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齐向东

关键词:骨科手术, 手术后肺栓塞, 诊断, 治疗, 预防
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患者的诊、疗方法,优化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6月-2017年06月于我院行骨科手术并在术后产生肺栓塞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患者的诊、疗方法.结果:19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治疗“显效”或“有效”,5例患者治疗无效,且有3人治疗无效并死亡.结论: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方法较多,如临床症状判断、影像学检查等;治疗的方法也比较多,如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是一种死亡率相对较高的疾病,及早的发现并进行治疗对于优化治疗效果意义巨大,因而应该不断的强化疾病预防、尽可能的避免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6S管理模式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开始在病区管理中应用6S管理模式,期间选取52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52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6S管理模式开展前后的护理质量,并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100.00%,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2.31%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观察组平均护理质量评分是(94.15±2.37)分,高于对照组的(85.36±3.26)分(P<0.05).结论:6S管理模式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张爱武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ICU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ICU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予以实验组患者ICU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符合统计学应用(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ICU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张晓维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针对手术麻醉后复苏过程中按照精细化管理展开护理的具体效果加以分析.方法:将120例患者(均随机抽选自本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所接诊病例)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且每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案”,并对比其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人数5例(8.33%),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人数0例(0%),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同样存在明显优势,(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方案运用于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较之于传统的常规护理管理方案,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实用价值越大、更值得广泛运用在临床实践中.

    作者:王晓梅;何生南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红光治疗仪治疗精索鞘膜积液6例

    目的:观察红光治疗仪治疗精索鞘膜积液疗效.方法:对6例精索鞘膜积液用红光治疗仪(河北普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结论:红光治疗仪是治疗精索鞘膜积液有效实用的方法.

    作者:吴澄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88例早期胃癌胃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88例早期胃癌胃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究胃镜检查在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经胃镜检查,88例胃癌患者中,检出分化型胃癌患者50例,与病理检查结果(57例)对比,诊断符合率为87.72%(50/57);分化不良型患者占29例,病理检查结果检出36例,诊断符合率为80.56%(29/36),两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可通过胃镜检查将其分化类型进行判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术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调研优质护理监管质量持续改良运用到子宫肌瘤患者内的成效.方法:抽选2015年7月到2017年8月来本院医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同时分成两组,试验组39例施以优质护理监管质量持续改良,对照组39例施以常规有关的护理,并比较调研两组患者通过护理过后的护理成效、护理质量总分等.结果:试验组通过护理过后的护理成效、护理质量总分都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监管质量持续改良运用到子宫肌瘤患者内具备尤为理想的成效,值得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作者:李宇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中药汤剂与西药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讨论中药汤剂与西药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62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汤剂与西药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好,患者的血压下降也比对照组的要明显,两组比较,P<0.05.结论:采取中药汤剂与西药结合治疗,不但治疗的效果显著,还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压水平,可以在今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李良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健康教育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和其它相关科研做参考.方法:选取我单位201 5年10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110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患者,观察组5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治疗.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半年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探究健康教育的应用.观察指标为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半年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包括生活习惯知识、运动知识、治疗方法知识等)掌握程度评分为(70.67±8.10)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2.59±6.04)分,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的为40例,占总数的72.73%;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包括生活习惯知识、运动知识、治疗方法知识等)掌握程度评分为(85.49±4.14)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3.03±3.26)分,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的为50例,占总数的90.90%.经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观察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方法上采取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治疗有显著的疗效,适合广泛应用和研究.

    作者:杨萌;杨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68例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成功的因素及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68例记录资料完整的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情况及术后1周、2月到1年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正位率1周为91.18%、2月为85.29%、1年为83.82%.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恢复率越高,3~8岁组为100%,9~12岁为66.67%,>12岁组为26.92%.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越早越好,年龄越小双眼视觉恢复越好.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对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洪德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思考

    基本药物制度是保障群众基本医疗质量,保障分级诊疗效果的重要制度,用好基本药物制度,对解决群众基本医疗保障,促进全民健康,实现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的探讨,分析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探索找到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有效实施的新路径.

    作者:程正路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随着中风病越来越年轻化,中风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中风病的治疗已经有多年历史,从古至今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对中风病的治疗均有较多经验.随着如今对中风病的不断深入研究,中西结合治疗成为治疗中风病的研究重点.因此本文对西医和中医治疗直到如今的中西结合治疗中风病进行综述,为临床中西结合治疗中风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爱方;李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60例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顽固性高血压的联合用药治疗方法疗效.方法:选取顽固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各30例,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观察组显效率73.33%,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率43.33%,有效率73.33%;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松岩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生活压力的日渐增大,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形成因素比较多,如高血脂、高血压和凝血功能等因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形成密切相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往往伴有高血脂和高凝状态,因此会显著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

    作者:张源一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关于公立医院后勤社会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分析

    本文分析了公立医院后勤社会化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阐述了实现医院后勤社会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公立医院后勤社会化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途径,旨在通过优化医院管理的资源配置,有效的提高医院管理的质量及服务水平.

    作者:江杨;许晓曦;张晨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近远端胃癌差异性研究进展

    对近远端胃癌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及治疗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研究进展进行总结.近远端胃癌的发病与性别、年龄有关,在临床病理特征上也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差异均可能影响着近远端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治疗及预后;原发灶部位可能是治疗药物的疗效预测因子.

    作者:肖菡;沈存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目的:探索儿科儿科门诊的安全管理隐患,防止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对我们医院儿科门诊管理的安全性因素总结,针对不同的隐患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儿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包括HR,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工作量,法律概念,护士的沟通能力,技术的娴熟度,护理安全管理,儿童和家长等八大因素.结论:儿科护理安全十分重要,做好风险防范措施,提高护理安全性,提供具有优质护理服务的儿童护理质量.

    作者:张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基于新形式下医院后勤运行维修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研究

    医院在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新的影响下,在管理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就是为适应社会对医院期望的上升,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提高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本文通过新式下的医院后勤运行维修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为医院后勤的有序开展提供有效的对策,进一步促进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为医院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潘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接受我院心内科护理服务的140例患者的档案资料,以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随机将这140位心内科患者进行交义均分,即70例对照组和70例优质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心内科护理,优质组则在其护理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的应用.通过数据的检验统计,以比较两组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从统计分析的数据结果差异情况可知,优质护患能够积极改善心内科患者的病情,护理效果更为明显,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较强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服务满意度上,优质组中满意评价42例、一般评价25例、不满意评价3例,故其总满意度为95.71%(67/70);对照组中满意评价24例、一般评价30例、不满意评价16例,故其总满意度为77.14%(54/70).检验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水平,其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在护理纠纷问题上,优质组中仅3例发生护理纠纷问题,发生率为4.29%;对照组中11例发生护理纠纷问题,发生率为15.71%,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可起到非常突出作用,获得更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减少了护理纠纷问题的发生,有利于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对改善我院心内科护理服务整体质量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凤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抗幽合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螺杆菌(Hp)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抗幽合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药四联疗法治疗,与此同时,联合给予观察组患者抗幽合剂,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脾胃疾病患者报告临床结局(PRO)量表中的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3.02%对比74.42%,P<0.05).结论:四联疗法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有效途径,联合使用抗幽合剂可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淑静;刘永军;刘金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1日至2017年9月10日期间收治的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患者70例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对比患者粘固前、粘固后2周以及粘固后4周咀嚼效率和分齿固定力和患者修复前、修复后牙齿的美观性、舒适度以及语言清晰度评分.结果:患者粘固后2周以及粘固后4周咀嚼效率和分齿固定力明显高于粘固前,且患者修复前牙齿的美观性、舒适度以及语言清晰度评分明显低于修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守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