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CT、MRI应用于早期临床分组诊断脑梗塞的实际应用效果

许玉红

关键词:CT, MRI, 脑梗塞, 诊断, 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CT、MRI应用于早期临床分组诊断脑梗塞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采用CT、MRI实施检查,其中对A组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实施分析,对B组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然后对两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以手术结果作为参照标准.结果 经过分析研究发现,90例患者中包括脑干9例、额叶11例、基底节25例、颞叶21例、枕叶16例、小脑8例.借助两种检查办法对上述疾病的影像学实施检查,其中A组的检查结果显示76例和临床结果符合,其准确率为84.44%,B组检查结果显示有43例和临床诊断结果符合,准确率为47.7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脑梗塞的患者采用MRI实施诊断,可以有效的对其病灶进行检查,帮助医师对患者的病灶部位以及形态、大小、性质等进行确诊,从而降低了临床的误诊率和漏诊率,使得治疗的安全性大大的提高,临床诊断价值比较显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产后出血运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7年12月期间入我院产科接受剖宫生产,并发生产后出血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以此为前提按临床产后出血不同处理方式将其划分为缝合组(40例,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和对照组(30例,常规宫腔填纱布治疗)两个组别,对比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缝合组较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更短;治疗后止血迅速,术后2h出血量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此外缝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止血效果佳,操作简单迅速,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董艳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2015——2017年本地区患儿A组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本地区患儿A组轮状病毒(RV)感染情况及发病趋势.方法 回顾分析2015——2017年本地区患儿A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结合患儿就诊临床资料分析发病趋势.结果 2015——2017年本地区患儿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平均阳性率分别27.7%、36.8%、45.8%,三年间感染率逐年升高(P<0.05);男女患儿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2岁的患儿阳性率高,2017年重症患儿比例高.结论 本地区患儿A组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有逐年上升的趋势,6个月-2岁的患儿为高危人群.

    作者:张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在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10——2017.10收治的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手术患者11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再通率及妊娠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输卵管再通及妊娠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2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手术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同时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梁立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与分析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期间内接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经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以及FBG、PBG、HbA1 c、24 h蛋白尿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BG、PBG、HbA1c、24h蛋白尿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极大的降低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促进了患者肾功能的恢复,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尼莫地平治疗神经性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对于出现神经性头痛的病人选取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出现神经性头痛的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方法:氟桂利嗪;研究组治疗方法:氟桂利嗪+尼莫地平,观察指标取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数量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数据表明,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人数量比对照组的少,且研究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数据,存在明显差别.结论 针对于存在神经性头痛的病人可以对其实施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具有突出的治疗效果,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有利于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对预防再发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患者再发脑梗死的影响作用,从而降低脑梗死的再发率及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法 筛选出脑梗死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加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的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加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半年、1年、1年半的脑梗死再发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治疗组患者脑梗死再发率降低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提高.结论 健康教育可降低脑梗死患者的再发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作者:王梦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针刺联合四妙散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特发性水肿的体会

    特发性水肿(idiopathic edema),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排除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等之外的原因不明的水肿.此病多发于女性,年龄在20-50岁之间.西医治疗方法多给予利尿剂,但此方法不良反应较多,治疗效果不甚满意,易反复,患者依从性较差.中医在治疗特发性水肿方面有着较好的优势,本文从中医角度探讨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体会.

    作者:王萌萌;吴瑞娜;高守媛;陈舒婉;张淑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精细化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观察分析

    目的 将精细化护理实施于手术室中,观察分析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本文实验分析资料是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临床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参考护理方案不同分组,一组16例,常规护理用于参照组,精细化护理用于实验组,计算2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值、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沟通交流评分值、护理服务态度评分值、家属健康教育评分值、护理操作执行力评分值等手术室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值相较于实验组患者对应数值,P<0.05,有数据分析和计算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实验组患者对应数值,P<0.05,有数据分析和计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可以明显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凯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城市高危人群乳腺癌不同筛查方案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 探究城市高危人群采用乳腺B超、乳腺X线及二者结合对乳腺癌筛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防癌风险评估问卷调查表筛选出我市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乳腺癌高风险人群,采用乳腺B超、乳腺X线及二者结合进行乳腺癌筛查,以ROC曲线分析法评价不同筛查方法在乳腺癌筛查中的灵敏度.结果 本次调查共筛查出3125例乳腺癌高危人群,其中经病理检查有11例为乳腺癌,检出率为352.0/10万.B超检查、X线检查、B超+X线、B超-X线筛查模式的灵敏度分别为58.33%、15.63%、16.18%和60.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9580.962和0.804,经Z检验显示,B超+X线筛查模式诊断准确性高于其他筛查模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作为乳腺癌筛查的有效方法,B超、X线检查各有优劣,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互补,起到更好的筛查效果,有效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开展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讨.方法 选取来我院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仅施行剖宫产术的为对照组,在行剖宫产术的同时开展肌瘤切除术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 ①在手术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缩宫素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二者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为23.4%,相比于对照组的8.5%明显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行剖宫产术的同时展开肌瘤切除术,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术后并发症,因而临床医生应以患者肌瘤的位置及大小等为依据,合理展开肌瘤切除术,防止出现二次手术.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滥用抗生素造成的严重危害并总结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抗生素(antibiotics)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表现高发,导致部分细菌耐药性增强,难以收获可观的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细菌耐药性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滥用抗生素产生的危害,如对机体各器官功能的损害、促进耐药性细菌频发、细菌失调现象高发与延误治疗等;以此提出几点合理使用建议.旨在借此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预防对策的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王万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的临界值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的临界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利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临床尚未明确探究的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观测糖尿病肾病舒张压、收缩压诊断ROC曲线.结果 通过将临床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血压、收缩压、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均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控制的舒张压、收缩压临界值在78 mmHg以及139 mmHg左右.结论 病程、血压、收缩压、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应在78 mmHg以及139 mmHg左右.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作者:刘晓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研究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过程中对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药物可达到的治疗效果,以进一步服务于临床.方法选取132例被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治疗的患有呼吸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性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盐酸氨溴索注射药物的应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疾病有效治疗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有效治疗率为78.7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占总数的3.4%,对照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占总数的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系统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增加盐酸氨溴索药物的应用,不仅可以明显提高疾病的有效治疗率,还可以帮助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生命质量水平的提升与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值得在临床上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推广和运用.

    作者:范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药物治疗联合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联合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综合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物治疗联合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不良反应,控制血糖水平,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唐振芸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剖宫产孕妇9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5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评价分析不同麻醉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见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以及运动恢复时间、麻醉优良率、运动阻滞评定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中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作者:孙玉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深入分析在剖宫产术行麻醉中施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成效.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入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200例产妇,平均分配为麻醉组与对照组,各为100例.对照组(n=100)单纯施以罗哌卡因进行麻醉,麻醉组(n=100)施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将2组的VAS评分、麻醉成效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麻醉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麻醉组的麻醉成效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行麻醉中施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成效更具有代表性,可在大限度上减轻产妇疼痛程度,医疗价值高.

    作者:刘南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研究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从本院接收的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中,随机抽取36例患者,将其分为乙肝组13例,丙肝组23例,并选取同期本院接受的肝炎肝硬化后未合并肝性脑病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资料,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乙肝组、丙肝组、对照组患者慢性疾病发生率、Scr水平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乙肝组、丙肝组肝功能分级、ALB、ALT、TBIL、BUN、Scr、PT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预后主要与患者的肝功能分级、各项生化指标水平相关,肝硬化患者应积极接受治疗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有效的降低诱因的发生几率,从而降低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蒋绿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对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 取56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参与此次研究,设为实验组,患者均于2015年6月份到2017年12月份入院进行治疗.同期抽取56例单纯肺心病的老年患者参与此次研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肥胖率、吸烟史比率、冠心病家族史比率较高,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心绞痛率、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率、心律失常率、肺部感染率较高,右心功能衰竭率较低,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心电图检查显示,实验组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组织、ST-T改变、心房颤动率较高,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复杂,临床上需要结合患者基本情况、症状表现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予以评估和诊断.

    作者:王全宝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头针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患者1例

    目前,中风在我国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部分患者发病后会遗有失语症.中风患者发生语言障碍后,会严重影响与周围人群的交流,部分患者也会因此而脱离社会群体,给患者本人及家属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及家庭负担.近年来,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中风后失语症,适当配合中医针灸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本课题通过对运用头针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患者1例进行治疗,发现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言语謇涩的临床症状,本文将针对这一治疗论述如下.

    作者:丁庆刚;旋静;张文龙;王晓枫;刘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产房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防范措施探究

    目的 对产房护理不良事件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2014.10——2016.10期间30例出现产房护理不良事件的案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研究的对象,对这30例事件进行深入且全面的回顾与剖析,统计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结果,并针对相关事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出现不良护理实践的原因主要有用药错误、护理操作不当、沟通不良、护理能力不足等.结论 应提高产科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专业知识及操作水平,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制定完善的护理体系来提高产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作者:马功霞;姜卫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