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压疮危险人群居家护理管理

罗小兰

关键词:压疮, 危险人群, 居家护理, 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卧床患者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入院前和出院后100例长期卧床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对长期卧床患者采取居家预防压疮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经过对100例患者临床资料的对照,分析,统计,常规组,60岁以上及使用石膏,夹板或绷带的患者均有压疮发生,昏迷患者及偏瘫的患者因为营养的缺失,均产生了压疮,对照组,只有2例80岁患者,其余未见压疮发生.结论:居家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在延续性护理中切实可行,效果明显.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餐饮服务食品营养设计技术要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膳食营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仍然面临着营养缺乏与失衡的局面.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对不合理的膳食结构进行调整,实现营养均衡是极其必要的.对于餐饮服务食品而言,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设计和烹调,提供均衡的膳食营养至关重要.本文简述了餐饮服务食品营养设计要求,浅析了餐饮服务食品的配方设计和合理烹调,以期为我国的餐饮服务食品营养设计提供借鉴.

    作者:逄美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文登区1614例人工流产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文登区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我院行实施工流产的1614例育龄妇女,分析患者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避孕认知、流产原因等情况.结果:受术者中,15-20岁女性有80.6%在本次非意愿妊娠未采其避孕措施,未婚女性有73.8%在本次非意愿妊娠未采其避孕措施.结论:育龄妇女避孕意识淡漠及避孕知识缺乏或抱有侥幸心理造成非意愿妊娠,应加强对育龄妇女尤其是未婚青年女性的性保健知识、避孕知识、生殖健康知识的宣教.

    作者:李敏;张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个性化冲洗法在临床子科室口腔护理中的相关应用

    目的:探究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案,对临床子科室相关领域口腔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80例相关科室需要进行口腔护理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及口腔功能恢复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冲洗法在临床口腔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珊珊;范桂红;关莉莉;赵英利;吴慧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项七针为主辩证施治偏头痛56例

    目的:探讨采用项七针为主辩证施治偏头痛56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的资料,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给予项七针为主辩证施治,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4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痊愈21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4%,针刺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天柱穴可疏通头部经气,以助气机之调达,气血之输布,络脉之通畅,脑府诸窍得养,头痛则止,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建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黄酒加金黄散外敷治疗一例胃复安引起局部皮肤炎性反应的体会

    胃复安是临床上常用的镇吐药,大剂量使用致锥体外系反应的报道很多,但引起局部炎性反应的病例报道极少.

    作者:唐琦;沈婷;沈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该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医疗等若干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医疗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实现医院总体竞争实力的提升,同时保证实现大范围的社会效益.本文主要研究了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分析现阶段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作者:王延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患纠纷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目的:探究护患纠纷存在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护患纠纷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是医疗纠纷中常见的类型.结果:护理工作是医疗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士与患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难免会产生矛盾或冲突,若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并增加护士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护患双方产生情绪对抗,影响护士的工作和患者的健康,甚至扰乱医疗机构的工作秩序.结论:如何杜绝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和错误,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是护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赵彩丽;喻凤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深化药理学教学改革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

    护理药理学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以培养符合护理岗位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药理学知识点繁多,药品名称复杂,药物作用机制抽象,普遍被认为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改革结果,本文着重从药理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如何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将药理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

    作者:刘翠翠;李新燕;王梅;陈树君;回景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药师在药学监护中的作用与地位

    自首次提出药学监护以来,药师职能正在由过去的保障供应服务型逐步向以药学服务为主的临床药学时期和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的药学监护时期转型;这一根本性转变,意味着药师要对患者治疗用药过程承担起责任.药师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也彰显了其在药学监护中的地位与价值.

    作者:黄佳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乡镇卫生院的护理管理的影响因素极其解决对策

    当前,为了乡镇更多患者得到优越的医疗服务,保证我国乡镇卫生院护理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护理工作管理,落实乡镇卫生院的护理服务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目前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荣素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均43例,采用常规治疗对甲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乙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甲组与乙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乙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使用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还可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预后效果较为显著,推广使用的价值较大.

    作者:王后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糖尿病患儿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这种变化对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胰岛素泵治疗具有平稳控制血糖、有效抑制低血糖等优势.在糖尿病患儿的治疗中推广这种治疗方法,可帮助患儿获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张昆彦;李文文;孔令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谈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生带教体会

    目的:通过总结手术室临床带教经验,提高手术室护生带教质量.方法:根据手术室的工作性质及实习大纲要求,制定有特色的带教计划,使护生掌握手术室相关操作.结果:护生顺利完成手术室实习任务.

    作者:黄睿;羊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6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6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痊愈42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6%.结论:老年肺炎患者症状复杂,尽早确诊,准确选用抗生素和综合治疗,提高老年肺炎治愈率.

    作者:刘际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无痛人流术987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通过无痛人流术中的护理方法,探讨护理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重要性.方法:对987例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无痛人流术经静脉给药大约30秒后患者即可进入睡眠状态,在其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经过大约5分钟医生便可完成的手术.需要时间短,手术安全无痛苦.结论:无痛人流术前、术中及术后经过精心护理,患者可以很快恢复身心健康.

    作者:佘松兰;吴轻;黄仁芬;梁毅;陈燕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利用MIRU-VNTR分型技术对结核病患者多重感染现象的分析

    目的: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现象分析.方法:在山东省胸科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1月的临床患者中,挑选同一患者存在2个或2个以上分离株,且一线药物(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药敏结果耐药表型不同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IRU-VNTR方法对25例患者共53个分离株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6例患者的分离株存在不同基因型.结论:本研究中证实山东省胸科医院存在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现象,了解多重感染对于药敏结果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田鹏;王俊玲;黄海燕;凌晓洁;张真金;鹿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压疮危险人群居家护理管理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患者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入院前和出院后100例长期卧床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对长期卧床患者采取居家预防压疮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经过对100例患者临床资料的对照,分析,统计,常规组,60岁以上及使用石膏,夹板或绷带的患者均有压疮发生,昏迷患者及偏瘫的患者因为营养的缺失,均产生了压疮,对照组,只有2例80岁患者,其余未见压疮发生.结论:居家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在延续性护理中切实可行,效果明显.

    作者:罗小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幼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婴幼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为更好的开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25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2个居委会,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个居委会各随机抽取100例儿童.观察组采取发放宣传册子、现场解答、家长课堂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社区常规工作制度向其介绍儿童保健相关知识.6个月后对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婴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定期健康体检的参与率、Ⅰ类疫苗和Ⅱ类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幼儿家长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其参与到社区儿童保健的行为中.

    作者:丁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替格瑞洛组(35例)和氯比格雷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替格瑞洛组35例,应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氯比格雷组35例,应用阿司匹林+氯比格雷抗血小板治疗,1周后测量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出血率.结果:治疗1周后,替格瑞洛组与氯比格雷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替格瑞洛组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氯比格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替格瑞洛组与氯比格雷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86%)与(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与氯比格雷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71%)与(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具有比氯比格雷更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够降低近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梁海雁;姚传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基层医院外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外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医院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110例老年外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试验组(55例)来进行比较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对老年护理安全的管理.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8%),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4.5%);试验组总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83.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升老年人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老年人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老年人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夏希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