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兰
总结分析危重症患儿应用crrt治疗的护理体会.Crrt要求护士具备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优质护理服务态度,高质量的护理更能发挥crrt在救治急危重患者中的作用.
作者:黄建萍;单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抗生素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急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12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0例予以抗生素糊剂填充治疗,而对照组予以常规根管糊剂填充治疗.比较治疗后疗效差异,并于术后随访1年,比较长期疾病转归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术后半年、术后1年成功率分别为98.3%、95.0%和93.37%,而对照组治疗后、术后半年、术后1年成功率分别96.7%%、85.0%和78.3%.两组患者间治疗后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访1年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抗生素糊剂填充组患者随访半年、1年间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逐步下降,半年、1年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糊剂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疗效确切,且效果稳定,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淑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针对严重肝脏损伤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30例严重肝损伤患者,30例患者均开放上肢静脉通道抗休克输血补液,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前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2例、清创缝合加肝固有动脉结扎术5例、清创缝合加带蒂大网膜填塞缝合术3例、胆囊造瘘或胆总管引流术3例、肝破裂行单纯清创缝合术7例.结果:术后治愈的患者为19例,死亡5例,其中术中死于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为2例,术后死于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继法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患者为1例,死于术后拔出纱布时在出血的患者为2例.术后并发症:在出血的患者为1例,膈下积液的患者为2例,肺部感染1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严重肝损伤后应当尽早诊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低死亡率.
作者:卓玛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与营养护理在促进有不良心理反应的血透患者康复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心理与营养护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造成病理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良性循环,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结果:减轻了血透患者心理不适,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减少并发症,提高了血透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论:通过加强心理与营养护理,促进护惠关系和谐,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了解和信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水平及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马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所接收的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舒适性护理干预,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中有25例满意,12例一般满意,满意度为92.5%,而对照组有16例满意,13例一般满意,满意度为72.5%,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两组差异明显.结论:对接受普外科腹腔手术的患者采取舒适性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单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与分析TBS-2001系统内的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ASC-H)、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LSIL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LSIL-H)的病理学结果,对LSIL-H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采用盲法对没有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HSIL、ASC-H以及LSIL做回顾性的诊断.对病理学的诊断结果进行追踪,并且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阳性概率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在患高度病变概率方面,LSIL-H明显要比LSIL高,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 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学活检以后,在阴性结果概率方面,LSIL-H明显比LSIL低,P< 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LSIL-H采取病理学检查以后发现,与ASC-H高度病变关系相似,可以根据ASC-H的具体方法管理这类患者.
作者:胡红英;姚宁;蒋小丽;邵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12月28例(49眼)高度近视患者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裸眼视力≥术前好矫正视力,术前好矫正视力≥0.5者21眼(42.6%);术后裸眼视力≥0.5者33眼(67.4%).术后视力较术前好校正视力提高≥两行有30眼,提高一行16眼,等于术前好校正视力3眼.术中3例出现后囊膜破裂,2例人工晶体植于囊袋中,1例人工晶体植于睫状沟,术后观察3-6月无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不能耐受准分子激光手术却想摘掉框架眼镜的高度近视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吴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12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1例.给予对照组口服洛伐他汀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的患者口服四物汤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情况对照中,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93%,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莘尚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专为骨质疏松设计的股骨近端螺旋刀片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ion,PFNA)与目前临床常用的其他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效果.方法:我院从2009年10月开始采用PFNA治疗3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与同期我科采用不同内固定系统(动力髋DHS、股骨近端镇定钉板、股骨近端钉PFN)治疗的相同疾病患者相比,分别从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髋关节功能优良率74.07%.无感染、股骨颈螺钉切出、骨折断端塌陷吸收、主钉周围股骨干骨折等严重并发症;PFN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优于其他内固定组.结论: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初期疗效可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王兴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IL-31是Dillon等人在2004年从活化的T细胞中发现的一种四螺旋体结构的新型细胞因子,主要由Th2细胞分泌产生,属于IL-6细胞因子家族.IL-31信号转导通过结合IL-31RA和OSMR组成异源二聚体复合物受体完成.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的发展和免疫学研究的深入,IL-31及其受体在特应性皮炎、秃头症、瘙痒症、哮喘、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IL-31及其受体在肺部过敏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岳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儿童肥胖给身体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效应及潜在危害,通过人为的护理干预给其带来的影响.方法:对随机抽取的76例2-14岁肥胖儿童,进行护理行为干预.对其干预前后的身高、体重、肥胖度及肺活量进行记录、比较.结果:干预前由于身体肥胖造成其运动量减少,且个别儿童肺活量降低;通过护理干预使其体重减轻明显,且肺活量有很大提高,且身心健康.结论:有效、持续的护理干预对减轻肥胖儿的潜在危害效果显著.
作者:邢韦韦;张学花;袁久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全面质量管理是检验科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而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各质量控制中非常必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沟通和联系,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规范化采集和处理标本,尽可能减少各种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才能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真实的实验依据.
作者:高建萍;张淑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在我院行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存活,1例患者死亡,19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2%,护理效果理想.结论:对行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体位护理、生命体征观察等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身体素质获得改善,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统计5年来符合诊断代谢综合征人员情况,分析其发展趋势.方法:将近5年来在我院作健康体检人员及符合诊断代谢综合征的人员加以统计归类分析.结果:代谢综合征的发展是普通人群每年发病率呈递增平均0.97%,在同一单位的人员对比也是每年发病率呈递增平均0.91%.结论: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逐年明显递增,对人民的健康危害严重,呼吁及早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与降血糖、调脂和抗高血压治疗都同等重要,治疗都应围绕降低各种危险因素处理.
作者:吴迺淞;梁佩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尿白蛋白的检测多为干化学试带法,传统的试带法中不含尿微量白蛋白,如果尿波中漏出的蛋白质以大量的低分子蛋白为主时,普通的试带法是很难检测得到的,所以建议临床推广使用带有尿微量白蛋白试带的干化学试条进行检测,以免漏诊,出现假阴性的结果.
作者:葛玉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体针治疗阑尾切除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患者针刺体针穴取(支沟、足三里、天枢、上巨虚).结果:经针刺治疗,所有术后患者腹胀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剌可加强胃肠蠕动,促进排气.
作者:莫庆金;黎积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理疗、运动疗法及心理、生活指导等.本文通过对3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一年的疗效观察.结论提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治疗很有可能恢复健康,晚期亦能很大程度地控制病情,改善关节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80例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之间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格列喹酮治疗,实验组接受格列美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血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格列美脲治疗,有助于其血糖水平的控制,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少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研究西妥昔单抗治疗方案在转移性结肠癌、直肠癌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到2013年8月收治的2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CR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西妥昔单抗与奥沙利铂/5-FU/FA化疗联合方案进行治疗,治疗2周期后,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毒性反应.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西妥昔单抗连续6周用药,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7例,进展(PD)9例,疾病控制率达到5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性反应为3到4度的痤疮样皮疹、恶心、呕吐、腹痛以及虚弱,2到3度白细胞下降,未发生过敏反应.结论:西妥昔单抗治疗方案在转移性结肠癌、直肠癌中可提高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切耐受性较好,毒性反应少.
作者:李素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患者,采用随机的分配原则,实验组6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显效有36例,护理有效有22例,护理无效有2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显校有23例,护理有效有25例,护理无效有12例,两组护理效果差异过大,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舒适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谢仪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