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阳;游晓;卢玲珠
目的:比较手术方法与药物方法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上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在治疗效果和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更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短,肠道粘连 、发热的比例均较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根治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季;田原;李政;树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探讨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12月份收治的85例老年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认知情况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护理以后,实验组组的的认知情况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让患者的认知情况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德奥提升,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改善了预后,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作者:聂源辉;马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用于多发性硬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2月--2018年02月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8例.常规组行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研究组行鞘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体疗效高达94.74%,常规组临床治疗总体疗效高达78.95%,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用于多发性硬化治疗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刘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大批量战创伤的军队医院门急诊应急处置方法 ,阐述应急预案,观察应急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门急诊护理人员作为样本,随机分为应急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处置,应急组根据患者的需求,建立应急预案,并实施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法.结果:应急组护理人员止血知识得分(24.03±0.02)、包扎(23.65±1.03)分 、固定(24.00±0.16)分 、搬运(24.87±0.10)分 、应急预案实施优良率为96.77%,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军队医院应视战创伤的类型 、特点及患者的护理需求,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从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等角度,实施应急处置措施,提高应急质量.
作者:叶毅;陈宝玉;朱小蓓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踩跷法对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性颈椎患者240名为研究对象.试验中采用随机分配法对样本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120)进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n=12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踩跷法治疗.观察两组颈椎x曲线变化程度 、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在颈椎x曲线变化程度上发现采用踩跷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有效率达93.33%,而采用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为61.67%,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效果中,采用药物治疗的病患中有效率为80.00%,而采用踩跷法治疗的病患中有效率为93.33%,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踩跷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疗效,对于患者的恢复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这为日后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提供了方向.
作者:张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配合针灸治疗老年肩周炎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我所门诊部2016年8月-2017年11月90例老年肩周炎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单一针灸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老年肩周炎症状控制率;肩关节可自由活动 、无疼痛时间 、痊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肩关节NRS评分 、肩关节功能评分 、QOL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老年肩周炎症状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关节可自由活动 、无疼痛时间 、痊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肩关节NRS评分 、肩关节功能评分 、QOL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NRS评分 、肩关节功能评分 、QOL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老年肩周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和恢复肩关节正常活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万宝国;朱敬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2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6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咳嗽缓解平均时间是(6.31±2.14)d,症状平均消失时间是(10.66±3.57)d.对照组的两项指标为(9.73±2.65)d,(15.69±4.38)d;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缓解时间均要比对照组短,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夜间有持续咳嗽的症状,因为刺激导致的咳嗽,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临床中对该疾病的治疗有中医和西医治疗两种方式,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的效果较好,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比较短,治愈效率高,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舒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整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 ~2017年11月治疗的13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教育组,各68例,对照组仅使用传统护理,教育组采用传统护理联合运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患者SCL-90评分均得到不同程度降低,但教育组减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加入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高血压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转 刊期: 2018年第22期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作物生产中使用大量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人工合成的第三代农药,因其对人畜低毒,杀虫谱广,在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加之此类农药不被管制,易于获得,随之而来一系列棘手问题,如环境污染,水生动物中毒,自杀 、他杀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自然界易降解,入体代谢快,半衰期短,因此在农药暴露监测等检验鉴定事项中,原体含量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真实农药暴露情况.同时在法医学鉴定中,案件发生时间 、地点不能确定,检材往往不能及时送检,由此可导致检测当时样本毒物浓度与检材采集当时毒物浓度不一,因此寻找一种稳定的生物标志物用来评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真实暴露 、染毒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婉莹;尉志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术中护理的感染控制对策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有价值信息.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对手术中护理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制定护理制度,规范护理操作,贯彻执行,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进行会流程和感染知识相关培训,增加护理人员的水平和素养,让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并且对术中护理进行了监督和考核,强化管理制度,优化手术护理流程.结果:经过护理后医护人员对护理知识的了解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手术中的感染控制能力明显提升,对医护人员感染知识进行了随机抽查,回答准确率从之前的60.23% 提升到了98.71%.医护人员护理知识增加的同时,护理技能也得到了深化,护理水平明显提升.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以往经常被忽视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比如不佩戴口罩,无菌操作不规范等等,随着手术护理的完善,护理的质量明显提升,护理缺陷相比同期降低了76.23%.之前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是0.41%,现在是0.17%.结论:术中护理管理强化能够获得较好效果,降低手术感染几率,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郑爱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足踝部功能锻炼在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选患者是否实施足踝功能锻炼进行分组,即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仅采用基本治疗措施未实施功能锻炼,而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四个阶段的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评估踝后足功能评分并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OF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实施功能锻炼,能明显提升踝关节功能,利于踝关节稳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雷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1200张药方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应用药剂师干预后的1500张药方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对照组不合理用药率为17.5‰,研究组不合理用药率为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4,P<0.05).结论:药剂师在临床用药中应用,降低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周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否存在临床相关性.方法:根据是否合并血脂异常,将182例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n=68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B组,n=66例)、单纯血脂异常组(C组,n=22例)、健康对照组(D组,n=26例),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Neurome-ter)测定各组患者正中神经、腓肠神经于2000Hz、250Hz、5Hz的电流感觉阈值(CPT),记录四组的年龄、病程以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较单纯糖尿病组CPT值明显升高(p<0.05),5Hz时CPT升高为显著(p<0.01).单纯糖尿病组和单纯血脂异常组双侧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脂血症组较健康对照组,双侧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C P T值均有所升高(p<0.01或p<0.05).结论:血脂异常与高糖毒性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两个等位的危险因素,高血糖联合血脂异常可加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马向丽;索建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伴随糖尿病的高龄阑尾炎疾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 —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高龄阑尾炎疾病患者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 、对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术后排气时间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 、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例数.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4.9%,高于对照组的7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氣时间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仅出现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随糖尿病的高龄阑尾炎疾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在大程度上控制血糖和疼痛,使患者的舒适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宋季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UA患者应用桂枝茯苓汤与黄连解毒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U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注射用盐酸川芎嗪,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汤联合黄连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胸痛与心肌缺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胸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心肌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UA患者,桂枝茯苓汤与黄连解毒汤联合治疗可降低hs-CRP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就诊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诊治标准,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各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基本的治疗方法对其救治,实验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对各自不同治疗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实验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的对其的满意程度优于常规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基本的治疗方法对其的满意程度,实验组患者对其治疗的满意总效率为98.13%,常规组患者对其治疗的满意总效率为70.41%.两组患者对各自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和满意程度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方案,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良好的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晓纪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降浊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予以脂必泰胶囊治疗,治疗组64例,予以高益民导师经验方治疗,疗程28天.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70.31%,对照组显效率为68.8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治疗组缓解头昏沉、神疲乏力、胸闷等症状,有显著改善(P<0.05).
作者:张焱;蔡新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研究相关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2例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6例;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使用加强护理措施.结果: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实验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要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后,由于多方因素,会引发切口感染,护理人员在手术中要进行护理干预,有效防止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现象发生,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中后路手术的疗效.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 、甲组,每组35例.此次研究甲组是后路手术,研究乙组是前路手术,总结Cobb角 、锥体前后高度 、疼痛程度.结果:甲组术后的VAS评分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Cobb角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椎体后缘高度比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大于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中,后路手术的疗效确切,有效缓解疼痛,明显改善Cobb角 、锥体前后高度.
作者:胥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行预防接种的613例儿童,给予教育宣传 、健康教育 、讲解 、环境支持等护理措施,使家长了解预防接种注意事项,免疫程序及禁忌证等.结果:经健康教育后,98% 以上的家长基本了解及掌握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所有儿童均完成计划免疫程序及强化免疫.预防接种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感染性疾病发生.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疫苗接种效果,降低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在预防接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东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