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茯苓泽泻加山楂汤对高脂血症早期干预治疗的评价

周巍;郑德生

关键词:茯苓泽泻加山楂汤, 高脂血症, 早期干预效果, 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茯苓泽泻加山楂汤对高脂血症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甲组采用辛伐他汀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而乙组则在此基础上联用茯苓泽泻加山楂汤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乙组治疗后,患者早期干预效果明显优于甲组,且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甲组的7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脂血症患者中采用茯苓泽泻加山楂汤进行治疗,不仅早期干预效果显著,而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及其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并探讨腰硬联合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阴式全子宫全切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 —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全切术的60例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n=30)和B组(n=30).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比麻醉效果不同.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后收缩压 、舒张压和心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 、用药量以及术后副作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麻醉起效时间快,麻醉药用量少,副作用少,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孙艳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慢性盆腔炎的妇产科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 ~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炎治疗,观察组采用盆腔灌注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慢性盆腔炎治疗法,该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晔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控制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控制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在临床中开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前后两个阶段内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重型肝炎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共计281例.其中200例发生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81例发生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 和4.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控制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重型肝炎患者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术生;易景;李佳萌;焦家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硝普钠与硝酸甘油治疗重症心衰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分析硝酸甘油和硝普钠治疗重症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重症心衰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硝普钠组有66例患者,硝酸甘油组有44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硝普钠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7.9%,硝酸甘油组的治疗有效率是63.6%,硝普钠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硝酸甘油高.硝普钠组的临床治疗平均的时间是6±17h,硝酸甘油的普及治疗有效时间是9±24h.硝普钠组患者的疼痛较轻,硝普钠组的高血压亚组有效率是92%,正常血压亚组是85.4%,硝酸甘油组分别为77% 和42%,两组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硝普钠治疗重症心衰的临床效果比硝酸甘油优秀.

    作者:代春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2月到2018年4月收院诊治的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留置引流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来治疗顽固性桥本甲状腺炎,能够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

    作者:刘光顺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孕妇营养素补充剂使用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孕妇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到我站就诊咨询的19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和认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190例孕妇中,选择营养素补充剂者115例,占60.53%,其中37例选择维生素类,占32.17%,34例选择维生素矿物质复合型类,占29.57%,44例同时服用 ≥2种补充剂,占38.26%;同时,孕妇选择营养素补充剂与营养素补充剂认知得分和文化程度有关.结论:孕妇运用营养素补充剂与文化程度 、家庭收入以及认知得分等因素有关.

    作者:刘伟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来就诊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服用苯磺酸左旋地平片进行治疗,调查并对比两组患者服药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服药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P<0.05.结论:运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以更加高效地缓解患者血压情况,维持血压处于正常水平,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更加值得被推广.

    作者:米日古丽·买买提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慢室率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及发生机制的探讨

    目的:对慢室率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发生机制.方法:在2013年5月 —2017年5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来我院进行慢室率心房颤动检查的3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慢室心房颤动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以常规的心室率为标准,研究>2.0s的长RR间期发生频次以及分布情况.结果:30例患者24h总心室率维持在60325—80368次之间.30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产生>2.0s的长RR间期,3例患者未产生长RR间期,但其心率各项指标都过缓.27例患者产生次数为7032次.患者白天产生长RR间期共2014次,夜间产生长RR间期5018次.在对患者长RR间期进行研究时,24:00—8:00出现长RR间期15例,占55.56%;8:00—24:00出现长RR间期患者有12例,占44.44%.结论:患者出现基础性病变,或者其传导系统出现退行性改变,这些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慢室率心房颤动.本文对患者产生长RR间期与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其说明患者心房传导功能降低的现象.因此,临床医学需要加强对慢室率心房颤动患者的关注,及时地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诊断与处理.

    作者:叶白茹;吴汉鑫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虚弱预防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对降低其ICU获得性虚弱(ICU-AW)发生率的实际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早期主动护理干预计划.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 、ICU住院天数 、MRC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CU-AW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提高肌力运动,对预防ICU-AW发生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何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对比富马酸喹硫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比较阿立哌唑和富马酸喹硫平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 ~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3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口服药物阿立哌唑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富马酸喹硫平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8%,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4%,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6.3%,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和富马酸喹硫平对于精神分裂症症的治疗效果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赵树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关于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与患者隐私权之间的关系探讨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病历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因为病历档案是医院重要的信息资源,在医院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医院在使用病历档案时涉及患者隐私权问题,需要保护患者隐私.本文对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与患者隐私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提升医院病历档案管理水平,加强对患者隐私保护,从而建立和谐的医院关系.

    作者:郑丽冬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究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股骨远端合并髁骨间复杂性骨折患者接受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对80例股骨远端合并髁间复杂性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观察组使用锁定钢板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钢板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是(62.46±1.67)min,出血量为(225.21±7.02)ml,住院天数为(12.35±0.86)d,愈合时间为(61.47±1.14)d,对照组是(0106.45±3.42)min、(346.42±2.46)ml、(19.16±1.23)d、(97.27±2.40)d,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是90%,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是57.5%,两组优良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股骨远端合并髁间骨折可以选择锁定钢板治疗,患者的出血量少,愈合时间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崔洪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癔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对儿童癔病行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癔病患儿,随机将所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行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儿行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19%,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DE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分离体验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DES、BP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儿童癔病患儿行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良好,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艾斯卡尔·买买提;古力扎尔·阿不都克力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 ~2017年9月期间,我院共收治92例老年骨科患者,遵循抽签原则随机分组,将92例患者分为A组 、B组,每组均为46例.B组采用全身麻醉,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B组比较麻醉药物使用剂量 、苏醒时间 、语言恢复时间,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术后6h、术后1d、术后3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实行硬膜外麻醉,可有效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促使患者及早苏醒并恢复语言功能 、认知功能,存在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阿斯姆古丽·热合曼;开日麦·多力坤周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硬核白内障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我院对硬核白内障患者45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共有23例患者使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对照共有22例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角膜散光度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三个月,两组的角膜散光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评分是(1.93±0.46)分,对照组平均评分是(1.23±0.32)分,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几率是13.04%,对照组并发症几率是36.36%,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效果突出,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进展以及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就目前而言,肿瘤患者不断增多,而且逐年不断上升,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临床对肿瘤诊断与鉴别迈上了全新的阶梯,肿瘤标志物诊断为临床诊断病情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价值,有效提升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2].近年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由于其具有适用面广 、所需设备简单 、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线性范围较宽等优点,其在临床上不断推广使用[3-7].

    作者:吴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谈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以2016年8月 ~2017年5月无偿献血采集400ml全血制备的200ml新鲜冰冻血浆为研究对象,2016年8月 ~2017年1月间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为实施质量控制前组,2017年1月 ~2017年5月间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为实施质量控制后组,分别在两组中随机抽检20份产品,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结果:实施质量控制前组产品中抽检有19份合格,1份不合格,不合格率5%;实施质量控制后组产品中抽检20份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结论:掌控好原材料 、制备方案 、时间和冷链等重要环节,才能保证制备出优质合格的新鲜冰冻血浆.

    作者:扬丽;陈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3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则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 、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肛门排气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等康复指标都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蓝青芳;刘爱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站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500例行血液生化检验的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对献血者肘部采血(确保无脂肪血和溶血),抽取2管,每管2ml,立即送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以及IFCC推荐法检测ALT,将检测的ALT作为首次检查结果 ,将两管血样标本分别置于2-8℃ 冰箱和25℃ 恒温环境中,在取样后2、4、6、8、12、24、48、72h时分别对其中的ALT水平测量一次.结果:血样标本存放在2-8℃ 冰箱环境中,在72h内测定其中的ALT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样标本存放在25℃ 恒温环境中,放置24h之前,测定的ALT水平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48h后,ALT水平升高明显,前后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标本采集后的存放温度和时间均会对生化检验指标中ALT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保证ALT检测的准确率,采样后需及时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需将样本密封存储在低温环境中,并尽量在72h内送检.

    作者:姜志;高磊;于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两种输血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输血方法.方法:选取80例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并将其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输注悬浮红细胞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输注洗涤红细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输血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较输血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40/40(100%)高于对照组36/40(90.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2/40(5.00%)显著低于对照组5/40(12.50%)(P<0.05).结论:对于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输注洗涤红细胞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输注悬浮红细胞,且有较好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晗;郑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