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吴文君;周漪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方法:采用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150例高血压患者自我报告服药依从性情况,并询问患者长期规律服药的原因.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总结的原因依次为:病人文化程度及相关知识掌握度38.1%.药价贵经济上难以承受23.1%,经常忘记服药19.1%,担心药物不良反应13.3%.家庭社会支持6 4%.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沟通技巧,针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原因进行相关干预,可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王新玲;郭俊青;李娜;陆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方法:2009年儿月~2012年5月,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平均年龄72岁.结果:随访23例,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82.6%.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固定可靠,微创而又符合生物力学,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靳存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与营养护理在促进有不良心理反应的血透患者康复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心理与营养护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造成病理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良性循环,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结果:减轻了血透患者心理不适,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减少并发症,提高了血透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论:通过加强心理与营养护理,促进护惠关系和谐,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了解和信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水平及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马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惊厥是指婴幼儿时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皮层的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差,兴奋性冲动易于泛化,致使神经细胞处于过度兴奋状态,神经元发生过度的、反复的异常放电现象.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的肌群强制性或痉挛性抽搐,多数伴有意识障碍,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是婴幼儿常见的急症,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会发生生命危险或留有后遗症.本文总结我院收治的46例小儿惊厥病人的治疗体会如下:
作者:田梅;于军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探讨相关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所发生的5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的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其中女性人群为38例,男性为18例;儿童人群为19例、老年人群为28例.结论:临床上,在对患者采用中药制剂治疗时,要严格地遵循辨证治疗和严格按照说明书来使用剂量等,进而能够减少和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在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停止使用药物,并进行处理.
作者:黄建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通过我科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采取相对的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使老年患者跌倒率明显下降.积极从预防诱发因素入手进行健康宣教,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和出院指导,重视家庭和环境对患者的影响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作者:王利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检索近5年来国内被引频次较高的五本护理核心期刊中关于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总结我国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研究现状,并评价证据强度及存在问题.为护理工作者有效处理化疗性静脉炎提供借鉴.
作者:严群;刘谆谆;张兰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第18届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ESH/ISH 2008)和第22次国际高血压学会科学会议6月14~1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8500多名学者参加会议,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是本次会议的重点之一.中华医学会《中华国际医学论坛》、国际高血压学会(ISH)日前在北京联合举行2008 ISH中国行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呼吁要重视降压达标,并强调联合用药是未来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趋势.
作者:朱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高血压病及由其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因此,研究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对预防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非高血压健康成人血清维生素C水平的测定,探讨人体血清维生素C水平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运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是观察硫酸镁治疗哮喘的持续状态的效果.方法:是对25例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病人,在常规吸氧抗感染及使用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治疗.结果:25例病人中治愈22例,有效3例,无效0例.结论:使用硫酸镁治疗哮喘持续状态疗效肯定,特别对常规药物治疗无效者是较安全的治疗哮喘药物.
作者:张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7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随访预后,总结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策略.结果:本组67例患者中无一例并发DVT.结论:积极的、早期的、个体化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DVT的发生.
作者:李志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0岁.因发热、剧烈咳嗽、咽痛、支气管哮喘加重4d,于2013年10月5日来我院就医.患者既往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年.患者曾有药物过敏史.体检:体温38.3℃,血压126/82mHg,心率78次·min-1,扁桃体无变化,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啰音.胸部X线片可见双肺纹理粗乱.血常规:白细胞16.2×109·L-1,中性粒细胞0.95,淋巴细胞0.26.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咽炎、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513013505) 0.3g·bid.输注约10min后患者自诉头痛、恶心、心慌、乏力、出汗,护士意识到患者可能过敏,马上拔除输液针停止输液,立即通知医生,此时患者失去意识、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哮喘、口唇发绀、大汗淋漓,BP:60/20mmHg.诊断为过敏性休克.
作者:熊晓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护理干预应用于偏头痛患者症状发作时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选取为2009.1~2013.12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方案相同,对比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偏头痛患者在症状发作时往往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多方面、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措施而言,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加速缓解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彭桂芸;彭桂花;聂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就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和血脂改变情况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的降糖药物的治疗主要选用二甲双胍片和格列美脲片,对照组定期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对患者血脂、血糖、血压治疗目标无要求;干预组采取健康宣教+改善生活方式+定期随访的方式.结果:干预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压、血糖、血脂等重要指标的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显示出在糖脂代谢方面具有很好的调整作用,对血压的降低有积极的疗效.
作者:陆寒英;徐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两种临床常用精神类药物多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到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强迫症患者73例,随机分组为A、B组.A组38例患者治疗过程中选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B组3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7%,A组治疗效果好于B组,差异有意义(P小于0.05).结论:患有轻度强迫症的人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中重度患者需要药物治疗,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时,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效果好于帕罗西汀,因此,艾司西酞普兰应在临床上强迫症患者的治疗中得到重视和广泛运用.
作者:路广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在婴幼儿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6例急腹症婴幼儿患儿接受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6例婴幼儿急腹症患儿当中,急性阑尾炎59/64例(92.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56例(100%),肠梗阻7例(100%),肠套叠21例(100%),腹股沟嵌顿疝9例(100%),腹型过敏性紫癜9例(100%),有5例患儿没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在术后被确诊为单纯性阑尾炎.结论: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对婴幼儿急腹症进行诊断,能够为常见婴幼儿急腹症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对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肖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解决癌症患者外科手术后的腹泻问题.方法:对2011年7月~ 2013年7月71例癌相关腹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评估、分析原因,制定护理计划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与2009年6月~2011年6月45例癌相关腹泻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使患者腹泻治愈率达到74.74%,缓解率为25.26%.对照组治愈率为55.56%,缓解率为44.44%.通过X2检验,P>0.05,两组间存在差异.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癌相关腹泻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尉建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采用病人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评估癌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以了解肿瘤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方法:应用PG-SGA对177例肿瘤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测,并用营养风险评估量表(NRS2002)进行验证.结果:PG-SG评估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NRS-2002(x2=4.08,P=0.043).PG-SGA分级A级患者100例(56.5%),B级患者39例(22.0%),C级患者38例(21.5%).不同年龄段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x2=7.05,P=0.03);PG-SGA分级A、B、C级患者间血清白蛋白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级患者血红蛋白存在明显差异(P< 0.05);PG-SGA分级与胃肠道抑制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r=0.38,P=0.000).结论:PG-SGA对肿瘤患者是一种实用、有效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临床应重视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筛查、评估和早期营养干预.
作者:何丽琳;袁华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肠套叠为儿科常见病,以呕吐、腹痛、便血、腹部包块为临床特征,临床上可因认识不是而延误诊治,危及小儿生命.现将我院三年来收治的21例肠套叠患儿作回归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21例患儿男11例,女10例,年龄<1岁16例,>1岁5例.小5个月,大6岁.
作者:黄淑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研究旨在对葡萄籽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通过选取合适的提取试剂、提取试剂浓度、提取时间作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丙酮体积分数为70%,提取温50℃,浸为提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葡萄籽多酚的提取量可达2.003mg/ml.
作者:王玮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