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朱晓艳

关键词:血细胞形态学, 发热疾病, 诊断
摘要:目的 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发热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细胞常规分析及血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测,分析其异常血细胞形态阳性结果及血细胞形态学指标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血细胞形态阳性结果及MCH、RDW-SD、MCV、HCT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血细胞形态学检测方式效果显著,能够检测发热患者病情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

    目的 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办法.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其治疗依从率81.67%高于对照组的治疗依从率51.66%(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江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10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细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然后询问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祖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滥用抗生素造成的严重危害并总结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抗生素(antibiotics)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表现高发,导致部分细菌耐药性增强,难以收获可观的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细菌耐药性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滥用抗生素产生的危害,如对机体各器官功能的损害、促进耐药性细菌频发、细菌失调现象高发与延误治疗等;以此提出几点合理使用建议.旨在借此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预防对策的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王万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析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作为探析对象,将其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延续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护理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再次住院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生活依从性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用药、饮食及运动等生活依从性,降低患者再次住院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彩霞;韩慧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评价并研究细节护理对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的影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便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本研究选择其中收治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46例.对于本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选择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和指导,为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用细节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结束之后,对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细节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育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在消化内科中探究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对其展开药物治疗,探究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40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诊),其中70例为A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展开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和金双歧治疗,选择70例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展开赛乐特进行治疗.对比效果.结果A组患者和B组患者治疗前得分情况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显著的提升,但B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B组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选择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应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胸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日.结果 实验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胸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能减少并发征,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肺癌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张坤;白晶;韩振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产房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防范措施探究

    目的 对产房护理不良事件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2014.10——2016.10期间30例出现产房护理不良事件的案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研究的对象,对这30例事件进行深入且全面的回顾与剖析,统计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结果,并针对相关事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出现不良护理实践的原因主要有用药错误、护理操作不当、沟通不良、护理能力不足等.结论 应提高产科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专业知识及操作水平,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制定完善的护理体系来提高产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作者:马功霞;姜卫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老年骨折患者的饮食护理

    目的 探究饮食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32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各个阶段的骨痂生成情况及对应的营养需求,总结饮食护理对策.结果 经过饮食护理干预,32例患者中生成大量骨痂的有25例,生成中量骨痂的有5例,生成少量骨痂的有2例.结论 采用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老年骨折患者骨痂形成,提高老年患者骨折治疗新效果,促进老年患者骨折愈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宇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在临床中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给予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以及多巴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每分排血量(CO).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以及每分排血量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则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选择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能够相辅相成,增加治疗效果,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许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医护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特色与优势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中医护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特色与优势.方法 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慢性病患者100例,其中接受西医一般护理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中医护理管理策略护理的50例患者为治疗组,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中医护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建立和完善当前中医护理安全管理策略.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接受中医护理安全管理策略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接受西医一般护理的患者,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结论 中医护理在慢性病管理上独具特色,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中医护理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可有效确保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安全,值得在慢性病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崔云飞;王嵩;王媛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动静脉内瘘发生闭塞的原因分析及科学维护

    目的 分析动静脉内瘘发生闭塞的原因及科学维护方法.方法 对本科室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发生的26例动静脉内瘘闭塞的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科学的维护方法.结果 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的26例病人中,低血压11例(42.3%),穿刺按压不当6例(23.1%),患者自身血管因素4例(15.4%),患者保护意识薄弱3例(11.5%),内瘘局部感染1例(3.85%),其他原因1例(3.85%).结论 动静脉内瘘发生闭塞的原因有很多,临床护理时应积极采取科学维护方法,以有效预防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

    作者:韩秋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7月-9月未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30例患者为参考组,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3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 针对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开展优化急诊护理,可尽早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术,缩短球囊扩张时间,改善心肌供血,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显著的运用价值.

    作者:杨茗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脏康复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35例不良血管事件几率14.3%,对照组35例,不良血管事件几率5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预防行为评分(77.5±10.2)分,对照组预防行为评分(60.5±8.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艺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观察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观察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之间,在我院选取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为(2.3±1.2)次,对照组为(5.2±1.3)次,对比差异显著,且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LVEDD分别为(69.8±10.3)%、(59.8±9.2)mm;对照组患者的LVEF、LVEDD分别为(64.5±8.5)%、(55.1±8.4)mm,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赵昌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手术室中护理干预在宫外孕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自身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进行的宫外孕手术80例,将宫外孕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患者为40人.常规组按照手术室的一般护理常规给患者进行护理.护理干预组的患者则在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相互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组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进行对比,护理干预组评分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手术室里面给宫外孕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焦虑抑郁的评分,提高了宫外孕患者对于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刘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5±6.7)h、(31.5±8.2)h、(5.3±2.4)d;对照组分别为(26.6±8.1)h、(37.6±8.8)h、(7.5±2.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晶;王艳;高佳芹;林涛;周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妊娠合并高血压86例急诊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与分析妊娠合并高血压进针治疗中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内接收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患者,将其进行奇偶排序,43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服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43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服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急诊治疗中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茹鲜姑丽·库尔班;吐尔洪·买买提木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喉癌为头颈部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手段,细致的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疾病转归及功能恢复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专业的知识理论及规范的实践操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蒋慧;赵婷;刘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危新生儿的出院计划

    高危儿是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包括极低胎龄体重和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严重病症的新生儿,高危儿在历经各种疾病与处置后,虽然得以存活,但是他们日后身心可能遇到的问题,远较正常新生儿来得多. 在出院后如何让这群新生儿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需要有一份完善的出院计划. 出院计划应从该婴入院便开始规划,依个别病情需要,结合医护人员、家属等,针对其出院后所需的后续照顾问题及身心发展,做预先的规划,减少合并症的产生,减少再住院的几率,使得婴儿能获得好照顾及良好的身心发展.

    作者:郝金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