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舒;吴瑛
居家护理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基本卫生政策。目前,居家护理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介绍了美国俄亥俄州国立儿童医院居家护理中心的运营模式及管理特色,以供国内护理管理者学习和借鉴,并尝试将其应用到三级医院住院患者的居家护理中,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延续性护理服务,也为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居家护理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凡国华;Daiwei Lo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行肘关节松解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0年5-11月和2012年6-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住院的行肘关节松解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0年5-11月入院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6-12月入院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从入院开始,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了解患者对疼痛的认识,评估患者,采用多模式、个体化的镇痛措施,同时给予患者疼痛相关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h、24h,功能锻炼后2h的疼痛值,同时比较出院后1个月复查时的肘关节功能评分值。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2h、24h,功能锻炼后2h的疼痛值均低于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复查时的肘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行肘关节松解术的患者中进行疼痛管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春玲;孙胜男;孙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消化道症状综合评分系统软件对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使用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肿瘤化疗消化道症状综合评分系统,结合计算机和网络构建的患者参与、医护人员共同管理的化疗消化道症状综合评分软件系统,对2012年4-10月的144例住院化疗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相关资料进行采集、录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进行使用测试。结果:该软件临床应用方便,信息收集完整,数据处理快捷,数据查询、统计快速准确,数据库维护安全可靠,可为医务人员临床决策提供信息。结论:该软件能有效地进行消化道症状动态评估和监测,科学系统地收集患者信息,为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的管理、科学研究以及患者应用网络系统报告临床结局等提供帮助。
作者:邓本敏;唐玲;皮远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调查肿瘤专科医院本科新护士岗前培训需求情况,探讨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内容和形式,为今后对新护士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122名本院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需求总得分为(468.89±11.82)分,处于较高水平。得分排在前5位的条目是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一般知识,化疗给药初级培训,具备对危重症病人进行危急救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护患沟通技巧,计算机能力。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不断探索和丰富专科护士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模式,以满足护士的需求,从而达到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作者:卿利敏;谌永毅;邹艳辉;曾元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前,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增加,已成为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罹患肿瘤不仅给患者造成生理上的巨大伤害,同时也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精神上的严重创伤。由于肿瘤患者在患病初期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和对当前医疗水平的不了解,不能预测疾病的发展和今后的生活,加上随之而来的各种复杂检查、治疗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往往使患者无所适从,显著影响了患者的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增加了其患病过程中的压力,引起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患者需要得到基于人文关怀的照顾,如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心理支持、生活照顾等,帮助患者重塑信念和希望,提升患者应对不良情绪的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强与病魔斗争的信心,有利于治疗和康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亚洲地区大的肿瘤防治研究中心,年门诊量67万余人次,年住院量4.8万余人次,肿瘤医院优质的人文环境与护士的温馨服务赢得了众多患者的好评。为此,本刊特邀肿瘤医院的护理部徐波主任,为我们阐述肿瘤患者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及其丰富内涵。
作者:郑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以《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为教材,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危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常用降压药、家庭自测血压、血压的自我管理、对高血压认识的误区等。目的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降压达标率,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隋辉;李庆印;郝云霞;王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探索有效的护理英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尝试在妇产科护理英语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结果显示,行动导向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护理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护理英语学习方法的改善、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可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使用。
作者:侯小妮;佘燕朝;郝玉芳;孟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巩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成效,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深入开展,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经研究,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6月16日印发《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2014-2017年为期3年的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工作。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通过教育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培养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水平。
作者:吴琼;李秋洁;洪素;张勤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心血管病死亡居各类疾病之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从心血管病预防中的护理干预方法、护士在心血管病预防中的角色和作用等方面对国外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护理工作者在心血管病预防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丁舒;吴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小儿重症监护室(PICU)护士对于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相关培训,指导临床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科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表(PNKAS)”及一般资料问卷,对北京市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48名P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先心病PICU护士对小儿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总体较差,平均得分为(14.02±4.03)分,平均正确率仅为34.20%;不同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的护士对小儿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先心病PICU护士疼痛管理相关知识缺乏,应加强对其进行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教育培训,并鼓励护士积极参与疼痛处理。
作者:郑中燕;李庆印;贾艳;梁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职业生命质量(QWL7-32)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离职意愿量表及职业生命质量量表对湖南省邵阳市5所县级医院共438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离职意愿总分为(15.67±3.13)分;不同学历、任职方式、职务护理人员离职意愿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值夜班情况、月均收入护理人员离职意愿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职意愿总分与职业生命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县级医院护理人员离职意愿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特征的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之间存在着不同;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职业生命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提升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可以有效降低其离职意愿。
作者:徐东方;陈新;邵秀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的人文关怀行为和职业认同,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关怀评估问卷修订版(Modified CARE-Q)和职业认同量表,对49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行为的评分为(268.1±37.6)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职业认同评分为(30.92±9.28)分,处于中等水平。护士人文关怀行为评分与其职业认同呈正相关(r=0.165,P=0.000)。结论:临床护士社会心理或情感维度的人文关怀行为仍然有待提高,通过加强护士的职业认同来改进护士的人文关怀护理是可行的。
作者:邱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实践对改善肺癌患者疼痛症状的效果。方法:将92例肺癌疼痛患者按不同病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实验组接受疼痛个案管理,对照组接受疼痛常规护理。分别于住院首日及第7日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强度、焦虑程度、疼痛影响评定及疼痛控制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强度、疼痛控制满意度、焦虑程度及疼痛影响评定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个案管理能够改善肺癌疼痛患者的疼痛相关症状及焦虑程度,应针对肺癌疼痛患者积极地开展个案管理。
作者:李虹彦;郭绍宁;殷欣;石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APN排班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中所有APN排班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类实验性研究,检索时限为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名筛选员进行独立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项RCT和10项类实验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APN排班组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排班的满意度较传统排班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63,95%CI(4.59,9.58),P<0.00001;OR=3.32,95%CI (1.78,6.18),P=0.0002;OR=4.98,95%CI(2.29,10.85),P<0.0001];APN排班能提高护理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技术的质量,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SMD=2.72,95%CI (0.21,5.42),P=0.03;SMD=2.28,95%CI(1.43,3.13),P<0.00001;SMD=1.36,95%CI(1.01,1.72),P<0.00001;SMD=3.19,95%CI(0.74,5.63),P=0.01]。结论:APN排班模式对于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工作质量具有一定效果,但今后仍需要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和高质量的RC T进一步验证。
作者:张爽;马红梅;沈向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运动并呼吸肌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康复效果是否具有显著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按一定标准筛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Rev-Manv5.3软件包处理,以肺功能[FEV1、FEV1%、FEV1/FVC(%)]、动脉血气分析(PaCO2、PaO2)、6min步行距离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FEV1方面,运动并呼吸肌锻炼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FEV1%、FEV1/FVC(%)、动脉血气分析(PaCO2、PaO2)、6min步行距离方面,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并呼吸肌锻炼有益于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及体能状况。
作者:田凌云;张莹;田含章;姜鲜银;李映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根据护士的学历、专业技能、年资等将护士分为4个层级,界定各层级护士职责,进行培训、使用、考核等。通过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护理质量及患者、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得以提高。
作者:杨秀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描述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特征,为针对性地制定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第一季度上报的跌倒资料,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跌倒发生时间以1:00~2:00、6:00~7:00时以及20:00为主;因心律失常发作所致跌倒后损伤程度高于非心律失常发作所致的跌倒。结论:应根据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时间及疾病特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作者:郝云霞;李庆印;李菀;梁洁;赵京媚;张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院感防控是增进患者安全、提升护理质量的基础,是医务人员与耐药性细菌斗争的关键。7月23日,英国皇家护理学会(RCN)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医院获得性感染防控工具包已更新。
作者:陈桂英(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广州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广州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408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人口社会学特征对其核心能力的影响。结果: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61.49±3.70)分,各条目平均得分为(2.78±0.44)分。其中,法律/伦理实践维度得分高,评判性思维与科研维度得分低;职称和手术室工作年限是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广州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核心能力处于中上水平,但仍须提高;核心能力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核心能力。
作者:曾英玉;杨冬叶;吴晓丹;张美芬;成守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