止追加.同时选取8例健康人为对照.在上机前管路动脉端、HD 2 h管路动、静脉端及下机前管路动脉端采血.应用Sonoclot分析仪测定前玻璃珠激活的凝血时间(gbACT)、凝血速率(CR)及血小板功能(PF);酶联免疫法测定前凝血酶原片段1+2(PF1+2)及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健康对照组采血1次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全部患者上机前CR、PF1+2和PF、GMP-140均显著增高(P<0.05).(2)UFH组:与透析前比较,HD管路2 h动、静脉端及下机前的gbACT显著延长(P<0.05),CR、PF和PF1+2均显著减少(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下机前gbACT显著延长(P<0.05),CR显著减少(P<0.05).(3)达肝素钠组:与透析前比较,HD管路2 h动脉端的gbACT显著延长(P<0.05),HD管路2 h的动、静脉端的CR和PF1+2均显著减少(P<0.05),下机前CR仍减少(P<0.05),但PF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h管路动脉端gbACT延长与CR减少值大于静脉端;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下机前gbACT延长(P<0.05),但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阿加曲班组:与透析前比较,上机后的gbACT均无明显变化;管路2 h的动、静脉端的CR均显著减少(P<0.05),而以静脉端更明显;2 h管路动脉端的CR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机前的CR大于对照组(P<0.05);在监测过程中PF1+2呈上升趋势.结论 UFH具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HD过程中和结束后均有较大出血风险.达肝索钠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但HD过程中有出血风险.阿加曲班适用于有出血或出血倾向的HD患者.
作者:张莉;孙雪峰;张冬;马志芳;茅玉梅;魏日胞;陈香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们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疗效.
作者:张德琴;何莉;吴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前对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尚无有效的干预措施.我们通过近几年的临床观察,发现羟苯磺酸钙作为一种新型微血管保护剂能显著改善肾功能,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羟苯磺酸钙对慢性肾衰竭(cRF)模型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羟苯磺酸钙延缓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作者:赵霞;张玉侠;王学寅;王力芬;冯婕;王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是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肾病(DN)的标志.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随意时点的尿白蛋白/肌酐比率(uACR)作为尿向蛋白排泄异常的指标,用于DN的筛查和诊断[1].脂联素(APN)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APN起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作用[2].为进一步揭示APN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2型糖尿病患者的UACR水平进行分组,分析血清APN水平变化及其与UACR、血脂、血糖及体质量指数(BMI)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APN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左黎昀;李兴;王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肾移植受者南于急性排斥、急性肾小管坏死和尿路梗阻等特殊原因可造成移植肾急性肾功能损害(AKI),而且发生AKI的可能性远高于一般人群.移植后早期的基础肾功能对移植肾长期生存有重要的影响,所以AKI的救治成功与否成为影响移植肾长期生存率的突出问题[1].本研究总结奉中心50例术后早期发生移植肾AKI患者的疗效和人、肾长期存活率.
作者:瞿立辉;吕蓉;吴建永;王选民;张萍;陈江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酗酒导致急性胰腺炎(AP)时有报道,但伴发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者极为少见.该病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现将我院成功救治1例报道如下.女性,38岁,因饮白酒后意识不清伴恶心、呕吐1 d入院.
作者:刘随意;傅鹏;彭旭东;阳青松;赵慧;崔若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是否参与慢性肾衰竭大鼠动脉钙化形成.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健康对照组8只,实验组36只.用2%腺嘌呤250 mg·kg-1·d-1灌胃制备动脉钙化模型.von Kossa染色观察主动脉、股动脉、肾动脉和冠状动脉钙化情况.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主动脉TIMP-1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TIMP-1、骨桥蛋白(OPN)、核心结合因子α1(Cbfa-1)在主动脉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大鼠给药2周后出现明显慢性肾衰竭表现,BUN、Scr、血磷、钙磷乘积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给药6周后主动脉、股动脉、肾动脉和冠状动脉中层出现不同程度的钙化.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 显示,实验组大鼠主动脉TIMP-1表达较对照组上调(P<0.05),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免疫组化的结果 显示,给药后第2、4 、6、 8周主动脉平滑肌细胞TIMP-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钙化主动脉出现Cbfa-1的阳性表达;OPN表达显著增多(P<0.01).TIMP.1的表达和OPN及Cbfα-1表达均呈正相关(r=0.317,P=0.000;r=0.485,P=0.000).结论 大鼠腺嘌呤肾衰竭模型血管钙化的病理变化与人类慢性肾衰竭血管钙化相似,是研究慢性肾衰竭血管钙化周期较短、较好的动物模型.TIMP-1高表达和慢性肾衰竭动脉血管钙化相关.
作者:冯杰;林洪丽;吴泰华;孙艳玲;王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垂体中叶素(IMD)及其受体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夹闭大鼠双侧.肾动脉制作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于缺血再灌注后0、6、12、24、48、72 h 6个时间点各取6只大鼠,留取血清及肾组织标本,对肾脏病理损伤评分并行半定是量分析;Western印迹法半定量分析肾组织IMD及其受体CRLR的表达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IMD的表达变化.结果 手术组大鼠发生了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以缺血再灌注48 h时病理损伤重.与假手术组比较.IMD及CRLR在缺血再灌注12、24、48、72 h表达显著增高(均P<0.01);血浆中IMD在缺血再灌注12、48、72 h表达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 IMD及受体CRLR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增加,血浆中IMD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于桂花;李荣山;乔唏;周芸;寇敏;王晨;白波;邵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早期预测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我院心脏手术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相的血、尿标本,选取其中14例AKI患者,分别测定尿NGAL和Scr水平;并选择临床资料相匹配的非AKI患者15例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尿NGAL和Scr的动态变化,运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评价尿NGAL诊断AKI的精确性.AKI定义为Scr水平较基础值增加≥50%.结果 Scr诊断AKI的中位时间为人ICU后24 h(10 h,48 h).AKI患者术后入ICU即刻的尿NGAL水平显著高于术前基础水平并达峰值[20.51(13.42,50.02)μg/L比3.42(1.60,9.92)μg/L,P=0.0061;也显著高于非AKI患者[2.91(0.72,8.61)μg/L,P=0.002].入ICU即刻尿NGAL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95%的可信区间(CI)为0.667~0.980,P=0.003.当以10.95 μg/L作为诊断截点时,此刻的尿NGAL在AKI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和80.0%.入ICU即刻的尿NGAL与入ICU 24 h的Scr(r=0.545,P=0.002)及eGFR(r=-0.546,P=0.002)呈正及负相关.结论 心脏手术后AKI患者术后入ICU即刻的尿NGAL水平显著升高,对诊断AKI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诊断AKI的时间早于Scr.尿NGAL可作为成人心脏术后AK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作者:车妙琳;钱家麒;戴慧莉;吴青伟;倪兆慧;薛松;严玉澄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马兜铃酸肾损伤大鼠血清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活性的变化,探讨sPLA2在马兜铃酸肾病(AA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模型组给予关于通水煎剂(相当于牛药30 g·kg-1·d-1)灌胃7 d,停药后正常喂养至第14天;对照组以自来水灌胃.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并用半定量方法 评价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生化法测定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巯基显色法分别检测血清sPLA2活性;Western印迹法测定肾皮质和肾髓质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和尿液中前列腺素类(PGs)代谢产物6-keto-PGF1α与血栓烷B2(TXB2)水平并计算二者的比值.结果 给药后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和肾功能下降,并在第8天达高峰,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8.14±2.55)较对照组(1.50±0.71)显著升高(P<0.05),Scr水平显著增高[(0.24±0.10)比(0.19±0.02)μmol/g,P<0.05].给药第8天时模型组血清中sPLA2活性(μmol·min-1·mg-1)(133.15±17.05)较对照组(101.3±16.07)显著增强(P<0.05),同时肾皮质COX-2蛋白表达也显著增加(1.16±0.36比0.69±0.28,P<0.05),但肾髓质的COX-2蛋白表达无变化.尽管模型组血清中6-keto-PGF1α、TXB2及其比值无变化,但其尿液中6-keto-PGF1α和TXB2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对照组的2倍和3倍(P<0.05),二者的比值显著降低(207.53±17.52比296.64±51.31,P<0.05).上述变化除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外,均在第14天时恢复,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性马兜铃酸肾损伤大鼠模型中,血清sPLA2呈激活状态,伴随出现的肾皮质COX-2表达增加及尿液中缩血管类PGs代谢产物增加,提示肾脏缩血管反应增强,可能是马兜铃酸肾损害时组织缺血改变的机制之一.
作者:杜晔;张燕京;苏涛;唐嘉薇;许俊羽;屈磊;王璇;李晓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降钙素及二膦酸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骨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3例MHD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成A、B两组,均常规服用碳酸钙1.0 gtid、骨化三醇0.25μg qd.A组加用降钙素20 υ,皮下注射,每周3次(常规血液透析时使用);B组在使用降钙素的同时加用二膦酸盐70 mg,13服,每周1次.在治疗前及治疗3、6、12个月时分别检测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血磷、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和腰椎、股骨颈骨密度,以及记录骨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AKP和PTH水平比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前和12个月时,A组AKP(U/L)为244.05±41.99和148.35±27.71;B组为245.60±40.86和143.40±28.03;A组PTH(ng/L)为697.5±119.7和267.4±45.9;B组为708.2±120.3和277.6±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钙、血磷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在治疗3、6个月时变化不明显,12个月时显著好转.与治疗前比较,12个月时A组腰椎骨密度(g/cm2)为1.202±0.251比1.062±0.223;B组为1.189±0.225比1.033±0.152;A组股骨颈骨密度(g/cm2)为1.067±0.095比0.993±0.108;B组为1.018±0.217比0.947±0.083,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主观评价骨痛程度减轻,VAS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B组个别患者有轻度消化道反应外,余无不良反应.结论 降钙素及合用二膦酸盐可有效减少MHD患者的骨量丢失,降低PTH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单用降钙素与合用二膦酸盐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作者:石书梅;赵学智;陆烈;卜磊;陈意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患者,女,15岁,因反复皮肤紫癜伴尿检异常9个月于2007年6月1日入本院.患者自2006年9月无诱因出现四肢皮肤针尖.米粒大小皮疹、突出皮面、压之不褪色,伴右踝关节、左肘关节红肿痛,间断上腹部持续性绞痛,曾有1次黑便.在外院间断查尿常规潜血3+,蛋白3+,Scr 57 μmol/L,为进一步诊治入本院.
作者:刘杰;杨萌;陈丽萌;文煜冰;王海云;李雪梅;李学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男性,46岁,2008年6月中旬出现双下肢肌痛,以小腿腹侧明显,右侧重于左侧,经外院予抗炎对症及使用激素治疗1周,疼痛缓解后停药.7月初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伴发热,约37.5℃且感双下肢远端麻木,胀感,右脚趾运动无力,渐出现右手指麻木,于7月29日入我院神经科.
作者:高桂凤;白爱荣;刘翻利;金翠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IgA肾病(IgAN)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IgAN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提示IgAN可能与遗传有关.我们收集了我院西北地区汉族的IgAN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家族性IgAN(FIgAN)在西北地区汉族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牛丹;郝娅宁;李云霞;路万虹;郝大鹏;吕晶;尹爱萍;张亚莉;冯学亮;李生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