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香;李兰香;葛乃永
目的 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 统计2011——2015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结果 67339人次献血者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2.64%,其中ALT不合格率为1.12%,抗-TP不合格率为0.53%,抗-HIV不合格率为0.39%.结论 ALT,抗-TP及抗-HIV为主要不合格项,街头献血进行ALT快速检测,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工作,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提高血液检测准确率,能有效降低血液不合格率.
作者:陈淑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46例,均为某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n=70)与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n=76)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6.1%;明显高于对照组85.7%,对比具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I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状况,且具较高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健;韩涵;孙曌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献血全身不良反应原因与对策.方法 从本血站2012年5月——2016年5月的无偿献血者中,随机抽取献血后出现全身不良反应的100例对象来研究,分析其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结果 无偿献血前睡眠不足、精神状态不好、未饮食以及晕血晕针,均属于献血后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结论 探讨献血全身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助于及时找到相应的护理对策,提升献血的安全性.
作者:查干娜;邬果枝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多方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近些年来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根据在院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个组别,43例全方位护理患者作为观察组,43例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血钠水平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在治疗中应用多方位护理,能进一步提高患者恢复效果,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伊艳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在以往,主要采取化学方法来测试酸奶中的脂肪含量.但是这种方法具有测试反应慢、反馈不及时的局限,在检验的过程中还会对酸奶本身带来破坏.在此基础上,有学者研究出一种盖勃法检测方法,这种检测方法具有精确度高、测试速度快、对产品无损害的特点.为此,文章以某公司的酸奶基本检测样品,分析盖勃法在酸奶中脂肪含量检验中的应用.
作者:吴礼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医院儿科呼吸道传染病管理及预防控制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儿科门诊自2016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200例患儿、与儿科门诊的6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目标,对所有患儿实施呼吸道传染病管理及预防控制干预,分析干预后患儿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并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医护人员预防控制能力及预防控制认识程度.结果 总结儿科呼吸道传染病,干预后小儿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10%(20/200);医护人员预防控制能力及预防控制认识评分对比显示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针对医院儿科实施呼吸道传染病管理及预防控制干预,既可减少小儿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又可提高医护人员的预防控制能力及预防控制认识程度,值得儿科门诊推广应用.
作者:姜常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人类在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分别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不同的进展.本文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不同方法在近几年来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天佑;许梅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诊断脑血管性痴呆中使用头颅血管核磁共振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管性痴呆患者共54例作为观察组,再另外选择阿尔兹海默病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使用头颅血管核磁共振的方式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头颅核磁共振诊断方式后,对两组患者海马体积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明显的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颞叶沟回间距与大脑左右径比值,对照组患者明显的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 使用头颅血管核磁共振的诊断方式能够准确的反映出脑血管性痴呆与阿尔兹海默病两者间的区别.
作者:隋国栋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外科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50例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6月份到2017年10月份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25例,实施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记录、分析和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分值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高,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疼痛分值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低,疼痛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短,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外科手术对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治疗,疼痛较轻,且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作者:谷曙光;孙林;刘振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针对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实施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将140例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70例,针对参照组患者实施术后传统康复治疗干预,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术后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HSS评分指标和治疗效果满意度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HSS评分指标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指标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针对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术后系统功能康复治疗,能够获取较好临床结果,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付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研讨O型孕妇IgG抗A抗B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状况,为临床预防新生儿ABO溶血病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来我院孕检的1899例O型孕妇纳入到讨论中,均接受微柱凝胶卡式法(MGI)检测IgG抗B或抗A的ABO血型抗体效价,并分析结果.结果 本次共检测1899例0型孕妇血清IgG抗A抗B效价,共759例异常,异常率为40.00%.往往认为效价≥1:64时会发生HDN.结论 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与孕期抗体效价之间有正比关系,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会因IgG效价增高而增高,所以,建议孕妇孕期定期测定IgG抗体效价,对临床诊断HDN有预见性,降低HDN发病率.
作者:李国宏;柳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聚合瓷嵌体在活髓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120例活髓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7月份到2017年7月份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实施高嵌体治疗;实验组60例,实施聚合瓷嵌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患者的修复后的1周、半年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修复1周后的美观性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理想,数据差异显示P<0.05;两组患者修复1周后的术后敏感以及修复体边缘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修复半年后的修复体折裂以及美观性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理想,数据差异显示P<0.05.结论 对活髓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患者实施聚合瓷嵌体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牙体功能,且不容易出现折裂,美观性好.
作者:崔绍俭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分析研究分子影像探针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在乳腺癌患者体内与病理免疫组化之间的关系.雌激素受体(ER)特异性显像剂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对乳腺癌患者原发及转移灶ER表达情况及生物学活性可通过PET/CT有效反映.为对乳腺癌的早期的诊治与预防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本文对乳腺癌患者体内病理免疫组化与18F-FES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翔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采用藏药二十一味寒水石散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09年9月至2017年9月施行的胆囊切除术后的胃食管反流症患者40例的门诊资料,口服二十一味寒水石散治疗胃食管反流症疗效研究.结果 二十一味寒水石散治疗胃食管反流症显著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太乙亥;张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对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行胃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治疗的68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行胃癌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行胃癌手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手术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6.47%,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胃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行胃癌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虽然采用腹腔镜延长了手术时间,但却有效缩短了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且具有手术切口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点,该手术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华南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痛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88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尿酸值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尿酸值下降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关于痛风知识了解度更高,P<0.05.结论 对于门诊痛风病患,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血尿酸水平,提升健康知识知晓率,有助于维护病患和护士的关系,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邬婴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6——2016.6期间门诊输液室患者20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0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10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1.0%明显高于对照组73.0%,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门诊输液室采用人性化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满足患者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平;陈晓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卵巢肿瘤腹腔镜下剥除术的手术室护理相关内容.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精心卵巢肿瘤腹腔镜下剥除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手术室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优质的手术室护理对进行卵巢肿瘤腹腔镜下剥除术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有效率并且降低并发症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毕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青白联合术后前房注射曲安奈德对于前葡萄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近两年(2015——2017年)来我院治疗前葡萄膜炎疾病的患者中取材,数量为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青白联合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结束后选取其中一半数量的患者,使用曲安奈德进行辅助治疗(观察组),剩余一半患者仍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好,观察组患者眼压以及视力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也明显较好(P<0.05).结论 使用青白联合术前房注射曲安奈德方法治疗患者,患者眼部压力大大降低、恢复视力所需时间明显缩短,其作用效果与只使用青白联合术进行比较更为显著,值得在治疗前葡萄膜炎患者时选择使用.
作者:央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感染性胸腔积液以支原体、细菌等为多见的感染所致.感染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有一般治疗、相关抗感染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等.参阅近些年相关文献,综述感染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情况,为感染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张秋生;车成日;蔡建辉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