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珍
目的 观察Vitapex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 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31例,常规根管预备完善后,分别予以Vitapex糊剂和普通根充糊剂加牙胶尖法充填根管,观察两组疗效和根充后反应的差异.结果 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根充组的术后急性反应率明显小于普通根充糊剂加牙胶尖根充组(P<0.05),但1年后复查两组间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pex糊剂根充后的急性反应率比普通根充糊剂小.
作者:孙本强;陈晓莉;柯淑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底层冠的适合性.方法 在1个标准代型基础上分别制备8个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底层冠,黏结后测定底层冠适合性.结果 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底层冠表现出良好的适合性,平均绝对边缘间隙量65.84 μm,在120 μm的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氧化铝-氧化锆纳米复合渗透陶瓷底层冠具有良好的适合性.
作者:辜向东;鲜苏琴;魏伟;廖运茂;杨晓喻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非创伤性充填术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的疗效及其引起的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并与常规治疗进行比较,以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128例患根面龋的老年患者按就诊日期分成两组,试验组72例210颗患牙,采用非创伤性充填治疗;对照组56例150颗患牙,采用常规去腐术后玻璃离子充填治疗;同时测量治疗前、中、后的血压和心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患牙去除龋坏组织治疗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1年复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创伤性治疗对老年人的血压、心率的影响明显比常规治疗的影响小而安全.
作者:赖应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Magfit磁性附着体用于全口覆盖义齿和可摘局部覆盖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为5例牙列缺失患者和10例牙列缺损患者制作可摘覆盖义齿,利用28对Magfit磁性附着体作为义齿固位装置.对义齿的固位、咀嚼和使用满意度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28对磁性附着体使用均正常,其义齿的固位力、稳定性、咀嚼功能良好,基牙健康,患者满意.结论 Magfit磁性附着体能提高义齿的固位力及咀嚼效率,缩短义齿的适应期,保护基牙的健康,美观效果好.
作者:黄达鸿;林天赐;王海涛;张建明;陈庆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比塔派克斯糊剂应用于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损的疗效.方法 将166颗牙周牙髓联合病损的患牙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比塔派克斯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对照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两组均配合牙周基础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年后试验组成功率是95.0%,对照组成功率是69.8%,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比塔派克斯糊剂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损能有效促进根尖周及牙周组织的愈合,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比较,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王凤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口腔癌的发生是一个受多因素作用、表现为多阶段的复杂病理过程.与口腔癌发病相关的因素既包括各种理化刺激、致瘤性病毒等外源性因素,又包括机体的免疫状态、遗传易感性以及DNA损伤修复能力等内源性因素.既往许多学者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等各个方面对口腔癌的发生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下面重点谈谈口腔癌细胞的起源以及发生过程中细胞遗传学研究, 即口腔癌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作者:黄洪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广东正常(牙合)人后前位X线头影测量的正常值范围,研究广东正常(牙合)人颅面横向结构的特点.方法 测量分析100名广东正常(牙合)人的后前位X线片,输入计算机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建立广东正常(牙合)人的后前位X线头影测量的正常值;除左右颧牙槽嵴点到FFP的垂直距离、上下颌中线偏差外,其余指标随年龄增长而显示性别差异;牙颌面宽度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结论 后前位X线头影测量值因地区与人种不同存在着差异.建立前后位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可为错(牙合)畸形的诊断、矫治设计提供依据.
作者:徐红红;柳青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正畸助萌技术结合固定修复对前牙重度磨耗者进行(牙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前牙重度磨耗的患者,采用正畸助萌技术伸长磨牙,适度增加(牙合)间距离,以便恢复前牙解剖形态,行前牙烤瓷固定修复.结果 (牙合)重建后,牙列形态与咬合获得恢复,咀嚼功能良好.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结论 正畸助萌结合固定修复是一种用于前牙重度磨耗(牙合)重建的有效方法,既可改善咀嚼功能和美观,又可保存后牙的牙体组织.
作者:孟慧萍;郭莉;王晓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平行投照根尖片估测单根管牙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 对92颗拟行根管治疗的单根管牙术前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测量其牙根长度,测量值减去0.5 mm即为估计工作长度,再与实际根管工作长度比较,研究其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的准确性,并用秩和检验检测两者有无差异.结果 平行投照根尖片估测单根管牙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率为89.13%,与实际工作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根管牙在根管治疗术前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估测工作长度的准确率高.
作者:王双;王茜;陈惠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Magfit磁性附着体在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基牙健康的影响.方法 60例制作覆盖义齿患者,以Magfit EX磁性附着体作为固位装置,制作上颌覆盖义齿42件,下颌覆盖义齿41件,共115副磁性附着体,临床观察6~24个月.结果 磁性附着体能明显提高义齿固位力和咀嚼效率,固位力的大小与磁性附着体数目和牙位分布相关;使用磁性附着体后,部分基牙牙龈常出现红肿、发炎.结论 磁性附着体可显著改善覆盖义齿的固位,附着体的牙位分布影响义齿的固位力.
作者:黄云飞;李东键;区小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Herbst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产生的影响.方法 用Herbst矫治器治疗18例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以X线头影测量方法分析髁突的生长,关节窝移位及TMJ改变.结果 Herbst矫治期间,矫治组髁突向后生长量为对照组的两倍,关节窝前下移位,TMJ改变与髁突生长相似,且更加明显.矫治结束后10个月,所有TMJ改变复原,表现为关节窝后移位,髁突生长量和TMJ改变减小,且方向向前.矫治结束后2.5年,所有TMJ改变为生理性的改变.结论 Herbst矫治器仅暂时影响TMJ改变量及方向.
作者:陈清;贺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先天性缺牙是常见的发育异常,多发生于上下第三磨牙、下颌切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及上颌切牙.下切牙先天缺失是先天缺牙中常见的类型之一,目前国内尚无单独下切牙缺失及其临床表现的报告.现将十堰市东风口腔医院近几年收治的下切牙先天缺失的病例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艳;庞光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Dentocult SM、Dentocult LB龋活跃性试验在反映龋病现状及预测龋病发展方面的有效性、可靠性及可行性.方法 以91名3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均行口腔检查,并计算龋、补牙数(decay & filling teeth,dft)和龋严重度指数(caries severity index,CSI);龋活跃性检测采用Dentocult SM、Dentocult LB龋活跃性试验(记录等级分值).2年后复查dft和CSI.结果 Dentocult SM各等级之dft及CSI在同期及2年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等级与dft及CSI在同期及2年后均呈高度正相关.Dentocult LB各等级之dft及CSI在同期及2年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等级与dft及CSI在同期及2年后亦呈正相关.结论 Dentocult SM能真实反映龋病的现状,较准确地预测现有龋病的进展和新龋的发生.Dentocult LB在反映龋病现状方面准确度不及Dentocult SM;但在预测现有龋病的进展方面可信度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学良;张梅;下野 勉;松村诚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玉洁纯漱口水临床预防乳牙龋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上海市4所幼儿园2~5岁儿童522名,随机抽取其中2所幼儿园246名儿童为玉洁纯漱口水组,另2所幼儿园276名为对照组.记录2组儿童的龋面均.漱口水组用0.1%玉洁纯漱口水含漱1 min,每次10 mL. 30 min内不能喝水和进食.每周含漱1次,连续4周; 6个月后再按同样方法每周含漱1次,连续4周.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1年后对受试儿童口腔内患龋情况进行复查.结果 试验初始时, 2组儿童的龋面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复查对照组儿童的龋面均比试验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玉洁纯漱口水能有效预防儿童乳牙龋病的发生.
作者:曹慧珍;汪隼;潘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后失败的原因.方法 临床收集194例共204件失败的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体,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桩冠脱落114件;基牙折断28件;基牙根尖炎22件;崩瓷20件;基牙松动10件;烤瓷冠脱落10件.失败原因为设计不合理84件,占41.2%;适应证选择不当58件,占28.4%;牙体预备不佳26件,占12.7%;创伤26件,占12.7%.结论 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后失败与基牙的制备方式、制备量、铸造桩核的临床设计、适应证的选择以及烤瓷工艺等有关.
作者:阮爱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急性冠周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2组冠周炎患者分别应用超声洁治并常规冲洗后导入碘甘油疗法(试验组)和常规冲洗后导入碘甘油的传统疗法(对照组),评估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55%,经χ2检验,P<0.05,说明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洁治术在治疗第三磨牙冠周炎方面有其清洁、消炎的独特作用.
作者:仇金泉;徐平平;李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防范口腔门诊医疗纠纷发生的对策.方法 对深圳市2002~2005年发生的24例口腔门诊医疗纠纷按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与分析.结果 造成纠纷的医源性因素主要为:误诊导致拔除非主诉牙;违规操作与失误造成错拔牙及邻牙损伤;迎合患者要求而违背医疗原则造成牙齿的继发性脱落.结论 防范口腔门诊医疗纠纷发生的根本措施是认真遵守医疗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类技术操作规程,保存相关病历资料以利举证无责.
作者:张国志;刘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顽固性根尖区疼痛的治疗方法.方法 统计分析61颗顽固性根尖区疼痛患牙的术前牙髓活力状况和X线表现;将53例患者61颗患牙分为2组,A组28颗患牙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棉捻根管内封药,B组33颗患牙根管内封入地塞米松抗菌素糊剂.1周后根据临床症状评判疗效.结果 活髓牙、根尖区无阴影的死髓牙较易发生顽固性根尖区疼痛;地塞米松抗菌素糊剂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地塞米松(P<0.01).结论 地塞米松抗菌素糊剂治疗顽固性根尖区疼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思韩;李雪琦;杨旭;郭照中;肖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口腔颌面部感染伴严重并发症病例的经验教训,以提高其治愈率.方法 收集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91例,伴有严重并发症23例,分析感染来源、药敏试验、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23例伴有严重并发症,治愈22例,死亡1例.结论 口腔颌面部感染伴严重并发症,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应及早积极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联合、足量使用抗生素,加强全身支持治疗,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及早期处理病灶等综合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
作者:余盛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口腔黏膜补片在口腔黏膜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修复17例不同原因所致的口腔黏膜缺损,观察其愈合及修复效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结果 全部补片均完全成活,效果满意,无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口腔黏膜缺损的修复材料.
作者:刘江峰;张树标;易晓辉;余伟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