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艳
目的 研究与探讨克霉唑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患有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400例,随后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克霉唑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0d后的治愈率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在30d以及60d后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霉唑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志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效果,从而为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护理提供有效的手段.方法 将156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分成二组,每组78例,实验组接受肛肠科常规护理并进行耳穴压豆、吴茱萸热盐包敷腹中医特色护理,对照组只接受肛肠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预防尿潴留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应用中医特色技术操作后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是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瑞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护理效果深入分析和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55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B组(55例,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终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94.55%明显大于A组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45%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有良好的效果,通过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非常有利于加速患者恢复,因此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利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发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本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疾病的5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舌下免疫)与观察组(常规+舌下免疫+匹多莫德),对比分析治疗后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与肺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患儿在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与肺功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比较意义.结论 应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可有效提高患儿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儿肺功能,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姚运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肿瘤是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化疗仍是综合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为了解抗肿瘤药应用情况,探讨其临床用药特点及发展趋势,本文对我院近几年抗肿瘤药应用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胡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实施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择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57例未实施神经内科护士分层进阶管理病患划分为对照组,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79例已实施神经内科护士分层进阶管理病患划为研究组;研究两组管理价值.结果 外在的满意度研究组是(96.32±2.46)分比对照组(70.16±3.23)分高(P<0.05);病区管理研究组是(94.26±3.14)分,相对对照组(72.16±2.51)分高(P<0.05).结论 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实施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价值高,护理管理满意度高.
作者:张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腹股沟疝患者应用传统疝修补术与腹膜外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院治疗的76例腹股沟疝患者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38例采用腹膜外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腹股沟疝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股沟疝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指标能够通过腹膜外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周健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细节化管理在骨科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同济医院骨科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72例设为对照组,由内分泌科专科负责人完成胰岛素泵的安装及宣教,由骨科护士按常规护理;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骨科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72例设为观察组,以骨科对胰岛素泵病人细节化管理方法实施护理,通过落实职责、强化细节、明确流程、健康教育等进行全程细化管理;观察两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用泵期间胰岛素泵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化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骨科围手术期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水平,保障治疗质量.
作者:李媚;代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析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有直肠癌手术治疗人工肛门患者32例,为2016年——2017年期间收治,随机将患者各组16例分为常规组(常规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护理)和综合组(针对性综合护理).比较患者组间各项临时数据.结果 干预后综合组患者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综合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接受直肠癌手术治疗后留有人工肛门患者用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纠正消极心态,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娇;兰慧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过程中静脉留置针穿刺佳部位的选择.方法 98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腕关节处绕静脉穿刺47例和腕关节上5-6cm处穿刺51例,观察两组产妇在第二程中输液阻塞及滑脱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腕关节处绕静脉组中9例发生滑脱,发生率为19.14%,阻塞19例,发生率为40.42%;腕关节上5-6cm处穿刺组中3例发生滑脱,发生率为5.88%,阻塞8例,发生率为15.6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第二产程中选择腕关节上5-6cm处静脉留置穿刺可以减少滑脱、阻塞次数,保护静脉通路通畅,以防第二产程中需要输血、抢救等紧急需求,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武鹏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对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后胆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患者应用利胆排石汤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并给予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实施救治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以往常应用的术后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利胆排石汤.结果 观察组术后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在院诊治时间相较于对照组,缩短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胆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的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结论 对采取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实施治疗的患者术后应用利胆排石汤治疗方式,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术后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缩短患者在院诊治时间,减少术后胆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情形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傲见多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中药散剂工艺研究,完成制备工艺筛选,为医院制剂三黄烧伤散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①采用正交实验法,以黄连、黄柏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及总固体物为实验优选指标,探讨药材粉碎粒径,提取时间及加水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②以黄芩中所含黄芩苷为指标,对醇沉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①提取工艺:药材粉碎成粗粉,加水提取2次,第1次加8倍量水,提取1.5小时,第2次加6倍量水,提取1小时.②醇沉浓度对黄芩苷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 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张晓霞;吕建平;李素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治疗的6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并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检出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8.2%,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孙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比较纳布啡与吗啡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其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90例ASA I-II级行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C)组、联合吗啡(M)组、联合纳布啡(N)组;取T11-12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成功后记录血压、VAS评分、运动阻滞程度等相关数据;评估术中肌松效果和牵拉反应严重程度;观察围术期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联合使用吗啡或纳布啡组镇痛效果及起效时间等均优于单纯使用罗哌卡因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数据更稳定;纳布啡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轻微,且术后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吗啡组.结论 硬膜外注射纳布啡在妇科手术中具有减少罗哌卡因用量,杜绝吗啡相关并发症,患者围麻醉期舒适度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琦;王丛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4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抽取52例作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抽签原则下予以分组;对照组(n=26)应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n=26)则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就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率是96.15%,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②研究组的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分别是(121.28±4.38)d、(64.12±5.31)min,相较于对照组的(148.93±3.29)d、(91.72±8.26)min均较短(均P<0.05).结论 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显著加快愈合进程,且操作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妇女身心健康的五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它严重影响着妇女的社会活动和身心健康.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由于损失、退休性变等导致盆底支持结构松弛进而至盆底脏移位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病症. 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尿失禁以及盆腔器官膨出等情况.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需要受到重视[1].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在检查盆底方面发挥着良好的诊断效果,为探讨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当中的运用情况,本文选取2017年我院接受诊断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将其与对照组一同进行盆底超声检查,用以研究盆底超声的运用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作者:杨彩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药品卫生质量直接关系用药安全,本文按2010年版药典对琥珀心宁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了验证,确立了医院制剂琥珀心宁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作者:闫婧;吴博;董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治疗肺癌化疗所致恶性、呕吐中使用小柴胡汤合蒿芩清胆汤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治疗的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共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阿瑞匹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小柴胡汤联合蒿芩清胆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以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的改善也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柴胡汤联合蒿芩清胆汤在治疗肺癌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中有更好的疗效,显著提高患者食欲,改善其营养状况.
作者:杨丽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实施药学监护对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对一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过程,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调整,对药品不良反应及时监测并提出药学干预建议.结论 药师通过参与临床诊疗及药学监护,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立军;田丹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蒙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失眠伴焦虑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脑病科住院的80例脑梗死患者实施蒙医护理干预.结果 出院前患者在焦虑度改善以及睡眠质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入院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伴有焦虑和失眠等症状的脑梗死患者实施蒙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乌仁其木格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