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红霞
目的:评价对门诊胰岛素首次注射患者进行系统、综合的技能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和技能调查问卷、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80例门诊胰岛素首次注射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技能管理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和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和技能改变情况。结果:系统、综合的技能管理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总分为(77.31±10.64)分,较干预前的(70.24±1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和技能调查答错率仅为5%~25%,比干预前降低了35%~55%。结论:对门诊胰岛素首次注射患者进行技能管理,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和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
作者:万霞;谈静;樊春华;陈明珠;吴颖;曹蓉;陆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的人文关怀行为和职业认同,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关怀评估问卷修订版(Modified CARE-Q)和职业认同量表,对49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行为的评分为(268.1±37.6)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职业认同评分为(30.92±9.28)分,处于中等水平。护士人文关怀行为评分与其职业认同呈正相关(r=0.165,P=0.000)。结论:临床护士社会心理或情感维度的人文关怀行为仍然有待提高,通过加强护士的职业认同来改进护士的人文关怀护理是可行的。
作者:邱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消化道症状综合评分系统软件对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使用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肿瘤化疗消化道症状综合评分系统,结合计算机和网络构建的患者参与、医护人员共同管理的化疗消化道症状综合评分软件系统,对2012年4-10月的144例住院化疗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相关资料进行采集、录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进行使用测试。结果:该软件临床应用方便,信息收集完整,数据处理快捷,数据查询、统计快速准确,数据库维护安全可靠,可为医务人员临床决策提供信息。结论:该软件能有效地进行消化道症状动态评估和监测,科学系统地收集患者信息,为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的管理、科学研究以及患者应用网络系统报告临床结局等提供帮助。
作者:邓本敏;唐玲;皮远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7月25日,上海虹口区积极采取政府投入、社会参与等多种形式,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老年护理行业,据悉,该区已鼓励上海天伦等8所社会办医机构转型或承担老年护理功能,今年并将新建社区家庭病床5000张,为行动不便的重症、失能老年患者提供便利,以化解老龄人口日益激增的就医需求。
作者:新华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和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31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148例,实验组165例。向对照组实施母乳喂养口头宣教,对实验组应用《实用母乳喂养手册》实施面对面、一对一的哺乳知识与技能指导并于产后5周、11周实施母乳喂养电话指导2次。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3天、6周、3个月时的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SES)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产后3天和6周时,实验组产妇的B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产后3天、6周、3个月时,实验组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和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戴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通过教育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培养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水平。
作者:吴琼;李秋洁;洪素;张勤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护理工作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有重要作用。鉴于实习护生的特殊身份和护理工作性质,目前关于培训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必要性以及培训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培训的进一步展开提供参考。
作者:孙众;王琦;刘天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调查肿瘤专科医院本科新护士岗前培训需求情况,探讨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内容和形式,为今后对新护士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122名本院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需求总得分为(468.89±11.82)分,处于较高水平。得分排在前5位的条目是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一般知识,化疗给药初级培训,具备对危重症病人进行危急救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护患沟通技巧,计算机能力。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不断探索和丰富专科护士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模式,以满足护士的需求,从而达到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作者:卿利敏;谌永毅;邹艳辉;曾元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构建科学、全面的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从全国范围内选取专家40名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专家函询的群体权威系数为0.87,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00%、92.10%,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8、0.31。终形成的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及25个二级指标。结论:初步确定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为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锐;石秀杰;宋艳;谷晓丽;吴琼;宋知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索我国综合医院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的培训模式。方法:采用理论培训、案例讨论和现场实践演练的方式开展培训。结果:培训开始前知识水平评估平均70分,培训后平均90.2分;14个理论培训综合评估平均97.1分,分组练习综合汇总平均98.4分。结论:综合医院应建立师资培训队伍,正确设计培训课程,采取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培训。
作者:张宇;谢丽娟;巩玉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以《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为教材,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危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常用降压药、家庭自测血压、血压的自我管理、对高血压认识的误区等。目的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降压达标率,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隋辉;李庆印;郝云霞;王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科病房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方面的成效。方法:通过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效果检验,效果巩固等程序进行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血液科病房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血液科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从19.50%降至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血液科病房患者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保证输血安全。
作者:郭彩利;林欢;孙春红;樊婷;余艳丽;王宁;周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职业性腰背痛培训在缓解ICU护士腰背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北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07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55)和对照组(n=52)。实验组进行30min的人体力学知识培训和10min的腰背部肌肉锻炼操指导;对照组只进行30min的人体力学知识培训。培训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实验组VAS评分为(2.13±0.72)分,对照组VAS评分为(3.23±0.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职业性腰背痛培训能有效缓解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
作者:田素斋;唐丽梅;宁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于2014年7月18-20日在吉林长春召开。本次社区护理会议的主题是“搭建平台,借鉴提高”。来自全国各地的86名社区护理代表出席了大会。
作者:中华护理杂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探索有效的护理英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尝试在妇产科护理英语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结果显示,行动导向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护理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护理英语学习方法的改善、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可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使用。
作者:侯小妮;佘燕朝;郝玉芳;孟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根据护士的学历、专业技能、年资等将护士分为4个层级,界定各层级护士职责,进行培训、使用、考核等。通过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护理质量及患者、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得以提高。
作者:杨秀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首发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一周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参与水平,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和自主参与问卷(IPA)对271位首发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首发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一周的社会参与总分为(61.14±13.44)分;各条目均分为(2.45±0.54)分。研究对象的焦虑得分为(8.43±4.88)分,阴性为152例,阳性为119例(43.9%);抑郁得分为(8.48±4.79)分,阴性为145例,阳性为126例(46.5%)。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得分与社会参与得分成正相关(P<0.01)。结论:心理状况和社会参与密切相关,在康复护理中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其负性情绪,以改善其社会参与障碍。
作者:贺亚楠;周嫣;周兰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临床医护人员对预先指示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在临床医护人员中推广预先指示观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郑州市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298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医护人员预先指示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86.6%的医护人员支持使用预先指示,子女情况、患者家属因素(曾遇到患者家属因治疗措施争执)、患者自主权、促进安乐死的应用、有被滥用的可能(患者可能被迫签署及医生会忽视病情)、医护人员主观因素(工作中情感负担过重、讨论预先指示显得冷漠麻木及应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命)等为预先指示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对预先指示的态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为预先指示的应用做好准备。
作者:张汛滔;郭燕;徐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小儿重症监护室(PICU)护士对于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相关培训,指导临床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科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表(PNKAS)”及一般资料问卷,对北京市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48名P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先心病PICU护士对小儿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总体较差,平均得分为(14.02±4.03)分,平均正确率仅为34.20%;不同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的护士对小儿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先心病PICU护士疼痛管理相关知识缺乏,应加强对其进行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教育培训,并鼓励护士积极参与疼痛处理。
作者:郑中燕;李庆印;贾艳;梁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应用优化后的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对手术全期患者进行连续、动态、全面的评估,以降低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方法:对原有手术护理记录单进行优化设计,采用表格、人体四面图示、文字书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层培训,规范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的临床应用,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皮肤情况。结果:使用优化设计后的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的患者,皮肤异常情况的发生率降低。结论: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的使用利于手术全期患者皮肤的质量控制检查,有效减少了因问题皮肤的交接遗漏而致的患者皮肤损伤。
作者:刘艳华;李慧;高小雁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