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蓓洁
目的:研究分析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完成了3个疗程的治疗,中途无一例脱落.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低于对照组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作者:历洁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呼吸阶梯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心脏介入诊疗术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诊疗术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资料7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行传统呼吸抢救方式护理,研究组实行呼吸阶梯化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的呼吸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从抢救到呼吸稳定所用的时间(42.67±5.23)min,呼吸复苏成功率85.71%,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12.29±4.37)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阶梯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心脏介入诊疗术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中,可有效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呼吸复苏成功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秋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诊治疗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4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4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脊柱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并意义.
作者:杨利清;卢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自拟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130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6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服用自拟强心汤.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孙鹏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髋关节手术病例登记是疾病监测的重要部分,在疾病的监测环节中,手术登记可以用来分析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是否有效,并且可以为制定防治疾病的工作策略以及重点防治对象和和危险因素提供有力依据.基因组学是髋关节手术病例登记的重要手段和核心信息.本研究通过大数据挖掘的手段探究出患者的流行病资料与病情转归的关联关系,建立一套用于髋关节手术病例登记的数据规范标准并在研究过程中建立医院级别的中心数据库.
作者:李举杰;唐中尧;李彬;刘利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采取股动脉内膜切除术、腔内技术联合治疗多节段下肢动脉闭塞,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下肢动脉闭塞(多节段)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股动脉内膜切除术+腔内技术联合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评价患者治疗后的ABI变化以及再狭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前ABI评分(0.33±0.21)分,术后(0.84±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浅动脉支架发生再狭窄17例,髂动脉支架发生再狭窄3例,股总动脉未发生再狭窄.结论:股动脉内膜切除术+腔内技术联合治疗下肢动脉闭塞(多节段)效果较好,为下肢动脉闭塞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韩涛;张树顺;郭亚民;康旭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本研究研究比较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痔疮提供指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42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胶圈套扎法治疗,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一共71例,其中显效40例,显效率为56.3%,有效24例,有效率为33.8%,无效7例,无效率为9.9%,总有效率为90.1%;对照组一共71例,其中显效38例,显效率为53.5%,有效15例,有效率为21.1%,无效18例,无效率为25.4%,总有效率为74.6%;实验组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胶圈套扎法进行治疗;结论: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提高手术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兴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X线影像特征.方法:对40例肺结核患者的X线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X线确诊者38例,其中右肺23例,占60.52%,左肺15例,占39.48%;肺结核X线表现多变性、多形性,混杂存在.结论:X线检查对于肺结核病变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和随访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新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味结合外洗治疗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es,DPN)的疗效.方法:使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口服联合外洗治疗24例血虚寒凝型DPN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4例患者,显效14,好转8,无效2,总有效率为91.6%.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味结合中药外洗治疗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璟;徐东华;周伟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共选了80例我院在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以随机法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护士.观察组护士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对照组护士仍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结果:对于护士护理操作评分、护理理论知识评分的比较,护理管理实施前两组护士以上两项评分水平相当,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护理管理实施后观察组护士的以上两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护士明显更高,P<0.0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护士基础护理评分、病房护理评分及优质护理评分的比较,护理管理实施前两组护士以上三项评分水平相当,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护理管理实施后观察组护士的以上三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护士明显更高,P<0.0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护士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促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实践价值较高.
作者:刘阳;韩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对妇科宫颈癌患者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笔者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跟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加上文文关怀与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在妇科宫颈癌护理中的效果确切,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满意度高,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刘爱红;于宝兴;闫晶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简称:ERAS)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对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优化,综合运用多种医疗模式、手段,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机体功能快速恢复.剖宫产手术虽操作难度较为一般,但产妇恢复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因此ERAS理念的系统性介入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针对ERAS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研究,但尚未得到普遍接受和推广.本文结合近年来多篇相关文献报道,对ERAS在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形式、效果作一综述.
作者:叶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50例作为观察组,另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监护,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诊监护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护患纠纷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护患纠纷率为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0%,护患纠纷率为14%,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能够显著的缓解其负性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娆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本文观察对象选自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予以常规药物添加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27.21±10.11分)、运动功能(56.20±8.12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65.26±19.24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可推广使用.
作者:王依倩;袁春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联合应用硫酸镁针、拉贝洛尔针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41例行硫酸镁针治疗者作为对照组,41例行硫酸镁针+拉贝洛尔针治疗者作为实验组,评估两组用药效果.结果:①实验组治疗后血压指标、凝血指标及纤溶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药物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硫酸镁针基础上,给予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拉贝洛尔针治疗,可改善凝血纤溶功能,降低血压,改善母婴结局,且联合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一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抑郁症的循证心理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我院收入治疗的9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抑郁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5例与对照组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桂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研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80例,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研究组接受针刺+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80%,且P<0.05.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建议可将针刺和康复训练方式联合用于中风偏瘫后遗症症状治疗中,对患者神经和语言功能恢复更为有利,疗效突出,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继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西药得到了迅速地普及和发展.与发展历史悠久的中医药有所不同,西药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法制成的,实质上为一种有机化学药品,制作过程复杂.随着药物制造业的迅速兴起和发展,对医药的应用和管理也随之越来越受到重视.药物的使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药物质量和用药安全的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对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和管理做出研究分析,并对相应措施加以探讨.
作者:李学伟;于金龙;于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成本.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月12月收治的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97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接受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医疗成本.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6和hs-CRP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心血管事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观察组各项医疗支出成本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相较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更好,使用成本更低,值得推广.
作者:陈媛;谭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0例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尿激酶治疗.治疗14d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同时间点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比88.0%,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第7d、14d的FIB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第7d、14d的D-D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而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临床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增林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