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支气管炎(慢性)经咳喘益肺补肾汤治疗效果研究

韩小兰

关键词:支气管炎, 慢性,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经咳喘益肺补肾汤治疗老年支气管炎(慢性)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支气管炎老年患者纳入研究中,按随机表法分成探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治疗,探究组同时加服中药咳喘益肺补肾汤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探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征特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中药咳喘益肺补肾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不良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TH17细胞及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大肠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是一种十分常见和致命的恶性肿瘤,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地区间差异化大[1].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更有逐年攀升的趋势[2].近来研究人员发现 TH17 细胞的异常激活、分化、增殖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22、IL-17、IL-21 等)是导致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3].现将 TH17 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机制以及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冯亮;许岸高;李丙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家庭无创呼吸机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家庭无创呼吸机再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方法:观察组为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重度和极重度慢阻肺患者30例,对照组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未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30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EV、FVC、年住院次数、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FVC、明显低于对照组,年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CA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使用家庭无创呼吸辅助通气,能够明显降低住院次数,大幅度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雍楠;古力·喀德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甲状腺微小癌28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诊断明确的2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22例单发病灶者行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8例多发病灶者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所有患者均行Ⅵ区淋巴结清扫,颈部淋巴结阳性者,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28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暂时性声嘶、低钙经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术后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结论:甲状腺微小癌起病隐匿,彩超及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确诊为微小癌,根据病变情况选择腺叶+峡部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全切除,全部病例均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颈部淋巴结阳性者行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李宁;安新山;曹文栋;张志梅;张玲染;任国英;王德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辖区内自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接受正规产前检查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4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40例同期我院辖区内未接受正规产前检查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作为对照组,记录并对比2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在产后出血、先兆子痫、子痫以及其他并发症等发生率上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患病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上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检查能够显著减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对确保产妇及围产儿的安全均有积极作用.

    作者:毛定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医学影像科技护一体化管理探讨

    医学影像科主要由诊断、技术、护理三部分组成,技护一体化管理是技护质量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接轨,以达到质量管理与奖惩同步,人力资源共享,业务水平互补互助,科研水平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者:白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产科出血大量输血管理

    目前,危害产妇生命健康的重要原因就是产后出血.产科出血后大量输血管理策略对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量输血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充产妇的血容量,维持其渗透压的稳定,从而增加血液携带运输氧气的能力,能够起到止血作用.对于产科出血,大量输血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产妇的红细胞,在早期使用足量的血浆,输注血小板,为产妇补充纤维蛋白,准备一定的止血药物,从而防止相关出血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康景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谈循证检验医学的应用实践

    目的:通过学习循证检验医学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促进医学检验的发展与进步.方法:介绍循证检验医学的要素和基本过程及其实践方法.结果:形成可供系统评估的证据,并对技术实践进行评估.结论:正确实践循证检验医学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指导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

    作者:付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深入探讨综合康复治疗作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和西药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电针、中药熏蒸综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腰痛评分(JOA)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治疗中,运用综合康复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周尚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从2015年2月入组患者,以精神科收治的门诊、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截止2016年4月,共入组对象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A组、B组各37例,停用原有的抗精神类药物,采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A组氯氮平,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喹硫平,持续3个月.结果:治疗后,组内对比A组与B组BPRS、SD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两组GAS评分高于治疗前,组间对比B组GAS评分高于A组、SDS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不良反应54.1%(20/37),B组发生率不良反应64.9%(24/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好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无论是单用还是联合应用,联合应用在改善大体功能、减轻社会缺陷方面可能有比较优势.

    作者:李英亭;李思媛;张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肺灌洗尘肺病患者舒适护理研究进展

    尘肺病是指主要表现为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的主要全身性疾病,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该病,其疗效显著.但由于支气管肺泡灌洗为侵入性治疗,会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心理及生理不适、痛苦.对肺灌洗尘肺患者予以舒适护理,可显著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及生理的痛苦,有效提高其舒适度.

    作者:吕雪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子宫后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除了子宫体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简称内异症.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如脐、膀胱、肾、输尿管、肺、胸膜、乳腺,甚至于双侧手臂以及大腿等组织深部,但绝大多数病灶位于盆腔脏器以及壁腹膜,其中以卵巢、宫骶韧带常见,其次为子宫及其他脏腹膜、阴道直肠膈等部位,故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内异症在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但在临床行为学上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如种植、侵袭及远处转移等.持续加重的盆腔粘连、疼痛、不孕,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1].

    作者:陈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甲硝唑、制霉菌素、阴道臭氧(灌洗)联合治疗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硝唑、制霉菌素、阴道臭氧(灌洗)联合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三年来收治的阴道炎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联合组采用甲硝唑、制霉菌素、阴道臭氧(灌洗)联合治疗,给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经治疗后,联合组取得96.6%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取得80%的治疗总有效率,联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阴道炎患者的治疗采用甲硝唑、制霉菌素、阴道臭氧(灌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等优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法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药熏蒸联合窄谱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总结中药熏蒸联合窄谱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收治治疗的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实验组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行中药熏蒸联合窄谱UVB治疗,参照组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行中药熏蒸治疗.对比两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问题.结果:组间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问题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窄谱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优于单一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尹晓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优质护理方法对产妇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产妇在完成剖宫产手术后配合选择优质护理方法加以干预后,观察对产妇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4月~2017年01月收治的102例剖宫产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分组由剖宫产患者抽签展开;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优质护理;对两组剖宫产患者的护理结果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疼痛症状表现优于对照组剖宫产患者非常明显(P<0.05);观察组平均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剖宫产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通常不会获得明显的效果,而临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保证剖宫产患者的术后疼痛感获得显著缓解,可以确保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得以有效加快,从而显著提高剖宫产患者的术后预后质量.

    作者:王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硫酸铜比重法对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浓度的评价效果

    目的:对硫酸铜比重法对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浓度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接受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2335份,对其采取硫酸铜比重法对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硫酸铜比重法对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后发现,女性献血者血红蛋白不合格率显著高于男性献血者,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1次献血者与第2次献血者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ml献血量组血红蛋白检测不合格率与400m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硫酸铜比重法对无偿献血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筛查,临床价值显著,可为献血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魏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治疗耐药性结核菌的环丝氨酸脂质体在大鼠肺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验证环丝氨酸经过脂质体包封后其肺内的缓释效果.方法:分别以环丝氨酸水溶液和环丝氨酸脂质体混悬液对大鼠肺内进行滴注给药后,比较两种剂型在大鼠肺部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评价将环丝氨酸制备成脂质体经肺部给药的优势.结果:发现环丝氨酸溶液剂的表观吸收速率常数和消除速率常数均大于脂质体混悬剂,且环丝氨酸脂质体在给药后72小时仍能检测出环丝氨酸的血药浓度.结论:经过脂质体技术的制备,环丝氨酸在大鼠肺部的滞留时间延长,延长了药物与结核菌的作用时间,增加了环丝氨酸的药物疗效.

    作者:佟雷;刘世娟;李华洋;刘金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燥热犯肺型咳嗽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咳嗽(燥热犯肺)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中药汤剂结合推拿按摩进行治疗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安顺市中医院102例门诊患者;结果:治疗组、中药组、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51.5%、51.2%,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佳;结论:采用中药汤剂结合推拿按摩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海林;洪开文;田淋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胃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术后恢复状况.结果: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较之护理前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较之对照组更大(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情况较之治疗前均更优(P<0.05).结论:胃癌手术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并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爱芳;王翠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示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的认识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的岛状皮瓣在示指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示指软组织缺损的70例患者,按照修复时选用的岛状皮瓣的不同类型为患者分组:使用示指背侧的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的35例患者归入研究组,使用腹部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的3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组间对比治疗效果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①就综合质地感觉而言,研究组有97.14%(34/35)的优良率,对照组有74.29%(26/35)的优良率;②就辨别觉水平而言,研究组为(4.72±0.50)mm,对照组为(8.31±2.89)mm;③外观正常率:研究组为94.29%(33/35),对照组为65.71%(23/35);④痛觉正常率:研究组为88.57%(31/35),对照组为62.86%(22/35);⑤触觉正常率:研究组为100%(35/35),对照组为71.43%(25/35).就上述指标而言,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与腹部岛状皮瓣相比,使用示指背侧的岛状皮瓣进行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可以更好地恢复皮肤外观、触觉、痛觉、综合质地感觉,其临床应用价值更加显著.

    作者:黄晓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药炮制过程的化学机理应用探讨

    在中医的学科体系中,中药炮制应当构成其中的核心部分,中药炮制过程具有显著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特征.近些年来,中医科学获得了迅速进步,与之相应的中药炮制手段和技术也得到了改进.进行中药炮制的操作过程中,关于基本的化学机理有必要透彻了解,在此前提下才能制作出优质的中药饮片,在大程度上保障饮片具备的疗效.中药在进行炮制时,通常很容易改变化学特征,因此表现出显著的化学变化.为此,对于中药炮制的全过程来讲,有必要明确中药炮制相关的化学机理;结合中药炮制的具体操作流程,探求相应的完善措施.

    作者:王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