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观察

钱素芳

关键词: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摘要: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对HBsAg单阳性和 HBSAg伴HBeAg(包括(HBcAg阳性)双阳性孕妇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及婴儿注射乙肝疫苗.结果 检测结果表明,研究组小孩至12月龄时HBV感染率为4.56%,对照组小孩感染率为31.94%,(x2=19.96,P<0.01).结论 HBIG联合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中国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182株念珠菌感染特性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念珠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折的方法,对我院3年间住院病人、门诊病人标本分离的1182株念珠菌进行统计并对常用抗真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折.结果 分离出的念珠菌以内科系统为主,共分离出833株(占70.47%);检出真菌多的部位是呼吸道,占真菌标本的76.39%;其种类以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为主,分别占72.42%、13.45%和10.07%;药敏结果中: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均有90%以上的敏感率,特比萘芬对白色念珠菌的敏感率仅6.3%,但对热带念珠菌的敏感率为100%.结论 加强临床真菌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关注、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十分重要.

    作者:钟晓艳;陈慧玉;何加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妇女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为常见的妇女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近年来两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出现复发率高等问题.所以,我中心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念珠菌性、细菌性阴道炎取得比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耀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祁连圆柏对人胃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

    目的 研究祁连圆柏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抑制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显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祁连圆柏醇提物作用不同时间后对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免疫组化法检测SGC-7901细胞Ki-67与P53表达.结果 祁连圆柏能抑制SGC-7901 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并具有明显量效关系.结论 祁连圆柏具有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并可通过诱导该细胞系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王索安;陈增良;徐涛;杜蓬;陶锋;王玮;仇容;沈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依普利酮对阿霉素诱导心衰大鼠TNF-α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普利酮对阿霉素诱导心衰大鼠血清TNF-α的影响及其治疗心衰的可能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挑选40只腹腔注射阿霉素制做心衰模型,其余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6周后将存活的2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2组:心力衰竭+依普利酮治疗组 (n = 10 ),给予依普利酮200mg(kg·d)灌胃,心力衰竭组 (n = 10),与正常对照组大鼠(n = 10),心力衰竭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与安慰剂(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观测一般变化,测定大鼠心功能及血清TNF-α含量.结果 心衰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心衰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衰组TNF-α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TNF-α水平与心衰组相比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普利酮可以降低心衰大鼠血清TNF-α的含量.

    作者:轩楠;宋丽萍;邢海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目的 探讨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对624名高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因素分析得到8个因子,与问卷提出的5个因子不一致,②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③问卷结构效度不理想.结论 :本研究显示,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仍需修订,其信度和效度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支持.

    作者:杨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儿童孤独感与同伴交往的关系研究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儿童孤独感日益受到东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而童年时期的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情绪适应的重要条件,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身心健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以四、五年级儿童为被式考查儿童社会喜好、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

    作者:俞晓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有冠心病多种危险因素的56例病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在前后一周内随机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正常组(对比组).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斑块的发生率随之增高.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密切,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预测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

    作者:吴迪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CAG的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特点,分析其冠状动脉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9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45例,无糖尿病者4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组冠状动脉造影多支血管病变40例占88%,弥漫性病变35例占77%,无糖尿病组多支血管病变6例占13%,弥漫性病变10例占22%,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患者,两组病变血管的分布情况无差异.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主要表现为血管病变广泛,严重.

    作者:刘兴华;于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剖宫产病人的整体护理

    目的 实施高质量的整体护理,提高剖宫产病人的伤口愈合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产科质量提高.方法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病人由于种种原因,易造成焦虑、紧张、忧郁、恐惧心理,针对不同原因,给病人以有效的心理护理.②术前全身准备,监测生命体征,血尿化验,备血,备皮,禁食水,留置尿管.③术前应用基础麻醉药品.术后护理:①呼吸系统护理.②维持循环功能稳定.③术后镇痛.④术后体位护理.⑤母乳喂养及乳房的护理.⑥对腹部伤口及子宫吸缩情况的观察及护理.⑦饮食护理.⑧预防感染.出院指导:注意卫生,加强营养,注意避孕和新生儿的母乳喂养及科学育儿知识的宣教.结果 通过整体护理,无一例术后并发症发生,腹部切口‖/甲愈合率达99%,95%的病人在产后4个月内有足够的母乳喂养婴儿.结论 整体护理提高剖宫产病人的伤口愈合率,预防术后并发症,促使母乳喂养成功,提高了产科质量.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现场心肺复苏术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现场心肺复苏术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现场心肺复苏术是采用人工方法帮助病人恢复心跳和呼吸的一种急救技术,包括胸外心脏按压、畅通气道等.接受现场心肺复苏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未接受的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复苏成功率以及致残率的差别.结果 复苏成功率:观察组30.0%(6/20),对照组8.3%(5/60);苏醒时间:观察组0.5小时~7天,平均2.3天;对照组1小时~13天,平均5.2天;致残率:观察组16.7%(1/6),对照组80.0%(4/5),两组在苏醒时间、复苏成功率以及致残率等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现场心肺复苏术明显改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预后.

    作者:房国祥;支少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NOS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eNOS,nNOS和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24只Wi 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IR组(IR),阿伐他汀(Ator)预处理高、低剂量组,每组6只.高剂量组和低剂量分别以阿伐他汀6mg/kg和1.5mglkg连续灌胃7天.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2h,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eNOS,nNOS和iNOS的表达.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各预处理组nNOS,iNOS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eNOS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较低剂量组有显著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预处理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iNOS、nNOS的表达,上调eNOS表达.

    作者:袁胜山;余昌胤;张骏;蔡志友;陈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行薄层连续扫描后,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选用多种软件技术,多平面重建(MPR)、 三维表面遮盖显示(3D-SSD)及容积再现法(VR)等重组观察,重建颌面部骨折的三维影像,获得佳图像照片,并与CT横断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螺旋CT MPR成像清晰显示了所有的颌面部骨折的部位、骨折线及碎骨片的移位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特别对细微骨折及深部骨折显示优于3D-SSD、VR成像.而3D-SSD、VR成像立体可直观展现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骨质的碎裂程度及移位情况.结论 多层螺旋CT MPR结合3D-SSD、VR成像能够明确诊断颌面部骨折,可直观地了解颌面部骨折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对颌面部骨折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和术前、术后对比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徐述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影响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选组,既往糖尿病史或入院后诊断为糖尿病者,进展48例,占28.57%;因药源性低血糖进展14例,占8.33%;既往有高血压或入院后诊断为高血压者,进展10例,占5.95%;血压降低者进展36例,占21.42%;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者,进展20例,占11.90%.入选组占进展性脑梗死比例76.19%.对照组,进展40例,比例占23.8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低血压、低血糖的改变均能导致脑梗死的进展

    作者:刘淑芬;刘淑叶;徐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当前医院青年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

    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社会正处在一种剧烈变化的状态:科学技术以迅猛的速度改变着人类原有的生产模式与生活方式,信息的共享与传递将世界的各个角落纳入了同一体系,世界格局中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暗示着新旧格局变替.

    作者:李屹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阴道彩色多普勒对流产后宫腔残留物的超声诊断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全面而准确的信息.本文对2006的1月至12月50例因流产后出现各种异常症状而行阴道超声检查的病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提高超声对流产后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减少宫内感染及出血的发生.

    作者:陆艳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干预

    自我控制的差异是由父母早期教育造成的,自我控制形成的关键期是学龄初期.自我控制与许多不良行为有关,可以通过对儿童不良的自我控制进行干预训练,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和有效的.

    作者:江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主动脉夹层的CT分析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主动脉夹层CT资料,观察CT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显示特点.结果 CT对主动脉瘤真假腔的分辨、病变部位和范围显示清楚,CT主要征象为不同密度的真、假双腔,发现剥离的内膜,以及钙化内移的内膜.还可以观察受累主动脉其分支和范围.结论 螺旋CT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一种可靠、易行、安全、无创伤的有效检查方法,对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平;文勇;张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979~2007年我国教师幸福感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对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上的62篇关于1979~2007年间我国教师幸福感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发现:①发表教师幸福感的论文数量基本上逐年增长;②普通高校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是进行科研的主要机构;③教育学期刊是刊载论文的主要载体;④研究力量的地区分布有待均衡;⑤研究对象的不平衡性;⑥要加强校际合作尤其是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合作研究.

    作者:丁园园;姚本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多发伤的院前急救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已成为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是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在发病期就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前提.特别是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稍一延误即可造成伤员的死亡.院前急救护理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短的时间内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掌握相关的重要信息,调度相应的专业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在快速询问、检查的同时,对急危重症病人积极进行生命支持等及时、正确的抢救、治疗及转运是急救医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月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难治性GERD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埃索美拉唑和莫沙比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r-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151例rGERD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用药组(n=51)、埃索美拉唑组(n=50例)和莫沙必利组(n=50),分别采用埃索美拉唑+莫沙比利、埃索美拉唑和莫沙比利,治疗4周及8周后复查内镜,并评价临床症状.结果 联合用药组和埃索美拉唑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治疗8周后症状积分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治疗4周后和治疗8周后的联合用药组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埃索美拉唑组(P<0.05).联合用药组和埃索美拉唑组在治疗4周后和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内镜分级改善显著(P<0.05);治疗4周后和治疗8周后联合用药组的内镜分级改善明显高于埃索美拉唑组(P<0.05);治疗4周及8周后,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埃索美拉唑组.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rGERD有很高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炎;刘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新医学杂志

中国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药学会 陕西省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