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0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拜秀莲

关键词:分娩, 下肢, 深静脉血栓,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50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及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结果:对实施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患者,从足背静脉滴注溶栓药物时,在足踝上部加扎止血带,患肢用50%硫酸镁湿热敷,配合自制翘足板抬高患肢,并进行下肢空气波压的治疗,结合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肢肿胀基本消退,痊愈出院.结论:良好的护理有利于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身体健康地恢复.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痛风结石取石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痛风结石取石手术病人的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多发性痛风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的多发性痛风结石均在局部麻醉下一次性取出.结论:深入了解此类病人的病情特点,做好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健康教育,严格遵医嘱服药,降低血尿酸,加强饮食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高秀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体会

    深静脉置管是一种以特制的硅胶管经皮肤穿刺置留于深静脉内(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保证了长时间、高浓度的药液及营养液输注.锁骨下静脉置管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操作简单安全,不限制患者臀部活动,病人痛苦时间短,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自2008年9月以来,我院对86例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穿刺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常静;姚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结核性胸膜炎以精神障碍为主要表现1例报告

    本文记录了一例很少见的结核性胸膜炎以精神障碍表现为主.表现为狂笑、淡漠、错觉、幻觉等,是结核引起的中毒表现.

    作者:罗永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0例经阴道行直肠前凸修补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目的:总结了10例经阴道行直肠前凸修补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方法:结合我院2013年5月~9月,我科收治直肠前凸患者10例,年龄36~68岁,经直肠镜和肛门指诊显示直肠前凸3~4厘米术前完善各项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饮食护理,观察切口情况及排便情况,本组患者术后2~4天可正常排便,住院时间7~10天.结论:经阴道行直肠前凸修补患者加强护理和对饮食上的加强和注意是非常重要的,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作者:杜国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个体化治疗对结直肠癌病理诊断和分期的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化疗设备和方法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治疗理念在不断完善的同时,结直肠癌郑的治疗策略有了很大变化.个体治疗作为当前常见的结直肠癌诊断技术,它在诊断与治疗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从结直肠癌的病例特点入手,研究分析了个体治疗技术对结直肠癌病理诊断和分期的新要求,以供同行借鉴.

    作者:代云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30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及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85例,术中胎头娩出时将米索前列醇200μg嚼碎后舌下含服,术后经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200μg;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80例,术中胎头娩出时将米索前列醇200μg嚼碎后舌下含服,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 IU,术后经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200μg;催产素组8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IU,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0IU.以上各组观察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h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米索前列醇组与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作者:谈维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苦参碱对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H L-60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对H L-60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B c 1-2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升高,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 L-60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且当苦参碱浓度为2.0mg/ml时,细胞凋亡率达65.84%;2.0mg/ml苦参碱作用72h后的细胞,bc 1-2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苦参碱具有对HL60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bc 1-2蛋白表达下调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江梅;宋庆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进展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之间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甚至发生猝死.对于该病的药物治疗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作者:秦小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810nm半导体激光脱毛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观察

    本文通过对以色列飞顿公司SOPRANO冰点无痛脱毛机对60例脱毛患者的临床治疗,即选用波长810nm,能量密度7-10J/cm2,频率10Hz,平均功率100 W;HR传统脱毛模式:波长810nm,能量范围1~120J,一般选择为25 ~ 45J/cm2.临床观察:50例治愈,10例显效,无痛,安全,易接收.

    作者:任爱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方法及疗效.方法:14例(20髋)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髋关节强直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平均随访6年,所有病人术前术后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行临床效果评定,优12髋,良1髋,中1髋,优良率94.1%.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切口感染,假体无脱位、松动;髋关节屈曲畸形矫正,20个髋关节总活动度(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6个方向活动总和)由术前平均11°增加为术后平均145°;后髋痛消失,膝痛、腰骶痛明显改善,步态恢复正常,生活能自理,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Ha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3 0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8 1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可明显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丁强;李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构建局部解剖学实验课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及意义

    实验教学是局部解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适应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功能开发,构建了局部解剖学实验课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通过第二课堂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解剖学知识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

    作者:汪坤菊;陈敏;赵久荭;张显芳;林威威;邓王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采用不同的治疗及手术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治疗及手术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愈后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7例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药物组、子宫动脉检塞术组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观察疗效及随访生活质量.结果:与药物组比较,手术1、2组有效率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手术2组优于手术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药物组在躯体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低于手术1、2组,情感功能得分优于手术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组成功率好,米非司酮对患者预后情感功能改善明显,可能与手术对患者心理造成的影响有关.

    作者:都海波;高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术时软化宫颈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术时软化宫颈的效果.方法:输卵管性不孕患者60例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阴道口放置米索前列醇.结果:治疗组的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通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治疗组的妊娠率为70.0%,对照组妊娠率为30.0%,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术中的应用能有效软化宫颈,从而改善预后,提高妊娠率.

    作者:王宝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并对两组一般资料、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1.05%;且研究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94%,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霞;王东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研究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的鉴别诊断与诊断方法.方法:对20例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临床资料,经复习相关的参考文献后,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和子宫平滑肌瘤差别不大,肿瘤界面不模糊,能够看到线状桥与刷状缘连接,瘤细胞核异型性不高,不存在核分裂现象.结论:平滑肌腺瘤样瘤属于腺瘤样瘤变型的一种,其形态学特征明显,瘤性增生平滑肌束内存在腺瘤样瘤成分是其主要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临床应该将其和肿瘤相互鉴别.

    作者:王爱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效果的分析.方法:把我院10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护理干预,一组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期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组的疼痛主要集中在1-2级疼痛,而一般护理组主要集中在3-4级,两组疼痛比较显示1级、2级疼痛的比例护理干预组高于一般护理组,3级、4级疼痛比较:一般护理组高于护理干预组,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缓解了患者由于心理紧张等原因所引起的疼痛不适感觉,从而减轻了患者手术后的痛苦,使手术的效果更加令人满意.

    作者:叶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流动人口特约分娩点孕产妇保健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究流动人口特约分娩点孕产妇保健的情况,有助于对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管理.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流动人口孕产妇800例,收集孕产妇病史资料以及分娩登记表,分析保健的情况.结果:产前检查0次或者1次比例为60.0%,剖宫产孕妇总费用平均为3385.0元,阴道分娩总费用为1110.5元.结论:流动人口孕产妇对保健服务的利用率比较低,住院分娩的费用比较高,文化水平以及家庭收入偏低,需要加强宣传,并降低住院费用,有助于提高保健服务利用率.

    作者:白晓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总结284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穿刺成功282例,失败2例,穿刺成功率99.3%.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较经股动脉径路相比具有创伤小,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出血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蔡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水胶体敷料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人工皮)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防止局部皮肤损伤的效果,探讨防治早产儿皮肤损伤的新方法.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2例需进行早产儿PICC置管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患儿在PICC置管时使用水胶体敷料(人工皮)覆盖于PICC圆盘下后用透明敷贴固定;对照组患儿只用透明敷贴固定.结果:观察组31例患儿PICC置管拔除后无一例造成患儿局部皮肤损伤.对照组中有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其中8例患儿圆盘下局部皮肤发红,2例局部轻度压疮.结论:应用水胶体敷料(人工皮)覆盖PICC置管圆盘后进行PICC置管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局部皮肤损伤,为防止PICC置管的局部皮肤压疮开辟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时富枝;赵磊;卢瑞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逐渐增多,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亦越来越多,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从过去的卧床牵引、钢针或螺钉内固定,到现在的人工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目前认为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1].本文总结我科自2008年8月~2012年10月获得随访的6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疗效满意.

    作者:谢军;邓宁;杨启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