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菲;孙莉
目的:探讨与对比不同手术治疗颌骨囊肿的应用效果,以促进颌骨囊肿的预后改善.方法:研究时间为2003年1月到2016年12月,采用总结性、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颌骨囊肿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完整刮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开窗引流术治疗,记录与随访两组近远期预后.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2月,观察组的复发率为0.0%,对照组为2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完整刮治术,开窗引流术治疗颌骨囊肿具有更好的微创性,能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与远期随访复发率,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顾起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1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62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选取2016年12月至5月期间收治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方法,能够实现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降低了护理纠纷事件,可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光会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每组各40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止咳、平喘、雾化等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红霉素治疗,20~25mg/(kg?d),静脉滴注,7d为一个疗程;观察组患儿在红霉素输液一个疗程即7d后,再口服阿奇霉素10mg/(kg?d)2-3个疗程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退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0%(32/4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两组间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治疗的效果,此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蕾;奴勒加勒哈斯?艾尔甫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门诊输液室中护理程序对健康教育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8月-2018年4月在我门诊输液室输液的患者(14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70例.此次研究乙组是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甲组是通过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总结健康教育优良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健康教育的优良率(95.71%)大于乙组(82.86%),有统计学意义(x2=6.048,P=0.014).甲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7.14%)大于乙组(84.29%),有统计学意义(x2=6.869,P=0.009).结论:在门诊输液室中,护理程序可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韩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生化指标水平、甲状腺体积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效果理想,可明显延缓甲状腺结节的发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尔肯.吐尔逊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及交通工具的普及运用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给临床护理工作也带来了挑战性,是护理的重要部分[1].股骨粗隆间骨折指股骨颈基底以下至粗隆水平以上部分发生骨折,多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2].近年来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已成为首先方法[3],目的避免长期卧床、利于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通过收集2017年7-12月我院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并手术老年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褚舒君;陆庆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9例并进行两组,对照组用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则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LVEF、BNP水平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急诊内科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蒋明勇;陈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牛蒡根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脂、FFA、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结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成6组,(1)空白对照组;(2)模型组;(3)阿卡波糖对照组;(4)牛蒡根提取物低剂量组;(5)牛蒡根提取物中剂量组;(6)牛蒡根提取物高剂量组.实验第0周和第9周眼眶静脉采血测定血脂(TG、TC、HDL-C、LDL-C和FF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MDA)含量;且于第9周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取出右侧大腿后肢肌肉及肝脏分别测定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取出胰腺行HE染色观察胰岛细胞形态.结果:(1)牛蒡根提取物低剂量和高剂量组的肌糖原和肝糖原均高于模型组(p<0.01);(2)牛蒡根提取物低剂量组大鼠血液中TC和TG水平均低于模型组,中高剂量组TC水平低于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牛蒡根提取物均可增加HDL-C水平,高剂量组牛蒡根提取物反而可以增加LDL-C水平.此外中剂量组FFA水平在治疗前高于模型组(p<0.01),经过治疗后两组之间无差异,说明中剂量牛蒡根提取物可以降低血液中FFA水平;(3)HE染色发现牛蒡根提取物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使胰岛形态趋于正常;高剂量牛蒡根提取物组可明显增加SOD水平而降低MDA含量.结论:牛蒡根提取物可以降低血液中TC、TG水平,增加HDL-C水平,降低FFA水平,同时可以增加体内SOD水平、降低MDA水平,保护胰岛β细胞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赵繁荣;潘国聘;齐恒田;荆云;杨宇平;宋平;李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近年来,随着临床使用药物日益增多,注射用骨瓜提取物引起的过敏姓休克时有发生.该文报道了今年我院1例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致过敏姓休克的病例,旨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陆庆红;顾芸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4例.A组给予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B组给予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B组为79.55%(P<0.05).对比术前与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楔变指数(伤椎椎体前方高度/其后方高度)和后凸Cobb角等指标,无差异(P>0.05).但两组术后各项指标显著优于术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可改善其相关指标,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可推广.
作者:朱新琪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1-2017/1的4000张药物处方,统计抗菌药物处方数目及其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在4000张药物处方当中有1400张为抗菌药物处方,占到总数的35%;1400张抗菌药物处方当中,有420张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占到总数的30%;统计显示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选药不合理、给药不恰当、理化禁忌,溶媒选用不当,无指征滥用药物等方面.结论:临床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为突出,需要得到临床的普遍重视和加强管理,从而有效发现和解决不合理用药问题,提高用药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
作者:何建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儿童肥胖症系统预防干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的66例探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儿童肥胖患者,将其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预防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胆固醇、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肥胖症儿童实施系统预防性干预方式,能有效改善各项指标,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不断推广与采纳.
作者:马秀琦;马纯玲;秦廷娅;张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对我科25例退变性腰4、5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进行4年随访,观察其术后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5例退变性腰4、5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狭窄类型,对中央管狭窄采用PLIF术式,对神经根管狭窄采用TLIF术式,在术后及4年随访中,分别观察:1.不同术式在术后第2天及第5天VAS评分(腿);术后15天VAS评分(腰、腿);术后3月ODI;术后1、2、4年的VAS评分(腰、腿)、ODI.2.对术前、术后15天VAS评分(腰、腿);术前和术后3月ODI进行对比;术前及术后1、2、4年VAS评分(腰、腿)、ODI进行对比.结果:1.两种不同方式在术后第2天、15天、第1、2、4年VAS评分(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种术式在术后第5天VAS评分(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TLIF优于PLIF).4.两种术式在术后15天VAS评分(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TLIF优于PLIF).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在远期腰痛缓解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5.术后3月、6月椎间融合见骨密度大于-2.5融合更快.6.腰和腿的术前、术后VAS评分、ODI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1.TLIF手术对神经根干扰更少,术后腰部疼痛缓解更快,恢复更好;2.两种不同手术方式远期疗效均能达到满意效果;3.在同等条件处理植骨床情况下,骨密度越好,椎间融合越快.
作者:刘杰;龙浩;张洋;徐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全部患者的血液病实施血液检验,分析采血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对于检验质量的影响.结果:在血液采集过程中,患者接受采血的部位、采血的时间、送件时间以及血液是否出现溶血,都会对血液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结论:血液标本采集中,有众多因素对检验结果形成干扰,因此在采血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采血标准,特别要重视细节管理,才能有效保证血液检验质量.
作者:史琰;梁兆生;杨玉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布洛芬混悬液对儿科退热作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流行性感冒发热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布洛芬混悬液常规口服治疗,对照组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常规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9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显效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安全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混悬液可明显改善流行性感冒发热患儿症状的同时缩短退热时间并且药效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较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对儿科退热效果确切,着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与来我院出生的89例黄疸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专科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黄疸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43例,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36例,81.82%),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抚触护理,其有助于缩短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促使其血清红素水平提升.因此,抚触护理值得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云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评价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受损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小儿心肌受损患者,所有小儿心肌受损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小儿心肌受损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小儿心肌受损患者),分别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小儿心肌受损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显效40例、有效3例、无效2例)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7.78%(P<0.05).结论:通过对小儿心肌受损患者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作者:滕建举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应用PHILOS钢板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自2016年3月~2017年10月我科应用PHILOS钢板共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6例,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9例,三部分骨折17例,四部分骨折10例.病例纳入标准为:骨折移位程度,移位>1cm或成角畸形>45°,排除严重粉碎骨折、开放骨折及外展崁插骨折.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定.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63.2±4.1岁,平均手术时间为62±10.5分钟,术后随访平均13.6±5.5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4.8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1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PHILOS钢板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熟练掌握肱骨近端解剖及生物力学原则.
作者:张绪斌;周建波;张琰冰;郑铁刚;马林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索讨论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与增强CT检查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联合增强CT检查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1月消化内科住院治疗90人肝脏肿瘤的患者,经临床病理生化检测肝脏良性肿瘤50人,肝脏恶性肿瘤40人,根据研究需要分组肝脏良性肿瘤50人为对照组,肝脏恶性肿瘤40人为实验组,比较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确定实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增强CT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与增强CT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其中肝脏良性肿瘤的检出率为80.0%(40/50),肝脏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85.0%(34/40),总检出率为82.2%(74/90),增强CT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肝脏良性肿瘤的检出率为82.0%(41/50),肝脏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87.5%(35/40),总检出率为84.4%(76/90),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与增强CT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肝脏良性肿瘤的检出率为96.0%(48/50),肝脏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97.5%(39/40),总检出率为96.6%(87/90),增强CT检查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均比单独一项检测高具有差异性,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联合增强CT检查可提高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应用于肝癌患者可以准确及时的检测出肝癌的良恶性,可以使患者及时治疗和预防,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尹永芳;陈志仁;梁研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净化医疗、食品配送市场,提升服务质量.方法建立专业医疗物流,法律法规规范,持证上岗.结果药品、材料、医用品、食品运输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配送效率提高.结论医疗、食品配送市场得到净化,改变群众以往对医药、食品运输不良看法.
作者:刘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