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勤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技术(CDE)对肾积水患者进行肾血流灌注的观察,为防止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方法:用二维超声显像和CDE技术对30例、53只积水肾进行检测,测量积水肾脏的体积,肾皮质的厚度,液性分离的面积,主肾动脉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CDE的灌注情况.结果:轻度肾积水,肾皮质厚度正常,CDE显示肾血流与正常肾脏无差异.中度肾积水时肾皮质轻度受压变薄,CDE显示肾内血流仍较丰富,但主肾动脉血流速度在舒张期表现降低.重度肾积水时肾体积增大、皮质菲薄,CDE显示肾内血流明显减少,主肾动脉血流速度在收缩期、舒张期均降低、阻力指数增高.结论:不同程度的肾积水通过CDE的分析观察,反映了肾脏血流的灌注情况,尤其是对肾后性双尿路梗阻的重症肾积水的病人,适时地提示采取泌尿外科手术以解除梗阻,对防止肾衰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三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儿,男性,11岁.以心悸、气短、呼吸困难来我科就诊,主要体征为心悸、咳嗽(带有少量白色粘痰)、四肢无力、纳差、不能平卧,活动后加重,颜面轻度浮肿.
作者:赵英俊;霍振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自1995年10月至1999年10月,我们应用B型超声引导经腹前壁及阴道后穹窿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卵巢囊肿75例,分析如下.
作者:崔玲琴;田爱丽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孕妇,25岁,初产妇,孕足月.B超检查所见:胎头位于下方,双顶间径9.4cm,胎头光环于后部(枕部),可见约0.6cm的缺损,并可见向外有一4.5cm~4.2cm的近圆形以实质性为主的回声;中央可见无回声,此回声与颅内相连;胎头双侧脑室扩张,分别为2.4cm及2.8cm;脊柱扫查未见异常,胎心搏动正常,胎动良好;羊水大前后径7.0cm,前壁胎盘.如图1及图2所示.
作者:付兰桂 刊期: 2001年第09期
B超是眼科疾病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特别是在眼外伤诊断中眼B超检查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眼外伤的病人通过B超检查结果是错综复杂的,基本上分为四类,玻璃体病变、眼球萎缩、眼内异物、视网膜脱离等.总而言之,B超扫描对眼外伤的检查意义重大,尤其对是否有异物或屈光间质混浊更是必不可少.
作者:丛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提供形态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双重信息的特点,我们自1992年开始对异常早孕患者与正常早孕者进行对比观察,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兰芬;李新民;权源;管一帆;张彦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鉴别盆腔肿块的来源与性质.材料与方法:我们以盆腔血管解剖及分布为基础,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图(TV-CDFI)和能量图(TV-CDE),对27例29个盆腔肿块进行血管行程及动力学检测.结果:26例发现有诊断意义血流,其中5例卵巢肿瘤血管血流来源于对侧附件血流.结论:追踪肿瘤血管的来源与子宫动脉卵巢支的关系进行定位诊断简便实用;并可通过对子宫动脉和病变内肿瘤血管阻力指数(RI)的分析对肿瘤进行定性诊断.
作者:张海;吴瑛;李光展;卢俊;王慧芳;邓伟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腮腺血流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0名健康人的腮腺血流,并观测酸刺激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楚了解血管的类型、分支及伴行方式.酸刺激前腮腺腺体小动脉高流速、低流速、阻力指数分别为20.1±6.9cm/sec,0.2±1.5cm/sec及1.0±0.1;酸刺激后则分别为25.2±6.6cm/sec,2.5±2.8cm/sec及0.9±0.1,酸刺激前后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腮腺血流的良好临床检查手段.
作者:杨军英;谢永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者,女性,69岁.因右眼失明2年,左眼失明1年而就诊.眼科检查:右眼结膜微充血,角膜清,虹膜萎缩,对光反应(一),晶状体呈灰白色脱位于前下方玻璃体内.
作者:张霞;王富成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评价超声二维图像(B型)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重点对误诊的病变分析.方法:用B型及双功彩色多普勒(B+CDFI)超声诊断仪,检查妇产科急腹症260例,全部经手术或分娩证实.结果:B型检查146例诊断符合率为85.6%(125/146);B+CDFI检查114例诊断符合率98.2%(112/114).结论:对妇产科急腹症的声像图表现有雷同之处而容易误诊,但结合CDFI后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张晓云;万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者,女,43岁.近3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部、剑下不适、饱胀,疼痛呈持续性隐痛,时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瘦.体检:上腹部压痛,腹软,未扪及明显包块,肝、脾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B超检查:嘱病人饮水500ml充盈胃腔后,胃腔内显示2个前缘呈弧状强回声光团,大小约2.4cm×1.5cm,2.3cm×1.5cm,其后伴有明显声影,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于胃幽门十二指肠处可见一强回声团,大小约2.2cm×2.0cm,其后伴声影,不随体位移动(图1).B超提示:胃十二指肠结石.胃肠钡餐提示:3个胃石.
作者:寸四云;郗瑞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者,男,14岁.因心慌、气促伴咳嗽、咳粉红色血痰二月入院.病前曾参加校内长跑决赛,赛后即感精神不振,食纳减少,症状逐日加重.平素体健,无风湿热和胸部外伤等病史.无心脏病家族史.查体T36.5℃,P88次/分,R20次/分,Bp12.8kPa.
作者:明西林;肖湘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但高频声像图显示46个病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3个(93%)病灶呈低回声,内光点分布均匀或不均匀,3个(7%)呈中等回声;21个(45%)病灶边界清晰,19个(41%)边界欠清晰,6个(14%)部分边界清晰;3个(6%)有微钙化(超声显示2个).所有46个病灶均无包膜.结论:大部分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是低回声,内部回声类似于纤维腺瘤,但均无包膜.
作者:吴林生;陈爱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者,男性.因突发上腹部剧痛10小时,伴恶心、呕吐、腹泻于2000年5月15日来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外伤史.查体:BP:90/60mmHg,痛苦病容、面色苍白、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急诊B超检查见:肝左叶下方探及大小为3.0cm×2.4cm实性偏低回声区,形态规整,无明显包膜,突向肝脏表面,内部回声欠均匀,侧动探头该低回声区与肝组织无明显分界面.
作者:代玉;刘波;胡景梅;安体云;陈仕维;郑尚芬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精索鞘膜积液为常见病,但精索鞘膜积液内并发结石者少见.现报道1例.患者,男,3岁.因右侧腹股沟包块就诊.查体:右侧腹股沟区触及大小为3.0cm×2.0cm的肿块,边界清楚,轮廓光滑,压之有囊性感.
作者:涂长玉;杜学智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者,男,41岁.发病20余天,开始感恶心、纳差,无食欲,进餐后有时恶心呕吐,且上腹部剧痛,特别是午饭后及夜间疼痛明显,夜间可痛醒,伴周身大汗.
作者:张翠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胎儿,女性.当胎龄34周例行产前检查时,B超发现胎儿左肾增大,为40mm×31mm多囊状结构,内见多个小液性暗区,大为11mm×13mm,暗区似相通.右肾大小36mm×18mm,未见异常.拟诊胎儿左侧多囊肾?肾积水?见图1.
作者:陈彦红;许春梅;韦玲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患者,男性,28岁.因体检发现右腰腹部不适而入院.入院后专科情况:一般情况可,心肺(一),双肾区叩击痛(一),右侧上腹部胀满,可扪及包块,输尿管走行正常,膀胱无隆起.
作者:邓劲松;王洁;张新琼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定量评价不同年龄组的左室壁运动方式.方法:获取80例正常人的彩色室壁运动图像,分为四个年龄组:20~25岁,26~30岁,31~40岁,41~50岁.建立各年龄组室壁各节段的幅度-时间收缩运动方式,并进行各节段运动方式的年龄组间的比较.结果:室壁各节段的收缩方式于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运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测定室壁各节段的幅度-时间收缩运动方式,可对室壁运动进行更为全面准确的评价.
作者:邢晋放;刘望彭;康春松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是指短暂的局灶性脑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其相应支配区域的局部神经系统症状,是中风先兆重要征象之一.
作者:宋超美 刊期: 200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