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琳
目的:对地塞米松预处理导管在PICC所致静脉炎方面的预防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6例PICC置管所致静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3例,采用生理盐水浸泡导管干预措施(无地塞米松),观察组23例,采用地塞米松预处理导管干预措施.对两组置管患者静脉炎预防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照组PICC静脉炎总发生率为34.78%;观察组PICC静脉炎总发生率为8.70%;对照组静脉炎总发生率明显大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预处理导管能够有效预防PICC所致静脉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栾晓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急救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羊水栓塞患者24例,对羊水栓塞的诱发原因及抢救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发生羊水栓塞抢救成功22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为91.67%.结论:对羊水栓塞早诊断、早治疗、做好抢救工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段然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4例在我院接受非淋菌性宫颈炎治疗的患者,将所选对象分为探讨组(n=49)和参考组(n=45)2组,参考组患者应用阿奇霉素单药治疗,探讨组患者应用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结果:探讨组患者病情总缓解率为97.96%,参考组病情总缓解率为82.22%,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53,P=0.0251),其中,探讨组病情缓解患者为48例,治疗无效患者为1例,参考组病情缓解患者为37例,治疗无效患者为8例.探讨组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12%,参考组总发生率为22.22%,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21,P=0.0239),探讨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为3例,参考组为10例.结论: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可促进病情缓解和改善.
作者:张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四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等方面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架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选取2017年2月份至2018年2月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对象中的100例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筛选分组,分别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50例家长未实施健康教育,研究组50例家长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将常规组与研究组接种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研究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因此,通过对儿童家长进行免疫规划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的认识,消除家长对免疫规划工作的偏见,有助于推动适龄儿童疫苗接种工作地顺利进行.
作者:陈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析胸腰段A型骨折术后佩戴支具的时间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2016年6月-2017年4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A型胸腰段骨折病人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进行单纯通用型内固定系统固定术式,且在手术后第二日佩戴胸腰支具,研究组佩戴低于1个月,对照组佩戴时间为1-3个月,评价疗效及对患者功能影响.结果: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腰椎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痛VAS评分等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接触性皮炎、压疮等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型胸腰段骨折进行佩戴术后支具时间对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短时间支具佩戴更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腰椎疼痛,减低压疮、接触性皮炎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亮;马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异维A酸胶囊、黄芪颗粒口服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喜疗妥乳膏治疗面部泛发性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诊的34例面部泛发性扁平疣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异维A酸胶囊口服,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外用治疗;将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诊的34例面部泛发性扁平疣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异维A酸胶囊、黄芪颗粒口服,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喜疗妥乳膏外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gG、IgA、IgM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IgA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IgG、IgA、IgM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且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比较(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率分别为64.71%和91.18%,且皮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P均<0.05).结论:异维A酸胶囊、黄芪颗粒口服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喜疗妥乳膏治疗面部泛发性扁平疣可显著提高患者机体免疫水平,缩短皮疹消退时间,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何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在治疗后,有26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并能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治疗1个小时后对患者血糖进行检测,连续3天治疗后病情得到显著控制,且血糖趋于平稳.另外,1例患者血糖恢复正常后由于心力衰竭与感染导致死亡.结论:需要对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患者的发病因素与临床特点进行详细了解,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加强对血糖的监测,以便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翠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舱内陪护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患者对其高压氧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行高压氧治疗的突聋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中给予舱内陪护,观察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结果:56例突聋患者高压氧治疗期间舱内陪护后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了极大提高.结论:突聋患者高压氧治疗舱内陪护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提高突聋的治愈率,减少住院天数,对突聋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尊玲;胡玉蕾;魏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我院2010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妊高征产后出血产妇96例.根据产妇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接受优质护理.对照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5.8%,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83.3%,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比较分析两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妊高征产妇提供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并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肖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常规胃镜及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50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胃镜治疗;观察组予以无痛胃镜治疗.对比两组异物取出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取出异物成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相比,无痛胃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及并发症护理.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溃疡性穿孔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3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9例,出血5例、急性心功能不全3例、肺炎1例.对并发症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做好临床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工作,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86.1%)、治疗依从率(80.6%)、治疗总有效率(9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1.1%、52.8%、77.8%),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利于增进其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并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流程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患者102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1例.常规组接受常规门诊护理流程,研究组在常规门诊护理的同时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流程.统计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8.04%,常规组护理总满意度高达86.27%,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投诉率1.96%、护理纠纷率1.96%、护理出错率3.92%明显低于常规组13.73%、11.76%、13.7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流程,可以减少不良护理事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门诊应用.
作者:杨雪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7.5±9.8)min、(18.7±9.2)mL、(47.3±6.5)h、(7.1±3.2)d;对照组分别为(65.8±13.6)min、(31.2±15.7)mL、(61.2±6.3)h、(9.8±3.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疗效确切,对患者的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日至2018年1月21日于本院就诊的疑似乙肝患者,根据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差异分为2组,100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进行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将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BeAg阳性+HBeAg抗阳性的检验正确率(92.00%)更高(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相较于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的阳性检出率、正确率均更高.
作者:李丽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自制加温纸尿片体位垫在新生儿开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预防压疮探索新式有效的方法,同时为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新生儿开腹手术患儿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海绵垫,观察组采用自制加温纸尿片体位垫.观察2组患儿术后受压部位的皮肤状态,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患儿手术完成时受压部位皮肤状态的观察,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加温体位垫在新生儿开腹手术中预防压疮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明显降低压疮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钱枝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进行诊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出现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n=12例)以及未发生低血糖组(n=28例).记录并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并检测两组的谷丙转氨酶、血浆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低钾血症发生率.结果:低血糖组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明显低于未发生低血糖组(P<0.05),低血糖组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未发生低血糖组(P<0.05);低血糖组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明显低于未发生低血糖组(P<0.05).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低、肌酐、尿微量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均会使低血糖的发生率升高,临床上应对上述因素进行积极的预防,以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高利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对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手术患者11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手术期间呼吸频率和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4.5%,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在围手术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陈远朝;胡丽芬;杨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本实验主要探讨血浆BNP检验在射血分数正常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30例射血分数正常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随后选取30例同期心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血浆BNP与心脏检查情况,同时对比实验组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BNP与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血浆BNP与心脏检查中,除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外,血浆BNP、左心室后壁厚度以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验组患者中,患者心功能等级越高,则血浆BNP指数越高,左室射血分数则越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检验能够有效判断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在临床诊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红敏;刘希刚;崔淑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