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0例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治疗分析

徐洪霞

关键词:急性肺水肿, 对症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肺水肿患者40例临床抢救治疗的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急性肺水肿患者经临床抢救治疗,抢救成功29例(72.5%),死亡11例(27.5%).结论:根据患者情况制订有效的治疗措施,缓解呼吸困难及各类脏器缺氧所致损害,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加强院感控制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自身健康和医疗服务的质量也越来越关注.医院感染是患者在医院住院时常出现的问题,近年来,院感率也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医院感染的出现给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都带来了不利影响,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也受到阻碍.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是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对加强院感控制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等进行探讨.

    作者:张卫东;李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该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医疗等若干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医疗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实现医院总体竞争实力的提升,同时保证实现大范围的社会效益.本文主要研究了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分析现阶段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作者:王延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年1月我院的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中开始施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本次研究选择制止日期为2016年12月,总结这三年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结果:近3年来,我院的患者满意情况、检验者的质量管理效果、质量改进效果均逐年增高.结论:在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患者满意情况、检验者的质量管理效果以及检验质量,应推广使用.

    作者:董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4月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的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等的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室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通过评价指标的内容对两组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在手术的器械管理准备、手术室环境评价、消毒隔离评价以及医师护理能力方面的综合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手术中发生的患者手术感染或者医务人员手术感染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手术室的综合护理质量,还可以降低手术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赖度,所以,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有显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秀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年龄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发生中枢神经细胞白血病的关系

    目的:回顾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不同年龄段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率,以期指导临床,达到尽早干预,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方法:收集自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儿科病房住院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年龄在1周岁至12周岁之间).按不同年龄将76名儿童分为三组:A组幼儿期(1周岁~3周岁),B组学龄前期(4周岁~6周岁),C组学龄期(7周岁~12周岁).定期复查抽取脑脊液,离心瑞氏吉姆萨染色,油镜观查有无白血病细胞,随访18个月,选取能够采取依从性治疗儿童.结果:(1)先对三组入选结果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看三组之间是否匹配.先对3组患儿的基本特征性别构成比做R×C列联表的c2检验,各组间无差异(x2=1.3057,p=0.5206);其次对实验室检查结果做R×C列联表的c2检验各组间WBC、HBG、PLT都无差异.血常规中淋巴细胞和骨髓中原幼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1),骨髓无差异;然后再对3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做做c2检验显示:肝、脾、纵隔包块、免疫分型都无差异;后对不同年龄段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4396,p=0.4869),各年龄组患儿脑白发生率无差异.(2)多因素分析:儿童脑白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变量逻辑回归没有变量进入模型.结论:年龄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没有影响,虽然年龄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危险因素,但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在缓解期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无影响.

    作者:吴秋红;周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草酸浓度测定研究进展

    肾结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准确测定体内草酸浓度是临床检验中判断结石成因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对食物中草酸及其盐含量的测定,对预防和治疗肾结石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天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炎症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头孢他啶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各30例,头孢他啶组行头孢他啶静脉滴注,2次/d,持续7d;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2次/d,持续7d;并将2组抗生素行静脉滴注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经静脉滴注干预的总好转率为93.33%,高于头孢他啶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第III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起迅速抑菌,强效杀菌作用,临床中应依据患者的基础病情控制药物剂量,以此降低药物的副反应.

    作者:陈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联合治疗不孕不育94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宫腹腔镜联合治疗94例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将其随机分至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当中,分别给予患者单独宫镜造影法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法进行治疗.对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各项指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要少于常规治疗组,同时,联合治疗组的术后各项指标同样优于后者,并且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也要高于常规治疗组.讨论:将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方法用于不孕不育的治疗当中,减少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情况,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药二妙散加味治疗流泪症36例

    目的:探索中医治疗流泪症的新方法.方法:应用中药二妙散加味治疗冲洗泪道通畅但仍流泪的流泪症.结果:本方法治疗36例(41眼)治愈26例,占72.22%,有效7例,占19.44%,无效3例,占8.33%,总有效率91.66%.结论:应用中药二妙散加味治疗冲洗泪道通畅但仍流泪的流泪症疗效显著.

    作者:梁国庆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与研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腰痹通胶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特将我院骨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抽签的分组进行进行平均分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2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萘普生缓释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腰痹通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30d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腰痹通胶囊治疗30d后VAS评分平均为:1.10±0.20分;对照组患者经萘普生缓释胶囊进行治疗30d后VAS评分平均为:2.57±0.71分;在疼痛评分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选用腰痹通胶囊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同时提升减轻患者痛感,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红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我国传统与新型疫苗应用现状概述

    疫苗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为预防和抵御疾病的侵袭不断发展这项免疫技术.本文对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传统亚单位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重组基因工程活疫苗和核酸疫苗共七种常见类型的传统与新型疫苗的免疫特点、免疫机制和应用实例进行了整理,并对两大类疫苗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综上结果,对疫苗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建议和预期.

    作者:高乐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耳穴压豆与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配合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98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9)开展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n=49)基于此加用耳穴压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明显高于对照组6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SUI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朱艳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结石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的实际效果进行加以分析.方法:在本院2014年至2016年所接受的该类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并且将其100例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比组(A组)和观察组(B组).对A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对B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还采取了围手术期循证护理工作,对B组患者进行有关病情变化、心理状态的临床观察,辅助饮食管理、心理疏导等循证护理工作.结果:通过观察记录,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发现,B组在整体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等指标上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循证护理措施,在提升护理效率的基础上,可实现疼痛程度的控制,有助于恢复.

    作者:赵晓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基层医院外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外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医院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110例老年外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试验组(55例)来进行比较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对老年护理安全的管理.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8%),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4.5%);试验组总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83.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升老年人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老年人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老年人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夏希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关于中医肛肠学科若干问题探析

    本文主要针对中医在肛肠学科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中医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将中医学的相关理论和药方应用到肛肠学科的各种疾病中,分析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应用情况,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郑睿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及治疗初步探讨

    目的:分析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当中收治的4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主要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均分成西医组与结合组,西医组患者接受地屈孕酮+黄体酮肌注药物保胎治疗,结合组患者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联合服用滋肾育胎丸,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发病原因较为多样,本研究中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西医组,两组患者主要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中,医生需对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并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以确保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赵乐;吴琼琼;高永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无痛人流术987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通过无痛人流术中的护理方法,探讨护理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重要性.方法:对987例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无痛人流术经静脉给药大约30秒后患者即可进入睡眠状态,在其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经过大约5分钟医生便可完成的手术.需要时间短,手术安全无痛苦.结论:无痛人流术前、术中及术后经过精心护理,患者可以很快恢复身心健康.

    作者:佘松兰;吴轻;黄仁芬;梁毅;陈燕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6例腹腔镜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护理措施,积累并改进护理经验,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胃肠外科住院的4例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从加强心理护理、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和健康宣教、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合理规范的营养支持、腹腔灌洗护理等方面提出改进方案.结果:4例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负压冲洗引流是治疗护理关键点,采取一系列完善专业规范的护理措施,加强人文关怀,医护患三方积极寻求多途径,尽量缩短疗程,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施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丙泊酚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围术期的麻醉效果及脑保护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围术期的麻醉效果及脑保护作用.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10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各52例).咪达唑仑组围术期用咪达唑仑麻醉,丙泊酚组围术期用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手术麻醉效果;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动脉血氧含量、颈静脉血氧含量.结果:丙泊酚组手术麻醉效果高于咪达唑仑组,P<0.05;丙泊酚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干预前两组动脉血氧含量、颈静脉血氧含量相近,P>0.05;T1、T2、T3丙泊酚组动脉血氧含量、颈静脉血氧含量优于咪达唑仑组,P<0.05.结论:丙泊酚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围术期作用确切,可提高麻醉效果及脑保护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邓娜娜;董明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控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体会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控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消毒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严格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结果: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敏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