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等护理教育中开设《护理信息学》的可行性分析

刘立捷;施盛莹

关键词:高等护理教育, 护理信息学
摘要:目的 分析高度等护理教育中开设<护理信息学>课程的可行性.方法 对选读<护理信息学>课程的306名学生从对开课的必要性,护理信息量学的内容及发展的前景进行了调研.结果 大学生对护理信息学的认可度显著高于不认可的学生(P<0.01).结论 在大学里实施护信息教育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便于把握就业机会及适应未来工作的需求.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静吸复合全麻时机械通气与自主呼吸对鼓室成形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全麻中机械通气对肺功能的影响及保留自主呼吸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拟行单侧鼓窀成形术患者53例.随机分为自主呼吸组(S组,25例)和控制呼吸组(M组,28例).M组行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予以机械通气,参数设定VT8 mI/kg,RR 10~12 bpm,术中间断静脉滴注维库溴胺1~2 mg维持肌肉松弛.S组慢诱导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术中不使用肌肉松弛药,保留自主呼吸.两组患者通过Datex气体监护仪调控术中麻醉气体(笑气复合异氟醚)MAC值1.2~1.3,必要时泵入丙泊酚(1~2)mg/(kg·h),控制BIS值40~60之间.记录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脉搏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胸腔体液含量(TFC).同时观察记录术中是否有呛咳,体动.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后即时及150 min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得到pH值,PaO_2,PaCO_2,记录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并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_2),呼吸指数(RI),生理死腔量与潮气量之比(VD/VT).结果 有10例患者因不同原因退出研究.共43例患者资料进入统计分析(M组n=23;S组n=20).两组之间HR,MAP,TFC,P(A-a)DO_2,RI,VD/VT,TF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不同时间点的P(A-a)DO_2,RI,VD/VT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SpO_2、pH值、PaO_2低于M组,PaCO_2,PETCO2高于M组(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或允许范围内.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呛咳,体动.结论 静吸复合全麻时,短时间的机械通气对无心肺功能障碍患者的肺气体交换功能无明显损伤作用;短时间的自主呼吸可提供充分的氧供,不引起危害性的二氧化碳潴留.

    作者:蒋海;靳三庆;林世清;蒋小朴;陈锡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Tiam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26例临床乳腺癌组织标本中Tiaml的表达情况.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株中Tia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乳腺癌组织Tiam1表达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组织(P<0.05).Tiam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型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1).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展示Tiam1 mRNA和蛋白在高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细胞株中相对高表达.结论 Tiaral和乳腺癌转移行为密切相关,可能在促进乳腺癌转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吴元清;彭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SARS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应用剂量的探讨

    目的 了解糖皮质激素(GCS)在SARS治疗中的应用概况,分析糖皮质激素应用剂量对改善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3年SARS病例225例,氧合指数(OD作为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判别指标,治疗有效的标准是治疗后OI较治疗前上升20%以上.结果 59.56%(134/225)的SARS病例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所有病例糖皮质激素(静脉给药)治疗前OI的平均水平为237.08 mmHg,治疗后OI的平均水平为335.08 mmHg,平均升高110.26mmHg,升幅为46.41%;GCS每日体质量用量1~3mg/kg、每日用量160-240mg、累计用量1000~2000mg组的治疗效果好;GCS应用疗程为8~14 d的治疗效果好.结论 在SARS治疗中,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减轻患者肺部症状、改善肺功能有一定疗效.比较适宜的静脉给药方法为:每天用量1~3 mg/kg或160~240 mg/d,累计治疗8-14 d,累计用量控制在1500mg左右.

    作者:贾卫东;邓西龙;唐小平;尹炽标;张复春;杨湛;方积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C-D Horizon、TSRH内固定对成人脊柱侧弯的疗效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C-D Horizon、TSRH系统在成人脊柱侧凸矫治中的应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2003年8月~2006年1月间运用C-D Horizon、TSRH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28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包括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及退变性脊柱侧凸.采用前后路联合矫形或单纯后路矫形手术方法.术后随访1~2年(平均16个月).通过影像学资料对术前术后冠状面和矢状面的矫形效果对比分析并通过C7椎体中点距骶骨中心垂线的距离来分析躯干平衡的重建.并随访术后疼痛是否缓解及功能恢复.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外观矫形效果明显.侧凸术后主弯矫正率平均61.2%.末次随访主弯冠状面Cobb角平均丢失5.2°.C7中点距骶骨中心垂线由术前平均2.3 cm矫正为术后0.19cm.18例腰背疼痛的患者中16例术后得以缓解,24例患者术后参加正常的生活工作.结论 C-D Horizon、TSRH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脊柱侧弯可得到冠状面上较高的矫正率、重建躯干平衡,有效矫正脊柱侧弯,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庄勤林;朱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人CAT启动子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鉴定

    目的 构建人过氧化氧酶(CAT)启动子驱动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为进一步研究CAT表达调控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PCR获得-404~+16大小的肩动子片段,将其定向插入pDsRed1-1载体,构建pDsRed-CATp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瞬时转染NIH/3T3细胞,观察CAT启动子对H_2O_2刺激的反应.结果 pDsRed-CATp经双酶切及DNA测序分析鉴定准确无误;该载体瞬时转染N1H/3T3细胞,静息状态呈现弱转录,H_2O_2刺激后,转录水平明显增强.结论 成功构建CAT启动子驱动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对H_2O_2刺激反应良好,为研究CAT基因表达调控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作者:姚琦;黄劭;刘亚伟;刘靖华;姜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老年大鼠供肝应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大鼠供肝的应用,并探讨老年大鼠肝移植供体年龄限制.方法 采用肝动脉重建二袖套原位肝移植技术,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受体均为雄性Wistar大鼠,受体鼠龄均为5月,根据供体鼠龄分组,A~E组供体鼠龄分别为5、17、20、23、26月,每组12例.检测术后第1、3、7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并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和术后3月存活率.结果 B、C和D组肝移植术后第1天和第3天ALT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第7天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功能恢复延迟,肝功能于术后第7天趋于稳定.老年大鼠移植肝植入前组织病理学表现存在轻度肝纤维化,老年大鼠肝细胞数目减少,脂褐素数量增加.E组术后ALT增高(P<0.05),肝功能损伤不可恢复,3月存活率为0.结论 供体年龄是影响老年供肝移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鼠龄低于23月的老年大鼠移植肝可恢复功能.

    作者:许赤;易慧敏;傅斌生;李华;张彤;陈规划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450例更年期妇女生存质量评估

    目的 对更年期妇女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填写Kupperman Index量表(K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450例社区更年期妇女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未绝经妇女WHOQOL-BREF心理领域得分高于已绝经妇女(P<0.05);KI<15分组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及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六个方面得分多于KI≥15分组(P<0.05).结论 随着更年期症状的加重,更年期妇女生存质量下降,心理状况更加恶化,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缓解更年期妇女身体症状,加强心理护理,保持健康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赵春梅;王小云;黄月婵;陈秀廉;邬素珍;朱东方;庞俏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自体血栓性家兔局部脑缺血性梗死模型的建立

    目的 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自体血栓性家兔局部脑缺血性梗死模型.方法 采用家兔自体动脉血栓,经颈外动脉插管栓塞大脑中动脉,造成局部脑缺血性梗死.利用临床观察、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及HE染色评价大脑中动脉闭塞效果及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实验组术后醒来可观察到家兔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症状,大脑中动脉阻塞6h以后TTC染色均证实脑梗死存在.HE染色后,光镜观察可见:脑梗死灶的病理变化有随缺血时间延长而加重的现象.对照组未出现以上症状及病变.结论 往家兔颈内动脉导人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接近临床局灶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能够既简便又稳定的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此模型对研究脑血管病损伤机制和防治措施有着切实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燕;杨佩钢;余琦;张春芳;朱红;杨鹏辉;刘恩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松质骨骨基质明胶复合软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目的 观察软骨细胞在同种异体松质骨骨基质明胶(BMG)上的生长、增殖和分化,探讨用松质骨BMG与软骨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效果.方法 分离1月龄兔关节软骨细胞,扩增后种植在松质骨BMG上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于1、2、4、6周取材进行组织学、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软骨细胞在BMG上生长良好,分泌蛋白聚糖和胶原.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增殖,松质骨BMG空隙内细胞数量增多,软骨陷窝形成,基质分泌增强.培养6周时软骨细胞在BMG表面及孔隙内形成软骨样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周围基质富含Ⅱ型胶原,分布均匀:透射电镜显示软骨细胞超微结构正常,细胞周围有大量基质产生.结论 同种异体松质骨BMG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生长增殖,维持软骨细胞的分化表型;在体外成功构建了组织工程软骨,它是一种较好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作者:杨波;曹峻岭;张安;张增铁;陈静宏;宋红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生存素反义核酸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对5-FU的增敏作用

    目的 探讨生存素反义核酸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对5-FU的增敏作用.方法 WST法,台盼蓝拒染法、克隆形成抑制实验检测聚乙烯亚胺携带生存素反义核酸(PEI-ASODN)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建立小鼠肝癌腋下移植瘤和腹水瘤模型,检测PEI-ASODN联合5-FU对肝癌移植瘤小鼠瘤重、瘤体积的改变,对肝癌腹水瘤小鼠平均存活天数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PEI-ASODN作用于SMMC-7721细胞48 h后,0.75 μmol/L的PEI-ASODN分别作用细胞24、48、72和96 h后,均能对细胞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PEI-ASODN对细胞的克隆形成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肝癌腋下移植瘤小鼠,各治疗组的瘤重、瘤体积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以联合用药组(5-FU+PEI-ASODN)明显,瘤重抑瘤率高达56.91%,瘤体积抑制率高达57.83%;肝癌腹水瘤小鼠模型,联合用药组生命延长率为94.09%,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聚乙烯亚胺携带生存素反义核酸(PEI-ASODN)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并可提高荷肝癌小鼠对5-FU的敏感性.

    作者:吴风云;黄光胜;蒋建伟;王芳;徐向东;彭单依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异常HbK复合β地中海贫血家系及其风险胎儿的产前诊断

    目的 了解一种由β珠蛋白肽链合成异常的HbK复合轻型β地中海贫血的家系及其风险胎儿的产前诊断.方法 用美国Helena公司全自动快速电泳分析系统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各区带定量分析和反向点杂交-RDB法进行β地贫基因联合检测,对家系及风险胎儿进行产前诊断.结果 先证者为异常HbK复合B珠蛋白基因ⅣS-Ⅱ-654突变双重杂合子,临床表型为中间型β地贫.父亲为β-珠蛋白基因ⅣS-Ⅱ-654突变杂合子,母亲为异常HbK杂合子,再次妊娠行产前诊断的胎儿为异常HbK杂合子,母亲和胎儿地贫基因型正常,建议保留胎儿.出生后8个月随访结果与产前诊断一致.结论 对β珠蛋白肽链合成异常和β地贫基因携带者的家庭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预防中间型β地贫患儿出生.采用电泳技术联合β地贫基因检测技术,可在产前诊断中解决同类问题.

    作者:陈冬;李萍;葛艳芬;林婷;郑洪;李运雄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灌注策略

    目的 探讨全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建立与灌注管理策略.方法 2007.01~2008.10使用达芬奇S(da Vinci.S)机器人在ECC下完成心脏手术71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49例,二尖瓣成形13例,左房黏液瘤摘除8例,右房黏液瘤摘除1例.除1例二尖瓣成形术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ECC外,其余手术均经股动脉、股静脉及颈内静脉插管建立ECC.ECC采用浅低温、中流量灌注,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控制负压在-30~60mmHg),连续血气监测(CDI-500)及超滤.10例二尖瓣成形手术使用康斯特保护液(HTK液)进行心肌保护,其余手术均采用4:1含血停搏液(St.Thomas液)经升主动脉顺行、间断灌注.结果 71例患者ECC时间45~206(116.1±35.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7~132(58.5±23.6)min,ECC转流中尿量200~1900(825.5±447.5)ml,超滤液量800~4800(2571.1±885.9)ml,9例患者ECC液体量为零平衡,58例患者ECC液体量为负平衡200~2100(835.8±524.0)ml,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7~17(10.1±5.3)h,术后24h引流量80~680(217.5±167.8)ml,全组病例均无并发症出院.结论 机器人心脏手术必需经外周建立ECC,灌注技术有一定的学习曲线,需要手术团队之间的密切交流,灌注中使用VAVD、连续血气监测和加强ECC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王加利;李佳春;高长青;张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多西他赛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和评估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病理证实为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36例进行化疗.给药方案为: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1 h,第1天: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每21 d重复,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 接受治疗的3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率为8.3%,部分缓解率为47.2%,总有效率55.6%.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周围神经炎.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王健;韩娜;王海莉;张中冕;樊青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盐水与羟乙基淀粉用于术中急性失血小容量复苏的比较

    目的 观察手术中急性失血时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比较7.5%的盐水与6%羟乙基淀粉静脉注射后恢复血容量的效果.方法 择期手术术中出现急性大量失血的病人60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病人大量失血后迅速在5 min内输注7.5%的盐水4 ml/kg,B组30例,病人大量失血后迅速在5 min内输注6%的羟乙基淀粉4 ml/kg.观察并记录麻醉后(t0)、出血后(t1)、输液后5min(t2)、15min(t3)、30min(t4)、术毕(t5)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值.检测记录麻醉后(t0)、出血后(t1)、15 min(t3)、术毕(t5)的血红蛋白含量(Hb)、血球压积(Hct)、Na~+和K~+浓度.结果 比基础值相比较,两组病人失血后HR、STVR显著增加,MAP、CO明显降低(P<0.05),输注7.5%的盐水后MAP、CO显著增加,HR、STVR明显降低(P<0.05),达到与基础值相当,并维持这一水平至研究结束.同一时间点两组各监测值相近(P>0.05).与出血前相比,两组病人外周血HB、HCT在注射液体后15min、术毕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注射7.5%的盐水15min后血浆Na+浓度增加(P<0.05),术毕时下降与基础值接近(P>0.05).胶体注射后各监测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小剂量注射7.5%盐和6%的胶体均是及时有效恢复血容量的方法.

    作者:唐江华;林世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SB203580减轻体外循环肺组织炎症介质产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肺组织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的变化对肺组织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全麻开胸组(S组)、体外循环组(CPB组)、体外循环+SB203580组(SB组).不同时间段处死动物,留取标本,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EMSA检测核因子(NF)-κB的DNA结合活性变化,ELIASA分别检测TNF-α和IL-1β产量.结果 CPB组磷酸化P38MAPK较S组增加.NF-κB活性水平也较S组明显增加,肺组织中TNF-α和IL-1β产量增加.SB203580减轻了肺组织中磷酸化P38MAPK活性水平,减少了肺组织中炎症闪子的产生.结论 (1)P38MAPK通过影响NF-κB的激活而参与体外循环术后肺组织炎症因子的产生;(2)SB203580通过阻断P38MAPK的激活而减轻体外循环术后肺炎症因子的产生.

    作者:董啸;徐建军;何雄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溯性分析因子宫内膜异位而致不孕96例的病史情况及治疗经过.结果 治疗后96例患者中23例受孕,妊娠率23.96%.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Ⅲ~Ⅳ期患者(P<0.05).单纯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妊娠率高于巧囊合并盆腔其他部位病灶患者(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化症町以明显影响正常受孕,临床期别、内异症病灶部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手术治疗及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町提高妊娠率.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肿瘤间质治疗肝癌后免疫功能改变

    目的 探讨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联合肿瘤问质治疗后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照组(A组)20例肝癌患者行单纯TACE治疗,实验组(B组)20例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肝瘤内药物注射碘油化疗药物肿瘤间质治疗.术前及术后1周抽取两组患者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CD4~+T/CD8~+T),单向扩散法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A、B组手术后1周CD3、CD4及CD4/CD8升高,两组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术后比较,除CD8外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A、B组术后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有所升高.A组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手术前后除C3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纯TACE治疗肝癌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影响较小:联合瘤内碘油化疗药物乳剂注射肿瘤间质治疗的方法可以更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全毅;刘建刚;蔡悦成;张积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溪黄草中总黄酮类成分的工艺研究

    目的 筛选适合分离和纯化溪黄草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并确立纯化T艺参数.方法 以吸附及解吸率为指标考察8种型号的树脂,确定纯化溪黄草黄酮的佳树脂,并通过单因素分析考察该树脂分离、纯化溪黄草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HPD100吸附率及解吸率均高于其他7种树脂.其具体工艺条件为:控制上样浓度4.56 mg/ml流速0.5 ml/min,上样体积6BV,洗脱剂浓度80%,洗脱剂用量17倍体积.结论 HPD100型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纯化溪黄草总黄酮效果良好,总黄酮浓度可达近85%.

    作者:王妍;王勇;翁凤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治疗研究

    目的 建立肺炎支原体感染Wistar大鼠模型,为研究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机制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滴鼻法建立大鼠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由尾静脉注射给予红霉素微球,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支原体模型组、乳糖酸红霉素治疗组和红霉素微球(高、中、低剂量组),进行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部病理变化表现为支气管及肺血管周围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斑片状间质性支气管肺炎、粘膜水肿,细支气管变厚而管腔变窄.乳糖酸红霉素及红霉素微球治疗组高、中剂量组细胞界限较清晰.病理变化不明显.RT-PCR检测结果为模型组、乳糖酸红霉索治疗组、红霉素微球治疗组均为阳性.结论 该法建立大鼠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可行,红霉素微球能减轻支原体对肺组织的炎性病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有治疗作用.

    作者:黄晓虹;龚铭;李桃;蒋文玲;刘婧;杨占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我国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研究文献的定量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的研究现状.方法 利用统计学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764篇PACS研究论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PACS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稳定3个阶段;地区发文分布不均衡:高产作者和核心研究机构少,作者合作意识强,机构合作待加强;PACS研究核心期刊已经形成;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欠缺.结论 我国PACS研究与开发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当务之急是加强HIS、DICOM、网格技术在PACS中的应用研究.加强PACS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为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化进程,实现远程医疗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张草贤;郭文明;周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