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核磁共振对42例椎管肿瘤诊断分析的临床价值

曲实

关键词:椎管肿瘤, 磁共振, CT,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对椎管肿瘤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椎管肿瘤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取2016年3月4日至2017年7月30日我院确诊的椎管肿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检查、以及CT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基础,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 核磁共振法的检测准确率为95%,明显高于CT法的检测准确率71%,两种检测方法准确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取核磁共振检测法,对椎管肿瘤患者进行检查,其检查准确性较高,且操作简单,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工作均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对慢性胃脘痛患者进行针刺拔罐配合艾灸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针刺拔罐配合艾灸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慢性胃脘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病例数50例收治的慢性胃脘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针刺拔罐配合艾灸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胃脘痛患者进行针刺拔罐配合艾灸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

    作者:张九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重视小儿肺热的病因与治疗

    临床上因小儿肺热就诊的患儿很常见,我们临床医生对肺热患儿要高度重视,在查找病因同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施治,减少因诊治不及时导致病情加重.肺热是肺部脓疡形成的一种病症,重视小儿肺热的病因对预防肺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肺热发生时及时诊治,帮助患儿尽早的康复,临床上对肺热就诊的患儿,积极采取中医药与护理对策,对患儿的预后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伟;王永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锁骨钩板内固定术用于肩锁关节脱位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锁骨钩板内固定术用于肩锁关节脱位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寻求治疗的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Ⅲ型)患者36例,将其全部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分为对照组18例(克氏针固定术)和观察组18例(锁骨钩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4%,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2.2%,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锁骨钩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吕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推拿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推拿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接收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推拿方法治疗,对照组接受针灸推拿方法进行治疗,后进行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治疗效果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进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推拿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赵燕;妥玲;许丹;马晓静;冯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对天麻素注射液的几点认识

    天麻素注射液是以天麻素为原料制得的单体化合物制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情况也较多,本文探讨天麻素注射液与天麻差异、天麻素降压作用以及天麻素注射液临床应用,从而厘清临床上对天麻素注射液的认识误区,促进其合理应用.

    作者:马琳;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硫酸羟氯喹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硫酸羟氯喹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纳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8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分为A组(n=42)和B组(n=42),两组均以甲氨蝶呤为基础用药,A组在甲氨蝶呤基础上追加硫酸羟氯喹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优劣.结果 与B组总有效率比较,A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羟氯喹是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可靠药物,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万义;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研讨儿科临床采取肢体语言沟通对小儿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儿科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患儿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分组,Ⅰ组按常规标准进行干预,Ⅱ组在此条件下施行肢体语言沟通,观察分析两组的临床服务效果.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在治疗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上均有显著提升,分别达到92.0%、96.0%和(94.1±8.7)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中引入肢体语言沟通对患儿进行强化干预,不仅可明显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同时在提高家长满意度、优化科室服务质量方面也相对有效,应予以重视和推广.

    作者:王俊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6例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片治疗,研究组采取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和血清尿酸含量进行测定观察.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程度和血清尿酸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和血清尿酸含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取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尿酸含量及疼痛程度,该治疗方法建议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血常规检测在肝硬化疾病中的运用价值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测在肝硬化疾病中的运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从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接收诊治的患者中,随机抽选49例肝硬化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5例健康体检者,划分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测后,组间的Hb(血红蛋白)、WBC(白细胞计数)、HCT(红细胞比容)、PLT(血小板)等指标水平对比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MCV(红细胞平均体积)、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值)的检测结果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治中,血常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文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方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32例患者进行腹腔镜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作为观察组,32例患者应用传统开腹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64例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胃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32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起到了突出作用,减少了不良反应,降低了对胃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建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观察组给予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9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朝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了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8例,然后采取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满意度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施了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池兰花;金善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两种检验方法检测霉菌性阴道炎的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霉菌性阴道炎实施不同检查方法的结果.方法 将2016年5月份——2017年5月份收治的确诊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集两份标本,分别给与细菌培养法,PCR检测法,比较两种检查方法阳性率以及菌种分布情况.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对菌种种类检测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细菌培养法细菌阳性检出率为90%,PCR检测法检出阳性率为87.78%,两种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霉菌性阴道炎实施细菌培养法,PCR检测法的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细菌培养法周期长,费用较高,不适用筛查;而PCR检测法检查相对费用较低,检出率较高,更适用于临床.

    作者:王世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PCI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效果 及预后观察

    目的 探究对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的临床治疗结果及其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并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以往常应用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心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左心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

    作者:韩婷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有创动脉压在ICU中危重患者的护理应用

    目的 探讨有创动脉压在ICU中危重患者的护理应用.方法 收集在我院ICU病区接受治疗30例病情危重且实施有创动脉压监测的病人,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有创动脉压监测与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与治疗满意度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对比发现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ICU危重病人实施有创动脉压检测并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普遍应用.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与生存状况探讨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与生存状况.方法 选取40例原发性肝硬化发生门静脉血栓患者、40例肝硬化未发生门静脉血栓患者,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形成门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三年的生存情况.结果 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所知,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相关因素为门静脉宽度、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计数,p值分别为0.013、0.040、0.003.非血栓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血栓组患者(p<0.05),且非血栓组患者出院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0%、87.5%、82.5%,而血栓组三年生存率各为85.0%、80.0%、75.0%,两相比较,非血栓组患者均较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为门静脉宽度、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计数,原发性肝硬化发生门静脉血栓患者较肝硬化非门静脉血栓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均要低.

    作者:王海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研究关于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护理要点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筛入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685例,将本组随机分为对照组342例与观察组3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并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临床中根据护理要点给予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法,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34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按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有1例患者死亡,死于心脏骤停,手术成功16人,手术成功率为94.12%;观察组无死亡患者,手术成功17人,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的术后有2名患者出现并发症,1例为心脏骤停,1例为假体脱位.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个性化手术护理,可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巧探讨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巧.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7年6月我方医院收治的5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52例患者对照组26例患者给予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采用髓内钉操作规范化的手术方式.比较两组26例采用治疗方式的结果以Rasmussen评分统计结果.结果 观察组21例患者Rasmussen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手术技巧和经验规范化髓内钉操作流程,有利于提高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微创效果有利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

    作者:李光浩;韩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出生季节对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筛查阳性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 症发病率的影响

    目的 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新生儿出生季节变化对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影响以及与CH发病率的关系.方法 利用时间荧光分辨法对滁州市2013年度出生的32662例新生儿足底采血血片TSH筛查,筛查阳性患儿召回测定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T4)做出诊断.结果 冬季度组的TSH筛查阳性率1.76%CH的发病率0.34‰ 春季度组的TSH筛查阳性率1.1%CH的发病率0.14‰夏季度组的TSH筛查阳性率0.56%CH的发病率0.38‰秋季度组的TSH筛查阳性率1.15%CH的发病率0.81‰.结论 TSH阳性筛查率四个季节存在明显季节差异,CH的发病率4个季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