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治疗对断指再植术后微循环的影响

于清浩

关键词:高压氧, 断指再植术, 微循环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断指再植术后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3月19日——2017年9月5日期间我院收治的行断指再植术的70例(70断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35例,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断指治疗情况与痊愈再植断指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痊愈34例,痊愈率97.1%;对照组痊愈26例,痊愈率74.3%(P<0.05).观察组断指甲襞的形态积分(1.88±0.57)分、流态积分(1.62±0.35)分、周围状态积分(1.01±0.33)分、总积分(4.51±1.25)分.对照组断指甲襞形态积分(2.23±0.47)分、流态积分(2.35±0.28)分、周围状态积分(1.99±0.51)分、总积分(6.57±1.26)分(P<0.05).结论 在断指再植术后的康复治疗中,高压氧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断指甲襞微循环,提高断指的成活率,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消银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银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116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2例予消银颗粒联合西替利嗪口服,对照组54例予西替利嗪口服,4周末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EASI评分明显下降(t=21.1,P<0.01),对照组治疗后EASI评分明显下降(t=14.1,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基愈率分别为59.7%、20.4%(X2=18.38,P<0.01),有效率分别为85.5%、53.7%(X2=14.07,P<0.0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消银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解荣桂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研究

    目的 观察并探究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类型、营养不足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状况,为老年群体住院营养治疗方案的编制提供有效凭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诊的140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营养状况进行筛查,在NRS≥3分的情况下表明存在营养风险;体重指数(BIM)<18.5㎏/m2(或血清蛋白<30g/L)代表营养不足.调查营养干预情况,解析营养风险和营养干预之间的关系.结果 140例老年住院患者中营养不足与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30.7%(43/140)与55.7%(78/140),对140例患者中的65例患者(40.6%)进行了营养干预,营养不足与营养风险的营养支持率为75.7%(56/74),不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20.3%.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中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足发生率相对较高,强化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推动康复进程.

    作者:侯莉;瞿韦;任玲;周晶晶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罗伊适应模式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对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80例鼻咽癌放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将其分成A组与B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社会关系、健康自评、躯体症状、心理状态以及身体功能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鼻咽癌放瘤患者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费严焰;符阳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接诊治疗的1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给予米非司酮+甲氨喋呤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5d后10例患者治愈率达90%,好转1例,经稍长时间治疗也会得痊愈;10例患者中发生轻微胃肠道反应1例、口腔溃疡1例,药物安全性较高;患者血HCG水平和盆腔包块大直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宫外孕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李昌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基于全面探索中药材活性成份与作用机理的策略以加速我国中药 现代化(神农工程)的进程

    中医药需要现代化,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已成为举国共识.如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探索蕴藏于传统药材中的药效分子,并阐明其作用机制,已成为中药现代化、弘扬传统文化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务之急.本文建议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等现代化工具,结合必要的精密实验,全面分析中药材中主要活性成份,快速发掘存在于蔬果药草中的药效物质,并排除可能的毒性成份,以加速中药现代化(神农工程)的进程.其重要意义在于:①理解中华传统医药智慧结晶的作用机理;②确认食疗原理与保健功能,以预防疾病,特别是借助中草药,来缓解我国所面临各种老年慢性疾病的威胁;③开发新颖药物,促进中药现代化并开创先进制药工业.

    作者:宣大卫;张海龙;鲍和;励建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观察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我院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随机抽取的21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有108例,所有入选的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保温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实施保温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氧饱和度,同时还要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苏醒麻醉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氧饱和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并发症发生率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对全身麻醉对患者实施保温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麻醉后寒战发生率,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爱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出血患者40例,临床观察和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40例上消化出血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均病情稳定,上消化道出血减少,均出血停止.结论 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早日康复.

    作者:兰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成人疝气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2例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成人疝气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46例,对照组——传统疝气修补术,观察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良好,其中术中出血量为(24.32±3.11)ml,且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35%,相比对照组具有绝对优势(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李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通痹宁心汤(自拟)、胺碘酮联合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自拟通痹宁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74例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7例)与自拟通痹宁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37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联合用药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89.19%;与对照组62.16%的总有效率相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χ2=7.341,P<0.05).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时可采用自拟通痹宁心汤联合胺碘酮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房成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月经不调患者临床治疗中四物汤加减治疗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 对月经不调患者临床治疗中四物汤加减治疗的应用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研究时间:2016年7月——2017年5月,通过抽样方式将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90例纳入本次研究中,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展开分组,对照组(45例,西医常规治疗)及实验组(45例,西医常规治疗+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44/45)、82.22%(37/45),对比差异明显(x=5.822,P=0.022).结论 月经不调患者临床治疗中四物汤加减治疗疗效确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石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早期乳腺癌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早期乳腺癌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6年1月——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个人治疗意愿分为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对照组、早期乳腺癌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各30例,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予以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能够优化临床疗效,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佳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38例临床优质护理分析

    目的 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临床治疗中,对效果进行讨论研究.方法 参与本实验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共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分别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和传统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相关临床指标数据情况.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体重、睡眠时间和摄奶量及患儿家属的黄疸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数据均更高,同时研究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数据更低(P<0.05).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更明显.结论 新生儿病理黄疸患儿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加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表现,促进患儿身体恢复,同时提高家属对病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作者:翟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右美托咪定代替丙泊酚麻醉诱导及维持对老年脑肿瘤患者术后脑 部保护的效果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代替丙泊酚麻醉诱导与维持用于老年脑肿瘤患者对其脑保护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9月收治老年脑肿瘤患者58例,随机分组研究,26例予以丙泊酚麻醉为A组,32例予以右美托咪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脑保护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前、开硬脑膜、取出肿瘤时,两组S100β蛋白、NES对比P>0.05;术毕、术后24h,B组S100β蛋白、NSE较A组低,P<0.05.结论 对于老年脑肿瘤患者,麻醉时予以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脑损伤指标,从而达到脑保护效果.

    作者:张新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整体护理初探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在这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年龄在54-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4岁,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了形成对照,避免分组不均匀而导致的护理干扰,分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患者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等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现状给予相应的整体护理干预.治疗期间应消除其他干扰因素,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治疗结果并做好记录.结果 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抑郁障碍以及焦虑现状等症状的恢复方面都有所好转,明显优于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接受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具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得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医学推广.

    作者:姚显宝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外科术后患者应用心电监护仪常见问题原因及对策

    目的 探究外科患者术后运用心电监护仪的常见问题及对应措施.方法 选外科手术且应用心电监护仪的患者128例,对其心电监护仪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措施予以解决.结果 针对性措施实施后,使用心电监护仪出现的常见问题明显减少,且医患纠纷发生率降低显著,与实施前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心电监护仪运用在外科患者术后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对问题出现的原因具体分析,并制定出对应的措施防治,可减少护理差错与医患纠纷.

    作者:史媛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研究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1月的240例体检人员,按照是否存在脂肪肝疾病的现象进行分组,其中120例为脂肪肝患者,设为观察组,120例为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ALT为57.03±1.03U/L,对照组ALT为18.03±0.97U/L,观察组肝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的TC为6.35±1.29mmol/L,对照组中TC为4.02±1.08mmol/L,观察组肝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肝功能及血清学指标检测患者脂肪肝,可以进一步提高检验效果,因此,该种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30例创伤骨科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较快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方成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了解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莫测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其中轻度23例,中度20例,重度17例,同时与同期爱婴区住院体检正常的新生儿30例作对比,检测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期、恢复期PLT、MPV、PDW的变化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期PL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MPV、PDW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随着病情加重,PLT下降愈明显,而MPV、PDW则愈增高.恢复期PLT、MPV、PDW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血小板参数作为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并监测病情变化.

    作者:肖金根;潘细亚;胡红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肛乳头瘤手术后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研究在肛乳头瘤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参照不同护理方式将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纳入且收治的26例肛乳头瘤手术患者平均分成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将行常规护理干预患者选为研究参照组(n=13例),将行综合护理干预患者选为研究实验组(n=13例),统计分析经不同护理后两组肛乳头瘤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计算值、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值.结果 实验组肛乳头瘤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计算值100%、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值7.69%对比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计算值69.23%、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值53.84%,P<0.05,统计学显示对比研究意义.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肛乳头瘤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疗效显著存在,值得临床广泛借鉴.

    作者:刘中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联合应用多索茶碱、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多索茶碱、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02——2017.02接收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多索茶碱、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以及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采用多索茶碱、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症状以及肺功能的改善较为突出,建议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冯骥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