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东
综述分析了生产环节中菌种质量、流加糖、生物素、温度、发酵代谢产物和细胞膜通透性对谷氨酸质量控制要点,讨论了谷氨酸研究的以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徐辰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研讨神经干细胞移植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线立体膜电位的变化.方法: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部,用分子生物学测定其海马线立体膜电位,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其学习记忆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海马线立体膜电位增高.结论: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其痴呆状态.
作者:孙爽;王喜春;祝鸿雁;付宏娟;黄月萍;武峙璇;魏成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门诊输液室中护理程序对健康教育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8月-2018年4月在我门诊输液室输液的患者(14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70例.此次研究乙组是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甲组是通过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总结健康教育优良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健康教育的优良率(95.71%)大于乙组(82.86%),有统计学意义(x2=6.048,P=0.014).甲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7.14%)大于乙组(84.29%),有统计学意义(x2=6.869,P=0.009).结论:在门诊输液室中,护理程序可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韩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通痹益脑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4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通痹益脑汤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自理能力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较对照组73.81%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痴呆量表(CDR)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DR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痹益脑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能促进患者自理能力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尹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丹毒[1]是以皮肤突然发红,色如涂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好发于下肢,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粘膜的细微破损处侵入皮内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疾病.魏开建教授从事临床工作近 30 余年,对下肢丹毒的诊治经验丰富,其在西医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内服解毒利湿汤加减,外用金黄散调敷,疗效显著.自 2017 年 1 月至 2017 年 10 月于我院门诊治疗患者 69 例,其中运用单纯西医抗生素治疗 30 例,中西医结合治疗 39 例,经对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更好.现将其治疗方法整理总结,并兹举一典型案例,浅述魏开建主任医师治疗丹毒的经验,为临床中西医结合丹毒提供一条思路,其内容如下.
作者:江洁敏;魏开建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改进胃管置管长度,对老年患者鼻饲营养后误吸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入住我院老年科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鼻饲管置管方法,插入鼻饲管长度为45~55cm,30例为实验组采取在传统鼻饲管置管方法基础上,插至45~55 cm时,确定鼻饲管在胃内后,继续插入10 cm以上,使鼻饲管前端到达幽门部.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的反流、呛咳、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反流、呛咳、误吸、吸入性肺炎方面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增加胃管插入长度后,减少胃肠道反应及误吸的发生.
作者:洪华;冯跃军;向徐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自拟健脾活络止痛汤加中药外敷治疗临床确诊的82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效果.治愈率达62.2%,显效率达100%结论:自拟健脾活络止痛汤加中药外敷从健脾化湿、活血通络止痛立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显著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毅;周秀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的疗效和实用性.方法:应用点阵激光联合治疗瘢痕疙瘩106例,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满意率.结果:85%的瘢痕表面接近平整色泽接近正常,患者满意.结论: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效果显著,患者满意率高.
作者:赵文利;刘玲玲;于玲;徐婧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42例肠梗阻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n=21)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2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20/2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95%(17/21)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BP、PF、RP、RE、MH、VT、SF和GH)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100.00%(21/21),与对照组满意度85.71%(18/21)比较,显著升高(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口服给药是主要给药途径,一方面患者服用比较方便,另一方面口服给药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小,药物不伤害患者的皮肤、粘膜及血管.但是,在患者进食之后,部分食物中的成分会影响药效,甚至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本文重点分析食物中的成分对口服药物的影响及引起不良反应的深入探讨,分析食物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指导.
作者:张澜;孙海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针对延续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114例2017年9月~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实验组(延续护理干预),平均每组患者57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以及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以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于临床护理上.
作者:蒋晶晶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177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用药将其分为舒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及联合组(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每组59例,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变化以及麻醉苏醒期各指标水平.结果:T0时各组患者的HR及MAP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T2时瑞芬太尼组及舒芬太尼组HR较T0、T1均显著升高,而联合组波动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在T1-T3时刻MAP的波动均较瑞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小,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后VAS评分均显著少于瑞芬太尼组及舒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小,且麻醉苏醒快,术后镇痛效果好,在全身麻醉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王焕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布洛芬混悬液对儿科退热作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流行性感冒发热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布洛芬混悬液常规口服治疗,对照组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常规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9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显效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安全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混悬液可明显改善流行性感冒发热患儿症状的同时缩短退热时间并且药效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较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对儿科退热效果确切,着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失禁性相关性皮炎(IAD)是由于暴露于大小便中而引起的一种刺激性皮炎,在长期的护理单元中,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年化,中风的发病率逐建上升,IAD发病慨率也不断的增加.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红斑、水肿、浸渍、剥脱、破损、丘疹和水泡的形成,伤口的边界不清晰、呈弥散装,伴有瘙痒或疼痛及继发性真菌感染.此病不易防范,特别是监护室发生 IAD 不但失去家属的信任,而且对病人也造成痛苦,给自己也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以下是本病护理对策.
作者:蒲小平;王琼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8年2月本科接诊的急性脑梗塞病患10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A组(n=52)采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法,B组(n=52)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法.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NIHSS评分等指标.结果: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比B组的80.77%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法对急性脑梗塞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作者:马晶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前降钙素原(PCT)表达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电化学发光对PCT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Logistic回归,得出检测指标佳诊断cut-off值.结果: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组实验室炎症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正常参考值时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组PCT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0.1%、86.3%、0.894;佳诊断cut-off参考值时PCT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6%、78.6%.结论:PCT对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医师及时诊断、评估病情转归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杨爱平;汪敏;陈燕;瞿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探析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急性皮炎湿疹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4月-2017年10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急性皮炎湿疹患者中选出10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组,对照组选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涂抹,观察组选用他克莫司软膏涂抹,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2.35%,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涂抹患侧有助于调节急性皮炎湿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东岭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应用冰冻切片诊断的病理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法,予以对照组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法,对两种诊断方式的符合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6.88%,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进行冰冻切片诊断可充分指导临床手术范围,有效诊断患者的病情,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作者:张清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肌瘤切除术和子宫动脉血管介入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选取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手术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切除组21例和介入组21例,采用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切除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血管介入术治疗血管介入组患者.结果:与血管介入组患者相比,切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切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例数较多.结论:加强子宫动脉血管介入术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运用,能够有效防止产生术后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恢复,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应在临床过程中得到广泛推广.
作者:刘建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葡萄糖检测结果的比较.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50例患者分别进行快速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观察两种检测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两者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餐后两小时血糖值比较,两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在检测时间等方面比较,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葡萄糖检测结果相一致,均可作为临床诊断方式,快速血糖仪的方式更为简单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作者:芦昱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