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抗菌药物在小儿肺炎中的使用情况及效果

董淑梅

关键词:抗菌药物, 小儿肺炎, 使用方式,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小儿肺炎中的使用情况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小儿肺炎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4例患儿按照治疗和护理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儿按照临床表现和体征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痰细菌培养、细菌敏感实验选择具体抗菌药.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78.72%),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在小儿肺炎中使用情况较为普遍,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掌握抗菌药使用适应症,确保抗菌药的敏感性,从而大程度控制耐药性与提高临床疗效.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究分析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在临床中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并视为研究对象,遵守数字表法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祛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运动功能情况、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情况、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

    作者:陈东;姚永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患者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接诊的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分别采取常规和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等各项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疗效都比对照组患者的好,经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后,显著增强了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改善了其生活质量,有利于其快速康复,值得予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慧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总结探讨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西药房调剂的10256份处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 10256份处方中65份出现调剂差错,差错率0.63%.包括药品类型差错7份、用药禁忌差错22份、药品数量差错13份、用量用法差错12份、错发患者差错11份.分析差错原因包括:药品名称类似导致差错的有26份、同种药品规格不同导致差错的有14份、药师及医师不了解用药禁忌导致差错18份、包装雷同导致差错4份、其他因素3份.结论 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类型较多,引起差错的原因也较多,找出这些影响因素后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处方调剂差错,提高处方调剂质量,确保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作者:李进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患者的中毒程度和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有着直接关系,若患者的中毒症状越为严重,会提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较易合并急性胰腺炎,因此临床需加以关注,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使死亡率显著降低.

    作者:孙逵宗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中使用腹腔镜手术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共46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β-HCG恢复正常时间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在手术时长、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β-HCG回复正常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能够显著的缩短手术时长、手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更小,患者后期恢复的更快,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贺彩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半夏泻心汤对胃溃疡(脾胃虚弱证)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采取半夏泻心汤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弱证),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胃溃疡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60例,加入半夏泻心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经过半夏泻心汤治疗,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78.33%,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复发率8.33%,对照组复发率2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弱证)能够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许波;陈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延伸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子宫内膜癌采用延续性护理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妇科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研究,将该患者随机抽取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n=20).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取延伸性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两组SDS、SAS分数都有降低,观察组降低显著,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提高,观察组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后生存质量提高更加显著,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延伸性护理效果显著,在日后的临床护理中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成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婴幼儿肺炎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肺炎的护理.方法 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婴幼儿肺炎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分析两组护理之后的患方情况差异.结果 在呼吸、心率等指标上,观察组指标水平各项干预后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氧饱和度指标上,观察组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喘憋、痰鸣音、肺部啰音、高热等症状改善消除时间与住院时长,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肺炎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各生理指标,加快症状消除速度,提高疾病恢复速度.

    作者:马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31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31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护理非常满意度,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不仅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生活状况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凤平;朱玉娟;邹太玉;项盼盼;侯贝贝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三阴性乳腺癌8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探究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有临床及病理资料的687例乳腺癌患者,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占乳腺癌患者人数的12%,并选取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差异.结果 观察组未绝经比例、乳腺癌家族病史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5年及10年生存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数、组织学分级、未绝经比例、家族病史及生存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T分期、淋巴结数均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也是影响TNBC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TNBC是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癌,侵袭性强、预后差,无病生存率低.

    作者:冯小莉;赵海宝;王鹏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护理措施

    目的 总结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经医务人员细心观察,精心护理,保守成功72例.不成功26例.成功率73%.结论 对宫外孕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期间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巩固治疗的效果,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施应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对比传统手术与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用于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传统手术以及钬激光碎石在泌尿结石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54例泌尿结石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0月份到2017年10月份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予以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27例,实施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予以记录、分析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高,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短,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低,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泌尿结石患者实施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手术效果相比传统手术更为有效,且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侯国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76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46例,均为某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n=70)与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n=76)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6.1%;明显高于对照组85.7%,对比具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I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状况,且具较高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健;韩涵;孙曌琼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ICU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并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伤口感染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ICU脑出血患者时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减少住院时间,改善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可予以推广.

    作者:石玉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心血管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心血管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2例心血管老年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5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基于此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治疗后,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焦虑、抑郁情况,另用SF-36量表评定两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观察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表中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早组(P<0.05).结论 针对心血管老年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能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减轻焦虑、抑郁心理,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甄锡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住院老干部心理护理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住院老干部的心理护理及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住院老干部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匀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心理护理、针对性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心理健康状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心理护理用于住院老干部的临床护理,可显著改善其抑郁、焦虑状况,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程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延续性护理在肿瘤患者留置PICC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减少PICC携管出院肿瘤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肿瘤内科40例肿瘤患者携PICC置管出院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知识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床位护士进行出院患者就行跟踪随访,具体内容包括患者居家期间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能力.随访时间共3周,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按时就行维护导管、导管并发症的观察、意外拔管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肿瘤出院患者对PICC携管期间维护的依从性,有效降低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保证导管的安全性,增加导管使用寿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罗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对心血管内科相关病症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的临床诊治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接收诊治的心血管内科相关病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全部患者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心血管内科相关病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以往常应用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添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诊治结果、患者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等.结果 给予对应护理处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诊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躁测评量表对应数值、抑郁测评量表对应数值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相关病症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护理结果显著,对患者临床诊治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改善患者临床相关表征,加快患者病症的康复进程,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及接受度.

    作者:吴小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思维导图在手术室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8月——2014年1月间,在我科手术室进行实习的113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一组实习生则通过常规模式进行带教,称之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有男生3名,女生39名,42名实习生平均年龄为(22.53±2.27)岁.另一组实习学生则通过在护生入科首日采用自行设计的思维导图,在环境介绍、规章制度、上班时间、手术配合、注意事项、考核要点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为观察组,观察组中有男生19名,女生52名,71名实习生平均年龄为(21.89±2.73)岁.结果 观察组中实习护士出科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实习护士成绩优为94%(67名),高于对照组中的74%(31名),差异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采用思维导图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带教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明确实习带教要求和带教内容,加强教学互动,更好地完成临床实习带教任务,促进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评判性思维.

    作者:刘月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一例急性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高血钾的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医师与临床药师共同参与临床治疗过程,实施药学监护对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对一例急性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高血钾进行分析,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调整,及时监测并提出药学干预建议.结论 药师通过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分析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从而与临床医生密切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宗军;李凤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